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规模化猪场流行病学调查概述与采样指南
郭林李志坚刘昱
(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403)
1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概述
1.1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目的
随着我国规模化猪场集约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散养户的加速退出,中国的养殖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猪场疫病防控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因为疫病防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猪群的成活率,而猪群的成活率则是决定猪场是否能“赢利”的关键因素,因此猪场必须对本场的疫病流行病学有充分的了解,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猪场对本场疾病的流行情况不甚了解或者完全不知道,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疾病的监测与采样。猪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猪场疾病(如蓝耳、圆环、伪狂犬、猪瘟、副猪、链球菌等)的发生发展规律,以便准确的实施防治措施,减少疾病的损失和确保猪场利润。
1.2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涉及指标与方法
1.2.1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涉及指标
1.2.1.1发病率:一定时期内,动物中某种疾病的新病例发生的频率。发病率能较完全的反映出疫病的流行情况,但不能说明整个流行过程,因为常有动物隐性感染,但同时又是传染源。发病率的计算为某时期内发生某病新病例数与同期内该畜禽总平均数的百分比。发病率的计算可确定某一时期疾病发病情况,并确定今后的防疫重点。
1.2.1.2死亡率:是指某病死亡数占某种动物总头数的百分比。它表示该病在动物群中造成死亡的频率,而不能说明病情发展特性,仅在发生死亡数很多的急性传染病中,才能反映出流行的动态。计算办法为因某病死亡头数与同期某种动总头数的百分比。
1.2.1.3感染率:是指用临床检查法和各种检验法(微生物学、血清学、变态反应等)检查出来的所有感染畜禽头数(包括隐性患畜)占被调查动物总头数的百分比。统计感染率能较深入地反映出流行过程的情况,特别是在发生某些慢性传染病(结核病、鸡白痢等)时,进行感染率的统计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计算方法为感染某病的动物头数与总检查头数的百分比。
1.2.2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1.2.2.1问诊调查:问诊调查是流行病学调查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询问对象涉及到养殖户主、饲养人员、诊治兽医、附近居民等疫病知情者。在询问调查中,要本着客观、真实、全面的原则进行。调查应涉及到传播源、传播媒介等等相关问题。
1.2.2.2现场观察:现场观察要在询问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结合询问资料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验证收集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现场观察要根据疾病发生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1.2.2.3查验相关资料:养殖场疫苗接种记录、防病用药记录等。
1.2.2.4实验室检查:疫病确诊的关键环节,通过实验室检查可进一步验证传播途径、发现传染源。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血清学检查、尸体剖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学调查等等。实验室检查有利于判定传播媒介及传染源,对于某些动物疫病,采用血清学调查群体免疫水平,效果更加明显。
1.2.2.5数据统计:对调查的系列数据要做比较分析,可进一步确诊疫情,为制定防疫措施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可借助统计学的方法,整理分析禽畜发病数、死亡数等。
1.2.2.7总结报告: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性的意见,分析疫病可能存在的流行规律,制定详细的疾病防治策略,并进一步撰写书面报告。撰写报告必须要客观真实、精确到位,不能夸大或者是缩小事实。
1.3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意义
流行病学调查是动物检疫检验的基本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详细了解动物疫病流行的规律,为疾病防治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在于寻找病因、查明流行条件、分析流行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疫病防治策略,并做好疾病防治措施的预判工作。总之,流行病学调查就是汇总资料并从中寻找潜在的规律,指导进一步的免疫实践。
2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指南
2.1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监测项目
目前,猪场危害严重的疾病有:猪瘟、蓝耳、圆环、伪狂犬、肺炎支原体、口蹄疫、病毒性腹泻、链球菌、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丹毒等,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中,需要根据猪场的临床表现和生产现状确定监测项目和疾病,病毒性疾病重点考虑:猪瘟、蓝耳、圆环、伪狂犬、病毒性腹泻,细菌性疾病重点考虑:链球菌、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2.2规模化猪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指南
2.2.1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监测目的
监测的目的为了了解养殖场的疫病感染现状,及时了解猪群疫病流行状况和感染压力,建立免疫评估体系,及时修正免疫程序和调整生产管理方案,从而减少养殖风险和损失,提高养殖生产效益。根据各个猪场生产情况,疫病流行情况及疫苗免疫情况,针对不同猪群,监测的目的如下:
仔猪:监测母源抗体,从而确定更合适的首免和二免日龄,间接评估母猪的免疫情况;
保育猪及育肥猪:免疫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及疾病感染压力和预警;
种猪抗体:评估其健康状态和抵抗力,并预测其后代的母源抗体水平;
后备猪抗体:配种前检测,了解其疾病感染状态,指导配种前的免疫,或者淘汰阳性个体,防止已感染的后备猪进入生产群,从而净化疫病。
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计划
根据不同的猪群及检测的意义,推荐采血情况如下:
种类
日 龄
采样
频率
检测
项目
检测
方法
检测目的
仔猪
28/猪瘟接种前
3次/年
CSFV
ELISA
评估母源抗体水平,确定首免日龄
保育猪
56
3次/年
PRRSV
PCV-2
ELISA
IPMA
了解强毒感染情况
100
3次/年
CSFV
PRV gB/gE
PRRSV
PCV-2
ELISA
ELISA
ELISA
IPMA
评估CSFV 、PRV、PRRS、PCV-2免疫状态;
了解CSFV 、PRV、PRRS和PCV-2感染情况
后备
母猪
180
配种
前一次
PRV,gB/gE
CSFV,抗原
ELISA
ELISA
淘汰阳性猪,逐步净化猪群
经产
母猪
各胎次按比例,随机
3次/年
PRV, gB/gE
CSFV
PRRSV
ELISA
ELISA
ELISA
了解免疫状况,保持较高抗体整齐度,淘汰PRV野毒猪
种公猪
各个阶段
3次/年
PRV, gB/gE
CSFV
PRRSV
ELISA
ELISA
ELISA
了解免疫状况,淘汰阳性带毒猪
2.2.3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比例
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假如一个500头生产母猪场,年产肉猪10000头,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分别以置信区间为0.9和0.95,估测阳性动物数为10%和20%为例,在一个时期,按照上面的公式,不同群体的具体采样数量如下:
母猪
后备母猪
公猪
仔猪
保育猪
大中猪
总数
500
50
15
600
800
3000
4965
采样量A
21
18
12
21
21
21
114
采样量B
10
9
7
10
10
10
56
采样量C
27
22
13
28
28
28
146
采样量D
13
12
9
13
13
13
73
采样方法
各胎龄随机按比例
建议
全部
建议
全部
28日龄/
猪瘟接种前
56日龄
100日龄
/
根据猪场的情况做出科学的选择,一般来说,目前比较稳定的猪场,建议采用“采样量A”的采样方式;目前不稳定的猪场采用“采样量D”的方式,后备种猪建议进入生产群前,全部检测。多数情况下,根据以往的实践和统计学经验,1000个以上的样本中,随机20个以上的样本被认为是合理的(介于29和19份之间),在检测10-15%的样本的流行疾病时获得95%的可信度。
3小结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和规模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规模化猪场疫病整体防控体系的建设在猪场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并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要想建设规模化猪场整体疫病防控体系,首先必须要了解猪场的疫病流行病学特点和现状。本文就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方法、意义以及疫病监测中的监测项目、采样计划与采样比例进行了综合的论述和分析,以期为规模化猪场疫病整体防控体系的建设提供帮助和参考。
参考文献: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好血清学检测提高猪场免疫效率
规模化猪场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2018年中国养猪业年度报告
如何发挥兽医实验室检测的最大效能
美国猪兽医协会:新版猪蓝耳病毒采样方案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体现出五个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