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古揭秘——红山文化

考古揭秘——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距离现在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因其历史时期实在遥远,故现代人大多不了解这一文化,不过了解这一文化对于加深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和陶冶人们的审美是有很大帮助的,就算不谈这些虚的东西,起码吹起牛来还是能唬住人的。


红山文化遗址

先来谈谈大众普遍了解的一件代表着红山文化的著名“中华第一龙”,因其前几年报道的格外多一些,发现它的过程也是蛮曲折复杂的,人们对其了解的比较多一些。

中华人民对外经常自称“龙的传人”,这一说法哪里来的呢?神圣而厚重的龙文化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龙的原始形态又是什么样?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个谜。

中华第一龙

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碧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红山碧玉龙的出土,使得有关龙的诸多谜团逐渐被解开。

发现“中华第一龙”的坎坷经历自不必谈,但也许正是它散发出的那种古朴典雅的光洁圆润;其艺术形象的鬼斧神工;形体塑造的奔腾之势,动感和力度感极其强烈,令它能够能够经历过那么久的磨难,绽放于人们面前。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红山文化遗址分布图

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辽宁西部地区,几近千处。其内涵丰富,拥有一大批造型生动别致的玉器,与猪、龟、鸟、蝉、鱼等动物形象。随着七十年代这批玉器被识别出来,考古学家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发现了红山文化大型玉龙。

红山文化以后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小河沿文化类型是新分出的一种文化类型,它和石羊石虎山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在器物的器形、彩陶图案、纹饰方面,都具有与红山文化类型不同的特点,其年代晚于红山文化。

出土文物的特点基本为:

石器

磨制石器和细石器共存,有打制石器,有四边起棱,横截面呈长方形的磨制石斧、石耜、出现磨光石铲,细石器有石镞和骨柄刀的石刃。石刃加工精致。联系陶器上出现的猪首陶塑,反映其经济生活为农牧结合兼营狩猎。

陶器

有泥制红陶、夹砂灰陶、泥制灰陶和泥制黑陶四类。饰细绳纹、刻划纹和附加堆纹,由细绳纹组成的菱形回字纹已初具雷纹特征。彩陶以黑彩为主,有红彩和施白衣,纹饰有斜平行线纹,折线回字纹,有内彩,一种典型绘法为施白衣后用平行斜线画出区界,内添黑、红、棕色三彩,组成回字、三角、八角、网状等多种几何图案,朱绘已见多例,其器物为夹砂灰陶直筒罐类、钵盆和镂空豆类、壶类以及器座、盂、尊、双耳大口罐型器。晚期出现大平底盆,大敞口折腹浅盘细柄豆,并出现有彩绘陶。

墓地

氏族墓地选择在高山上,墓地内部分区,区内分行,墓室结构为土坑竖穴或洞穴,有墓前用火烧墓坑的习俗,单人仰身屈肢葬男女和葬,男性墓多随葬生产工具。并有束发、佩带项环和臂环的习俗。

小河沿类型与红山后类型虽未发现明确的地层叠压情况,但两者之间在文化内涵上有明显的时代早晚和承袭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小河沿类型石器中细石器加工更为精致,圆弧骨柄石刃刀更为普遍实用,反映出生产技术较红山后类型更为进步。小河沿类型早期陶器与红山后类型承袭关系比较清楚,均有泥质红陶和彩陶,小河沿类型的泥质红陶敛口钵、夹砂灰陶式深腹罐、双耳双口连通壶以及平行斜线的彩陶花纹、刻划纹等,都有脱胎于红山后类型的迹象。泥质灰、黑陶增加,但却不见压印“之”字纹,而被细绳纹及菱形回字纹所代替。其它如镂空豆、尊等多种器类的出现,彩陶图案的几何化,表明制陶业有了新发展。

小河沿类型出现了双间房址和男女合葬的习俗,说明当时已进入原始公社解体阶段,在社会发展阶段上,表现出较红山后类型进步。在时代上应是介于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之间的遗存,是由红山后类型直接发展演变的类型。

耳双蛇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文化在红山文化中处于研究核心地位。

玉器是原始宗教的祀神器,巫师是玉器的持有者;玉器不是当今人们普遍认识中的礼器,而是神器,是以玉祀神的时代产物。玉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矿石,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基因,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进入了以玉祀神的阶段。

此次蛇形耳坠的出土地位于,朝阳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它位于辽宁大凌河支流,距离著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墓地群约51公里,考古人员共发现了4个墓地地点。

考古人员通过对田家沟墓葬群四个地点的全面清理,共发现石棺墓葬40座,不过不少墓葬在发掘前就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墓葬的填土层当中发现了大量的陶祭器碎片在石棺内和垫土层当中发现了彩绘陶罐、玉镯、玉蚕等多件随葬品。而在4号地点5号墓葬发现的一件蛇头形耳坠尤为引人关注。这件蛇头型耳坠呢,在红山文化考古出土的玉器当中,这是第一例,在这个《山海经》的记载当中“耳双蛇”,这一件蛇头型耳坠和《山海经》的耳双蛇的记载,是有它的历史相关点的。

石雕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玉雕作品中,就有许多是以动物为题的玉石雕刻, 例如红山文化出土的猪龙玦形器,但是否就是玉玦则仍待讨论,同形的玉饰在辽宁、内蒙古和河北等地均有发现,可能是由猪的形象再被神格化所衍生而来,或者是「龙」在早期神话传说阶段的形像。在红山文化遗址,还出土鸟、龟、虎形佩和鱼形石坠等小型的动物形像作品,主要是以玉或绿松石所雕。

祭祀用石雕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通过多年来的考古研究发现,猫头鹰是红山文化主要图腾崇拜物。据介绍,玉猫头鹰在红山文化出土数量最多,最大的达到十几厘米高;姿态各异,有仿真的,也有抽象的,同其他动物的组合也是千变万化。考古人员说,红山文化时期,人们恐惧黑暗,希望在黑暗中得到光明或者看清一切;人们经常遭到其他野兽的攻击,希望能够像鸟儿一样飞起来,以避免受到伤害;人们过着农牧渔猎生活,又希望像雄鹰一样轻易地捕捉到猎物。而猫头鹰具备这一切优势,猫头鹰是辽西地区普遍存在的猛禽,黑夜活动,可以飞向高空,又给人以通达天地阴阳的神秘感。所以,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寄希望于猫头鹰能够给予自身与自然界抗争的神奇力量,这样,猫头鹰成为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们的图腾崇拜物应该是一种必然。

陶塑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主要有筒形罐、斜口器、瓮、豆、带盖罐等。红山文化陶器的几个特征包括:

1.红山文化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红陶两大陶系为主,而泥质红陶占的比例要大于夹砂灰陶。

2.筒形罐代表了红山文化陶器的基本器形。红山文化的筒形罐特征是口大底小、腹壁斜直,属于筒形罐的晚期形制,后从筒形罐中又异化出筒形器,形成红山文化陶器演变的一个新特征。

3.压印之字纹是红山文化陶器纹饰的风格。之字纹线细而纹带较宽,连线和篦点共用,横压竖排与竖压横排共用,直线与弧线、波浪线共用。之字纹饰又往往与筒形罐结合在一起,成为红山文化陶器更明显的特征。

4.彩陶在泥质红陶中占有相当的数量。红山文化彩陶以黑彩为主,也有红、紫彩,图案以龙鳞纹、勾连花卉纹和棋盘格纹三种最具代表性。

2012年5月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与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考古调查时发现了部分陶塑人像残片,并于6月30日进行抢救性发掘,7月6日将整件陶塑人像复原。陶塑人像的出土已经引起考古界的极大重视,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当年牛河梁遗址女神头像的发现。

玉器

玉器的使用和丧葬的礼仪是红山文化的一大特点。从考古发掘来看,一般红山人的墓地多为积石冢,是规划的墓地,处于中心的大墓唯玉为葬,而墓地越向边缘规格越低。大墓附近的墓葬有的也葬有玉器,但是数量和规格明显较中心大墓低,但同时还葬有数量不等的猪、狗等,再低等级的墓葬只有陶器陪葬,个别的墓葬没有陪葬品。这说明红山文化的社会结构等级制度严格,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贫富差距很大,有了私有制的概念,甚至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国家。

玉器的起源是装饰,玉器的使用从萨满文化发展到族权、神权、兵权的象征,很多玉器是原始礼器,一些动物的造型是氏族的图腾。

古朴的历史文化都有其共性,作为最早的红山文化还是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相信大家了解此文后,再去博物馆就可以身临其境的体会到那些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了。

勾云形玉器

双熊头三孔玉器

玉鸽

玉龟壳

玉人

玉猪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
红山文化
远古时期中国陶器分期及相关研究(北方古文化探源)
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
中华文明探源——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陶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