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贝多芬作品风格的形成过程




贝多芬作品风格的形成分析

导读:贝多芬作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集古典音乐的大成,贝多芬的人生短暂,却佳作迭出,被尊为“乐圣”。在浪漫主义风格蠢蠢欲动的势态下,他锁住命运的咽喉,迸发出对世界人文的无限爱火。本文笔者将对贝多芬创作风格的形成及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等多元性因素进行分析与整合。——1、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时期代表作品的风格比较;2、那些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大师们丨20世纪贝多芬演奏的风格变化;3、“所有时代的当代作品”丨论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的总体风格特征


一、引言

 在众多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间,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年,享年57岁)可谓是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他的人生处在剧烈动荡的世纪之交,封建主义正在逐渐崩塌,新兴的资本主义正在冉冉兴起,与当代的很多进步青年一样,他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熏陶,他被其自由与平等的思想深深的影响,将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想结合在了其音乐创作之中,成为了一代大师。同时,无论是音乐的表现手法,还是音乐的结构形式等,他都做出了很大的革新,承上启下,不仅仅丰富了古典音乐的体系,同时为即将到来的音乐的情感解放做出了铺垫。在这位大师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杰作,两百多首钢琴曲,9部交响曲,1部歌剧。通过他的音乐作品,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大师在坎坷命运道路上前行的人生轨迹,参悟他内心的情感世界与对于哲理思考。


二、贝多芬创作风格的形成

 一个作曲家,其创作风格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在此,我决定主要从其对前人的继承,其生活经历对他的影响,当代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音乐前辈的影响

 贝多芬的音乐活动主要集中在贵族的社交圈里,这样使他有更多的接触启蒙主义和其他艺术门类的机会和条件。同时,贝多芬在波恩的时候还受到了多位老师的指导,波恩宫廷的管风琴师内弗便是其中之一,贝多芬自1779年开始在他那里学习巴赫及克莱门蒂等的作品,这些都为贝多芬后来正式登台表演打下了全面和良好的音乐基础。

 贝多芬还与约翰?格奥尔格?阿尔布雷希茨贝格、约翰?中克还有安东尼奥?萨列里等结为师友。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海顿、莫扎特等古典时期的代表性音乐家们对这位德国作曲家的教诲与垂青。

 贝多芬在15岁的时候在维也纳与莫扎特见过一面,虽然两人没有过多的接触,但是莫扎特在创作上给了贝多芬极大的影响。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第一个独立凭借自己的力量生存的平民音乐家,在他的信件中曾经表现出他对于自己作为贵族的附庸表示十分的不满,并表示自己的自尊心超过了那些骄傲的伯爵们,这些对贝多芬的情感无疑都产生了一定的触动。贝多芬在波恩第一次接触到海顿,后来贝多芬在奥地利也归入海顿门下。海顿对于古典音乐有十分重要的贡献,他完成了奏鸣曲体裁,写下了100多部交响曲,发展了慢乐章的结构,在慢乐章中引进了变奏曲的曲式,使慢乐章成为最富有抒情性的乐章。这些都对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特别是早期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生活经历的影响

 贝多芬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童年的他生活十分贫寒,在17岁的时候就负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他的幼年,正植波恩的统治者推行“开明专制”,风清气正的时代氛围使波恩一度成为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腹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贝多芬从小便受到了当时的进步文化熏陶。从1781年起贝多芬在波恩剧院的乐队工作,在工作期间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同时也接触了当时的文学作品,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789年前后,贝多芬思想逐渐成熟,他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并受到了激进启蒙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深深烙印在他之后的音乐创作中。1792年贝多芬赴维也纳深造,这段时期是贝多芬的上升期,他的天才受到维也纳上层的欢迎,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时期,这时他创作的作品中显露着那种乐观主义奋发向上的精神。1798到1802年是他人生的转型期,这个期间法国大革命爆发,使贝多芬接触到了法国革命时期的音乐,了解到了法国人民的英勇斗争,正当其音乐生涯蒸蒸日上,命运却急转直下,他发现自己患上了耳疾,日益严重以至于他想要放弃生命,但最终他战胜了自己的沮丧,逆境没有压垮他的意志,反倒使他的创作风格产生质的裂变。


(三)当时哲学思想流派的影响

 贝多芬是个既倾向于哲学又倾向于文学的作曲家。他一生都很重视哲学思维,无论是他的音乐还是德国古典哲学都是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产物,其中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指的是康德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康德是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的辩证思想是:两个对立的“力量”,引力和斥力的统一和相互渗透。贝多芬在波恩和以后对哲学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虽然在康德活着的时候,贝多芬没有拜访过他,也没有通过书信。但贝多芬的札记中有康德的箴言,其藏书中有康德论述的宇宙起源论的假设。在贝多芬看来,引力和斥力的斗争,不仅是构成宇宙天体运动的动力,也构成了人生。这种哲学观点深刻体现在他的音乐中;主题之间相互对立的矛盾、音与音之间平衡的破坏和重建,都是矛盾、对立推动下的运动。他将这种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运用在交响曲、奏鸣曲和钢琴协奏曲中。

 另一位哲学家黑格尔和贝多芬是德国同一时代两个伟大的儿子,均出生在1770年。黑格尔的辩证法萌芽大致发生在法兰克福时期,即从他27岁到30岁这段时期,大约是贝多芬开始创作《第一交响曲》和《第五钢琴协奏曲》的阶段。虽然二者也相互隔绝,不通信息,但黑格尔哲学同法国革命以及其对德国知识分子的影响是血肉相连的。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构成推动实在世界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和一切事业的灵魂和原则。从他的哲学观点来看待德国的古典音乐则是:音乐作品的大胆风格,就是要走向对立,唤起最强烈的矛盾和不协调,这样它在挖掘和音的全部力量之中就能显示出它自己的力量。贝多芬的音乐威力也正是用设置矛盾、解决和克服矛盾来建立他的音响序列。而贝多芬所擅长使用的奏鸣曲式也正符合了黑格尔的矛盾学说。所以在这种辩证结构上,贝多芬音乐和黑格尔音乐美学思想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除了哲学思想,宗教也对贝多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贝多芬的晚年。那时,贝多芬的双耳几乎完全失聪,在事业、理想、爱情、亲情上他都历经磨难,同时,启蒙运动的失败和它带来的负面反应,让他意识到启蒙运动的思想并不能使人们摆脱精神上的桎梏,因为它缺乏宗教教义的号召力和发展潜力,一旦思想基础被动摇,人们心中的信仰便会迅速瓦解;贝多芬有理由认为宗教音乐能够抚平人们心中的痛苦,在创作中大面积运用复调手法,展现出对巴洛克音乐神学的缅怀,又不同于过去带有教会调式痕迹的音乐,而是人类与上帝共同存在,有着深厚的人文信仰的存在。贝多芬音乐的宗教情怀,也正如这种对现实是往后的一种寄托和涅槃。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十八世纪,这一时期正是欧洲资本主义成长、壮大的时期,为了适应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需要,在法国产生了启蒙思想,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即将到来的革命而启发人们的思想,号召人们为正义和普遍平等而斗争,18世纪欧洲出现了秘密结社“共济会”,这种结社组织也是在“启蒙”思想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贝多芬一生裹挟在大革命浪潮中,以笔代枪,奏出属于全世界的人文主义时代最强音。


三、贝多芬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分析

(一)青年时期

 时间系指1800年以前,即他在波恩及维也纳前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这一时期,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音乐天才形象,显示出旺盛的写作欲望及深刻的独创性,得到了维也纳上层社会的欢迎。他的创作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与生机勃勃的气势。同时,贝多芬经历了人生和命运的巨大痛苦和考验,他的耳聋病症带来无法形容的痛苦,但他最终战胜自己的沮丧,对艺术的崇高信念使得他继续在不幸中生存和奋斗。

 这一时期重要的作品包括前两部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包括“悲怆”(Op13)、暴风雨(Op.31,Np.2)、月光(Op.27,No2)在内的前20首钢琴奏鸣曲,大提琴奏鸣曲,6首弦乐四重奏,一系列变奏曲和钢琴三重奏等室内乐作品等。

(二)中年时期

 此为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成熟时期。197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崭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很快传遍欧洲,这种进步思想意识也使贝多芬的政治思想发生了重要转折,这使他从一个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成为一个资产阶级共和主义者。

 后来拿破仑修改《宪法》,取消共和制度并加冕称帝,使贝多芬理想破灭,在时代的阴影中,他失望、愤怒,争取平等自由的崇高理想不能与“称帝”并存,因此,贝多芬将原本献给拿破仑的《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改为了《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随着交响曲的构思与完成,贝多芬创作生涯的盛夏时期到来,大量的优秀作品如泉涌一般源源不绝。包括第三到第五钢琴协奏曲,从第二十一首“瓦尔德斯坦”到第二十六首“告别”的钢琴奏鸣曲,第三到第八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及“克罗采”、“春天”小提琴奏鸣曲,还有为芭蕾舞剧、歌剧或戏剧写的管弦乐配乐及序曲《普罗米修斯》、《科里奥兰》及《莱奥萝拉》,歌剧《费黛里奥》等;贝多芬在这时已经有了极高的声望,已经与海顿、莫扎特并列为当时三位最伟大的音乐大师。

(三)晚年时期

 贝多芬在晚年对世界、人生、艺术都有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是早期的激进、中期的愤怒,而是重新开启自省之路,通过透彻的再次思索和体察,重新洞悉这个世界。1815年拿破仑彻底失败,欧洲封建王朝开始复辟,维也纳成为欧洲封建复辟势力的政治中心。维也纳会议把波恩家族重新推上了法国的王位,梅特涅成了欧洲真正的统治者之一,白色恐怖猖獗一时。德国的民族意识在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大大发扬,但王朝复辟的结果在贝多芬看来比拿破仑时代还要糟糕。

 此时的音乐与内在的自我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后来的浪漫派揭示出音乐艺术神秘而强烈的魅力和潜力。其中包括《第九交响曲》、《庄严弥撒》,最后的五首钢琴奏鸣曲(Op.101\106\109\110\111),《迪亚贝利主题变奏曲》以及最后的六首弦乐四重奏(Op.127\130\131\132\133\135)等作品。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是里程碑式的伟大巨作,其艺术质量之高妙和音乐创意之独特,至今仍让人惊叹不已。


免费申请巴赫音乐导赏群

让聆听巴赫变成美好生活

还可加入古典音乐分享群

群里每天分享音乐与资料

扫描下方图片微信二维码即可申请

助手72小时内会通过申请

如果没有通过可再次申请

通过微信后务必耐心等待

元旦后开设肖邦莫扎特群


你为何要申请巴赫音乐微信群?

巴赫创作音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每个人的成为孤独聆听者?还是通过音乐让人们相互理解,幸福生活在一起?建立巴赫微信群的原因,并不复杂——那就是通过巴赫的音乐,让古典音乐把人团聚在一起,然后一起慢慢成长,不断学习古典音乐知识,让每日聆听变成一种习惯的美好生活方式。

我们的巴赫群正在开设巴赫1000计划,在未来1000天免费带大家欣赏巴赫作品、分享相关研究资料!
除此以外,申请巴赫群的所有朋友,都有机会加入古典音乐群,以及未来建设的肖邦、莫扎特等群!


温度古典音乐欣赏群介绍

大家好,寒冷冬季,音乐最温暖!?? 我们的古典音乐微信群会每天带大家免费欣赏古典音乐、分享音乐资料、讲解一些欣赏的方法!让音乐温暖微信群的每个角落,每天都有新的感动和进步!也希望大家一起交流、转发,邀请朋友!也欢迎跟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资料分享也将按照重要程度,进行评分:??????????(五颗星为最重要)。欢迎大家及时保存各类资料,如有遗漏,欢迎相互转发,减轻我们的负担。


贝多芬欣赏指南欣赏

“力量”——贝多芬音乐的象征!

一个生命浸透贝多芬精神的人

贝多芬晚期作品何以不同凡响?

贝多芬一生最匮乏的是什么?

《第五钢琴协奏曲》的双重幻想

谈《克莱默版贝多芬协奏曲》

关于贝多芬你不知道的17件事

傅雷简评贝多芬《悲怆奏鸣曲》

贝多芬为何拒绝了海顿的要求?

《致爱丽丝》到底是献给谁的?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完全赏析

纪念富特文格勒丨谈贝多芬交响曲

她弹出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贝多芬

一口气听完贝多芬五首钢琴协奏曲

普通乐迷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入门

我们该如何比较莫扎特与贝多芬?

为什么贝多芬的画像总是面带怒容?

“古尔德先生,你确实质疑贝多芬!”

贝多芬《第二钢琴协奏曲》欣赏指南

读图志丨可惜贝多芬长得不像他爷爷

贝多芬是我们必须攀登的珠穆朗玛峰

立秋时节来听《“田园”钢琴奏鸣曲》

彼岸的原光丨《第32号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的1806年丨聆听“柔美三巨著”

“从来没有读过歌德,怎么弹好贝多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贝多芬及其钢琴奏鸣曲概论
【古典音乐入门】起床、工作、睡觉分别该听啥?
从钢琴演奏的八个方面看贝多芬与莫扎特
贝多芬生平简介
做了三十年的古典音乐乐迷,才写出这篇文章:三百年古典音乐之最(补
【专题】寻找贝多芬(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