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瘫患者的康复这样做!

 

 


面神经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口歪眼斜。因此,也称这种疾病为面瘫。目前对于面神经炎的康复治疗有很多,包括按摩,针灸,激光治疗等等。那么,对于不同的病人又该才去怎样的康复措施?


面瘫的定义及分类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面瘫与面部表情肌的运动神经损伤有关,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方小脑下角与橄榄之间的隐窝处,属于混合性神经,由运动纤维、感觉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组成。根据神经受损部位的不同,面瘫应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二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也是有所不同的。

 

 

中枢性面瘫是由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间的病损所引起。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常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偏瘫,无味觉、泪液和涎液分泌障碍。中枢性面瘫常常表现为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故患者面部静止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

 

周围性面瘫由面神经核及面神经病损所引起,病变同侧所有的面肌均瘫痪。如果是脑桥病变而引起,常伴有面瘫对侧的肢体瘫痪,有病侧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泪液、涎液分泌障碍。眼轮匝肌麻痹,所以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闭眼的同时眼球上窜,在角膜下缘露出巩膜带。患者闭嘴时,颊肌极为松驰,故口角下垂,船帆征阳性。抬眉受限,额纹变浅或消失,眉毛较健侧低,睑裂变大, 内眼角不尖,眼泪有时外溢,示齿或笑时,口角向健侧牵拉。说话时,发唇音不清楚。由于颊肌的麻痹,食物贮留于颊肌与牙龈之间,以致患者必须用筷子将食物掏出。

 

另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颅内炎症、肿瘤、血管病变、外伤等多种原因病变累及面神经所致的继发性面神经麻痹与前者不同,面神经麻痹表现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同侧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面部被牵向健侧为主要特征。

 

面瘫诊断鉴别原则

 

面瘫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清晨洗漱被发现口角歪斜,病初可有患侧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疼痛,一侧面部肌肉板滞、瘫痪,漱口时水从患侧口角溢出,进食食物滞于病侧颊齿间,部分患者外耳道及耳廓部位还可能出现疱疹。临床体征为患侧额纹消失、蹙眉不能,患侧眼裂增大,眼睑闭合不全,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并在示齿时歪向健侧,部分患者人中沟、颏唇沟也歪向健侧,鼓腮不能。

 

根据起病形式和典型的临床特点,周围性面瘫的诊断并不困难,但需借助原发病特殊表现及MR等辅助检查手段,与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其他疾病相鉴别诊断。另外,肌电图检查对鉴别面神经是暂时性传导障碍,还是永久性失神经支配有帮助。在肌电图检查中,多表现为单相波或无动作电位,多相波减少,甚至出现正锐波和纤颤波。病理学检查示图神经麻痹的早期病变为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

 

面瘫康复治疗原则

 

面瘫早期治疗主要用药为主,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治疗主要是表情肌功能训练为主,以促进肌纤维收缩和血液循环,使神经支配的肌纤维肥大与强化,有效控制面肌痉挛和防止面肌萎缩,促进功能的恢复。

 

面瘫急性期治疗

 

一、药物治疗

 

1. 减轻炎症和水肿:泼尼松龙、地塞米松;

2. 抗病毒药物 :伐昔洛韦片;

3.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药物:前列地尔注射液、地巴唑片;

4,神经营养代谢药物 :甲钴胺片、胞磷胆碱片;

5,眼药:润滑保护角膜,或抗菌消炎类 ;

6,中药疗法:牵正散加减。

 

二、针灸治疗及物理因子治疗

 

针灸以通经脉,调气血公认的治疗面瘫效果好的方法之一,通过兴奋面部神经,扩张血管,调节面部局部经气血脉,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是面瘫得以自复。另外,物理治疗能够增加面部肌肉群的弹性恢复,其作用为使面瘫的患病局部毛细血液扩张,血流加快,增强面部的血液循环,改善面神经及面部肌肉组织的营养,加速炎症产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促使面神经炎症,水肿消除,使面瘫康复。物理因子治疗包括超短波疗法(孕妇禁用)、 激光疗法以及红外热线。

 

三、生活指导

 

1. 心理护理。与病人充分沟通,告知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式和预后等,开导患者,使其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2. 保护眼睛,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3. 局部护理。面部注意避免风寒侵袭,外出戴口罩、围巾;洗头时,要及时吹干头发。

 

4. 治疗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忌房事,不可过度疲劳。同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

 

面瘫恢复期治疗

 

在恢复期(面瘫发病7-60天)是面神经修复最重要的时期,除了服用地巴唑片、甲钴胺片等,还可以自己局部按摩,单向朝患侧运动,按摩时动作柔和适度。针灸治疗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针灸治疗基础配方,配伍变化和行针操作:1)基本处方:阳白透鱼腰、太阳、颧髎、地仓透颊车、下关、牵正、完骨、合谷(双侧);2)配伍变化:抬额困难加攒竹、丝竹空;迎风流泪加承泣;鼻唇沟变浅加迎香;听觉过敏加耳门透听宫、听会透翳风;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气血不足加足三里、三阴交;3)行针操作:面部腧穴行平补平泻手法,合谷泻健侧、补患侧,足三里、三阴交行补法。可配合电针仪刺激。

 

另外,患侧面部表情肌出现运动后,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可明显地提高疗效。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为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进行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

 

 

如果一旦越过恢复期,进入后遗症期,尤其是出现了面部痉挛倒错,就不要在单向按摩了。如果按摩也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面瘫后遗症期治疗

 

面瘫后遗症一般是指面瘫病程超过3个月,因治疗方法不当而延误病情或经多种方法治疗仍未痊愈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无抬眉运动或抬眉低,大、小眼或眼上睑松弛,抬眉时嘴角上错、闭眼时牵动嘴角、鼓嘴时眼小,鼻唇沟浅,面部僵硬、滞食、流泪等,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心理带来不适。

 

对于后遗症期,由于此期会遗留瘫痪肌轻中度瘫痪、面肌痉挛及抽搐、面肌联合运动 、鳄泪征。此期对重症、顽固性病症予深刺,透穴或电针增加刺激量,并根据后遗症状对症选穴,配合多种疗法,仍有一定恢复作用。对于肯定面肌不能恢复或9个月尚不能恢复的病者,可考虑做面-副神经或面-膈神经吻合术。复发病例可考虑面神经管减压术。

 

综上所述,周围性面瘫经过恰当的治疗后,在起病后1~2周内开始恢复,通常约80%患者可以在数周或1-2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1/3患者为部分性麻痹,2/3为完全性麻痹,其中约有16%不能恢复。年轻人一般所需疗程较短,预后较好;老年人所需疗程较长,若合并有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则多数恢复不全。

 

一般来说,损伤部位低者恢复较快,损伤部位高者恢复较慢。面神经损伤部位的高低可通过周围性面瘫的早期表现进行判断。在发病1-2周内,通过肌电图检查,检测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即诱发动作电位M波判断预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瘫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
『国级秘方』周围面神经麻痹根治圣方桂枝防风汤
面瘫要重灸(附案例)
面神经炎(又称歪嘴风、吊斜风)
牵正散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30例
针灸治面瘫,可以立竿见影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