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绿皮书》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毫不意外

今年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三项大奖的影片,今天终于登陆院线,口袋猫必须要来安利一下。

《绿皮书》

其实很多人说《绿皮书》和《触不可及》《为黛西小姐开车》两部影片的套路差不多。

该片是一部公路喜剧电影,根据真实人物事件改编而成。

和以往影片风格不同,这一次影片中的黑人、白人身份地位调换,用另一种角度陈述了故事,引起观众共鸣。

主人公之一唐·谢利是黑人钢琴家,他是妥妥的学霸,拥有三重博士学位,会好几国语言,为白人演奏,人称谢利博士。

扮演者马赫沙拉.阿里,近年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出演角色,美剧《真探》第三季由他主演,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里,他出演“钢铁城”老板维克特。

这是他第二次拿下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先前一次获奖的作品是《月光男孩》。

另一位主人公托尼·利普,扮演者维果·莫腾森。

实在很难相信这是《指环王》里的阿拉贡,他为了出演该角色增重45磅,非常敬业。

大腹便便的样子也很符合中年男子托尼这个角色。

托尼在酒吧工作多年,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公关部门的,其实就是“打手”,处理各种麻烦事,没什么文化,体格超棒,嘴皮子利索,能说会道认识不少人,在这个圈很吃得开。

他有完美的家庭,恩爱的妻子,可爱的孩子,不巧工作的酒吧有了麻烦,托尼失业在家,面对房租水电费,托尼十分发愁,朋友告诉他有个雇佣司机的活儿,问托尼要不要来试一试。

招聘司机的就是谢利博士,他要到南方巡演,需要有一名专职司机兼仆人,听说托尼很有一套,所以找到了他。

如果不是看在钱的面子上,托尼是万万不会接受这个工作的。

托尼对黑人也有严重的歧视,之前家里有黑人干活在家喝了口水,托尼把水杯直接扔掉。

可一家老小总得养活,托尼只好接受了工作,在前往南方的一路上,托尼和谢利博士渐渐熟悉起来。

上个世纪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正处在激烈时期,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歧视愈演愈烈,尤其在美国南方,歧视问题更加严重。

《绿皮书》故事发生的时期就在平权运动即将高潮的前夕。

片中托尼出发前拿着一本绿皮书在当时这本绿皮书被誉为是“黑人生存手册”。

它由黑人邮递员——维克多·雨果·格林编写,书中详细地标记着黑人可以进出的餐厅和宾馆,黑人要外出旅行的话,要熟知手册上的标识,以防走错了地方遭遇一些意外。

谢利需要托尼陪他走这段路,本片有趣的看点就在两位主人公的人物设定发生了颠倒。

在从前美国人的认知中,白人代表着高贵、有涵养、富有、身份地位高。

而黑人是低等的,只配做苦工,没有权利学习文化知识。

片中的托尼成了“粗俗”的一方,谢利反而成了“高贵”的一方。

但思想上固有的偏见还是体现在了两人理念不合、不断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上。

从出发开始他们的关系就僵持不下。

托尼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谢利博士一上车就定了很多规矩,不准这个不准那个,托尼十分不满但也没办法对雇主发火,气得只能吃了谢利的三明治。

谢利沉默寡言,碎嘴的托尼一路上嘴巴就没停,当谢利表示并没有听过托尼播放的音乐时,托尼毫不犹豫地说:

“这不是你们黑人最喜欢的音乐吗?”

谢利很无奈的表示,虽然我是黑人,但并不是所有的黑人都是一个样子。

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多,却在遇到肯德基炸鸡时出现了缓和。

在当时,黑人是被禁止养大型牲畜的,鸡肉是他们唯一的食物来源。

当托尼寻问谢利要不要炸鸡时,谢利表示拒绝。

大老粗的托尼并没有想太多,他告诉博士炸鸡真的很美味,强烈要谢利尝一尝,博士找了很多借口,什么油太多了,会脏衣服啦等等。

托尼完全不在乎,强行递给谢利鸡腿。被迫吃下炸鸡的谢利,突然在瞬间感受到了食物的美味,展露笑容。

两人通过一桶炸鸡,拉近了彼此的关系,谢利开始明白托尼简单快乐的生活理念,他开始慢慢卸下包袱,享受久违的快乐。

果然,食物不光有治愈胃的功效,还能治愈人心。另外,说句题外话,这算不算给炸鸡打了个广告?

随后两人的关系逐渐好转起来。

托尼笨拙的给妻子写信时,谢利会在一旁做指导,教托尼何为“浪漫”。

托尼也会在谢利遭受歧视时,主动站出来为谢利说话,为谢利争取应有的权益,甚至不惜动用武力。

其实博士本可以不来南方巡演,但这一次的演出对谢利而言,对黑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谢利想要通过自己的完美表演,让歧视黑人的白人看到,黑人和白人并没有不同。

这一路上托尼看到谢利博士屡次遭受白眼和歧视,但谢利还以微笑来面对,托尼十分不解。

而谢利的同伴告诉托尼:

“要改变人心,需要的不仅仅是天才,更需要勇气。”

谢利并不是完全不在乎外界对他的看法,可他明白暴力永远无法取胜,坚守尊严才会赢。”

可谢利纵使再强装淡定,也会有脆弱的时刻。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压抑多年的谢利终于忍不住爆发,在雨中他哭泣着大声喊道:

“白人雇我给他们弹钢琴,只是因为那样会显得他们很有教养。一旦走下那个舞台,我又只是一个黑鬼。所以,如果我不够黑,也不够白,甚至也不够男人,那就告诉我,我到底是谁!?”

白人眼里谢利是黑人,黑人眼中他又是另类。

当托尼在路边维修汽车时,在田间劳作的黑人们盯着谢利看了许久,他们不清楚为什么白人会给黑人开车,但同样是人,为什么要用肤色来做区分呢?

托尼回答不出这个问题,屏幕前的我们也陷入了沉默。

长达8个月的巡演结束后,托尼对谢利的看法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真实生活里,谢利和托尼也是一生好友。

《绿皮书》给这个严肃的话题包裹了一份轻松幽默的糖衣,两人一路上的摩擦越是激烈,情感间的流露越是真切,性格反差萌的笑料背后,是尊重让陌生的两颗心慢慢走近。

在矛盾和隔阂面前,唯有彼此都向前迈步,内心的偏见和不满,才会有机会化解。

“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两个小时的电影中,故事有一个温馨感人的结尾,而在荧幕之外,寻求平等与尊重,还需要走过漫漫长路。

惟愿有一天,存在于人心中的“绿皮书”可以彻底消失,不复存在。

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本文观点系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映3天票房过亿,解锁内陆排名第一、最卖座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影视评论】
从《绿皮书》里,我看到了一个人的“三重孤独”
《绿皮书》:奥斯卡最佳剧本牛逼在哪儿? | 影评
票票指北丨击败《罗马》粉碎争议,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究竟是部什么电影?
我下了血本,给你送上这份年度大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