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58岁写的“仙书”,气韵不输《寒食帖》,此作之后,人间无字

我们在赏析一件书法作品时,不能仅看它的笔法与结构,还要品味其中的文辞以及意境,就像著名的《兰亭序》、《祭侄文稿》和《黄州寒食帖》。

都是以足够强烈的艺术气韵著称,尤其是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在宋代“尚意”书风的加持下,将被贬官后的悲苦之情充分融合到点画之中。

任情感自然流露在笔尖,行笔充满韵律感,使文辞、心境与书法达成统一,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世人的眼中,因此夺下“天下第三大行书”之名。

其实苏轼除了《寒食帖》,还有一卷书法气韵不输此作,是它的“姊妹篇”,写于苏轼58岁被朝廷重新启用之时,这幅“仙书”就是《李白仙诗卷》。

此作是苏轼好友丹元子在拜访时,口述的两首李白佚诗,这两首诗并非记录于《李太白文集》,第一首的风格较为平缓,犹如娓娓道来。

有着仙风道骨之气,第二首风格一转,词语变的凄凉空灵,有着超脱于世的清冷之感,苏轼听后颇为惊艳,于是便进行书写,书法风格也随之变化。

例如在写第一首时,苏轼行笔还较为轻灵,点画有着翩然婉转之感,运笔的速度也不会过快,墨色相对来说清润淡雅,有着仙人的不染纤尘之气。

但是到了第二首,苏轼的行笔速度就逐渐加快,墨色浓重,笔势逐步开阔,尤其是到了“只知雨露贪”这句,让他想到自己一生坎坷的遭遇。

不免觉得悲凉忧郁,撇捺尽显纵横之感,笔势变的神妙莫测,有着骏马的飞驰纵逸之象,做到笔随心走,这种境界极为高妙,让后人难以企及。

因此北宋施宜生曾评价曰: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确实李白诗风浪漫清新,有着“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魄力。

好像天上的谪仙一般,搭配着苏轼自然灵动的行书,将真情展露于墨色、笔法之上,字字清丽散淡,略含有欹侧姿态,饱含晋人的潇洒遒媚之风。

气韵飘逸超然,笔势变化多端,神采飞动,但又不失庄严肃穆之感,做到“端庄杂流离,刚健含婀娜”,提按顿挫之间都是真情流露。

使全卷气脉颇为流畅,达到了“人笔合一”之境,就像苏轼自己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轼用笔丝毫没有刻意造作之气。

而是因势而变,行笔从容自如,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所以人们才会在看到此作之后感到人间无字,可时常临摹,丰富自我书作的艺术气息

帮助让我们理解“尚意”书风,让用笔更加自如婉转,从而开拓自身的艺术创造力,可惜此作近代不慎流入日本,现存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是大阪美术馆的“镇馆之宝”,经多方努力我们对苏轼的《李白仙诗卷》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

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以及笔法转变都清晰可见,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幅“国宝级”行书真迹,意境远超《寒食帖》,后世称其“人间第一”
草书训练
书法用墨方法
台北故宫博物院|精彩一百国宝总动员书画卷
傅山的画亦如他的书法 气韵高古苍茫雄厚
苏轼《寒食帖》讲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