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大展: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附大量高清图)

▲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


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委怀琴书,正谊明道」
结契霜雪,奇镜记

书斋文化向来为中国历代帝王贵胄、传统士大夫所重视。从唐人怀素的“绿天庵”、宋代李清照的“归来堂”、明朝沈周的“有竹居”、石涛的“大涤草堂”等,皆可见书斋的取典寓意,性情寄托。及至清时,乾隆皇帝的“三希堂”、纪昀的“阅微草堂”、刘鹗的“抱残守阙斋”等,亦是声名极盛。而近现代时期的文人书斋,亦是不乏,如赵朴初的“无尽意斋”、吴湖帆的“四欧堂”、梁启超的“饮冰室”、丰子恺的“缘缘堂”、张大千的“大风堂”等,也可谓是读书人泽古怡情的精神世界。

“诗豪”刘禹锡曾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古人的书斋既然是安贫乐道之所,故往往并不求华屋,惟朴素、雅致则足矣。这一点,据书斋的命名,如“庐”、“山房”、“亭”、“庵”、“草堂”、“舍”、“斋”等,皆是“小屋”的表述,亦可窥见。咫尺书斋之内,虽无宴集载歌,也无须流连往来于公卿之间,书香相伴,笔墨纸砚、竹木瓷玉、碑帖字画等长物影随,格物致知,有幽人之致,当真是自成一片天地。

展品:弘历《是一是二图像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弘历《是一是二图像轴》,局部(现场图)

此次,“北京故宫博物院”与“腾讯”作为发起方,尝试通过书房的物理与精神空间,再次呈现中国书斋文化的“意与象”,将于8月30日至10月23日,举办“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是近年来罕见的艺术大展。是展分“委怀琴书”、“正谊明道”、“结契霜雪”三单元,另有“奇镜记”作补充。

展品则计有近百件,阵容可谓强大,其中一级文物二十余件,如倪瓒、郭熙、唐寅、米芾、米友仁等佳作,另有石涛、沈周、文徵明、杨维桢、沈度、徐渭、文天祥、陈淳、陈继儒、王鉴、丁云鹏、董其昌、弘历、朱由检等,囊括明清帝王、名宦重臣、艺坛大家等,或家国情怀,或山水游目,或霜雪自勉,或文人相和,俱是清雅、寄情。

而书画之外,另有古籍、碑帖、笔墨纸砚、文房清玩、金石篆刻、瓷杂、古琴、青铜、几案等品类,充盈一室,全无俗物。以瓷器为例,其种类则包含钧窑、汝窑、龙泉窑、哥窑、定窑等,亦可窥其质素之高。当代艺术家则亦是不乏,如徐冰、白明、唐明修、徐累、刘丹、张永和等,也皆是耳熟能详,既可窥书斋之传承,也可见时代审美新风。

委怀琴书

陶渊明曾有诗云“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说的是书中有韵,琴音有思,是文人借此荡涤心尘的悠然自得。书斋之中,图书插架,古琴悬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诚然乐事也。居于其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借此闲旷地,端坐穷轩羲。

         委怀琴书(一):五经萃室

“五经萃室”专题,取乾隆皇帝书“五经萃室”匾额,其因彼时宫内收藏《易》《书》《诗》《礼》《春秋》五经,故得此名。

五经萃室

乾隆年制 “五经萃室记”围屏(现场图

“五经萃室”是清宫藏书所之一,彼时有“天禄琳琅藏古籍最盛,文渊阁藏《四库全书》最富,而五经萃室藏书最精”之说。是专题中的古籍藏书,亦是精品,有明版、内府刻本等。

如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吴勉学师古斋重刻本《性理大全》,其是明代永乐帝敕纂并刊赐天下,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亦是文人书房常备之书。所谓“性即理也。在心唤做性,在事唤做理”,是书即多为阐述性命理气之学,对于明道正心颇有裨益。

明万历二十五年 吴勉学师古斋重刻本《性理大全》

《性理大全》卷首

《钦定书经传说汇篡》为中国商周时期的历史文献汇编,儒家五经之一,是“治世之书,帝王之大经大法”,文人书房必备之书。此为清代王顼龄等奉敕撰,雍正八年(1730)内府刻本。所谓《书经》即《尚书》,其《君陈》篇有言“有容,德乃大”,可谓至理也。

雍正八年 内府刻本《钦定书经传说汇篡》

《钦定书经传说汇篡》卷首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为鲁国编年史,儒家五经之一。《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以及《胡安国传》等皆为解释《春秋》之作,为士子必读之书。此为清代王掞等奉敕撰,康熙六十年(1721)内府刻本。“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历代读书人的信条,即出自于此。

康熙六十年 内府刻本《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卷首、卷二

《仿宋相台五经》是乾隆帝得相台岳氏所刻《易》《书》《诗》《礼记》《春秋》,误以其为南宋岳珂所刻五经善本,遂命武英殿修书处据之仿刻,成《仿宋相台五经》九十六卷。据当代学者张政烺等人考证,此“相台岳氏”实为元初义兴岳氏。此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武英殿刻本。

《仿宋相台五经》(现场图)

是专题展品中“宋拓懋勤殿版淳化阁帖为宋拓,极是珍罕。《淳化阁帖》,简称《阁帖》,系汇帖,共十卷。北宋淳化三年(992),太宗赵炅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内府所藏历代帝王、名臣、书家等墨迹,并摹刻成为法帖。后世文人习书,时有临学《阁帖》,各获成就,可见《阁帖》对书法发展影响深远。

南宋泉州版淳化阁帖(现场图)

         委怀琴书(二):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故其是文人妙笔生花所必不可缺者。

名纸”如“澄心堂纸”、“薛涛笺”等,而展览的纸张则分别为“乾隆年制 梅花玉版笺”其泥金点缀梅花朵朵,清逸幽雅,而“乾隆年制 黄色描金二龙戏珠纹手卷蜡笺”则为典型的清代圣旨用纸,绘描金二龙戏珠图案,具威严之势,与文人清雅之风不同。

乾隆年制 梅花玉版笺

乾隆年制 黄色描金二龙戏珠纹手卷蜡笺

“佳墨”因落墨如漆,亦受文人雅士钟爱。如“墨云室记墨”为乾隆五十六年(1791),大臣毕沅献有一方据说是徽墨鼻祖李廷珪所制的墨。李墨流传千年,极其珍贵,故乾隆帝将其视为隐士,于是命人在养性殿西暖阁建“墨云室”加以珍藏并仿制,两种仿墨分别刻有“墨云室记”和“李廷珪古墨歌”。

乾隆款墨云室记墨

乾隆款李廷珪古墨歌墨

李廷珪古墨歌墨及墨盒(现场图

“妙笔”则下笔如有神助,书写亦是如锥画沙,行云流水。“弘历题花卉诗管紫毫笔”每支笔材质、装饰、笔头造型各不相同,笔管上也题有乾隆帝在不同时期所撰咏花诗。此笔匣则通体雕红漆,饰有云山水岸图案。而“檀香木管惟精惟一紫毫笔”亦可见古法制笔之讲究。

弘历题花卉诗管紫毫笔

弘历题花卉诗管紫毫笔 笔匣(现场图)

御制花卉诗笔-象牙管菊花诗紫毫笔

御制花卉诗笔-棕竹管腊梅花诗紫毫笔

“好砚”是案头不可或缺者,并视为“文房之首”,盖其承厚德也。文人对砚亦是痴迷,如纪昀、吴昌硕、沈石友、项元汴、米芾等。此“项元汴铭端石抄手砚”石质细腻,色紫黑。砚面受墨处平滑,砚堂宽阔,月形墨池。砚背为斜通抄手式。砚侧刻楷书砚铭“项元汴写山研”六字。而“乾隆款端石霭霭融砚”则可见宫廷的砚台收藏之风,乾隆皇帝曾举一国之力钦命编纂之《西清砚谱》,则堪称群谱之冠。

项元汴铭端石抄手砚

项元汴铭端石抄手砚(现场图

乾隆款端石霭霭融砚

乾隆款端石霭霭融砚(现场图

“四宝”之外,文房中的笔筒、印章、砚滴、笔洗等,亦与之相辅相成,同样是举足轻重,将书斋陈设更具文人味与实用性,并赋予艺术价值。尤是印章,其篆刻诚然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其布局、章法、印文等,直接呈现文人的心性与胸臆。

此“碧玉龙纽”为乾隆帝御用闲章。印文源自清代书法家张照所写联句“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观后,易字更为“四海有民皆视子,一年无日不看书”,并将其与康熙帝早年读书之所“水芳岩秀”,制成一组三方印章。乾隆皇帝的文人心性,跃然于纸。

碧玉龙纽“一年无日不看书”印

印面

其他文房四宝展品:

乾隆 碧玉龙纽“一年无日不看书”印、碧玉龙纽“水芳岩秀”印(现场图)

清 “乐琴书以消忧”青田石章(现场图

清 紫檀雕松竹梅纹笔筒(现场图)


清 紫檀木旅行文具箱(现场图

明 宣德款剔红牡丹纹圆(现场图

清 青玉鹿鹤仙山图砚屏(现场图)

         委怀琴书(三):文人赏器

文人赏器,多以长物为镜,铭心寄情,闲时把玩,观赏,则数缕烟火,万卷古今,青山当户,客至共坐,辄谈春秋,夫复何求。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语是宋徽宗为汝窑钦定色彩,其简素清净的色泽,视之如碧峰翠色,而釉中红晕,则若晨日出海,又似长虹悬空。此“汝窑天青釉洗”淡天青色釉,釉面有细碎开片纹,造型古雅、釉色含蓄、釉质温润,甚是难得。

北宋 汝窑天青釉洗

钧窑因蓝釉紫斑参差多态,且发色浑然天成,是故每器皆独一无二,虽无从掌控预知,却平添求索乐趣,尤宋时名士对其青睐有加。此“北宋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盆底刻“七”字,说明它是同类器物中尺寸偏小的。传统观点认为这类花盆是北宋徽宗时期为装点皇家园林“艮岳”而命钧窑专门烧造的。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其烧造年代应在元末明初。

北宋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盆底

花器的品评,汝窑之下尤重官窑、哥窑,其中又以仿古造型最重要,严格仿古者为妙品,变古者为上品。此“南宋 哥窑灰青釉贯耳八方穿带壶”即为传世哥窑中的仿古器。

南宋 哥窑灰青釉贯耳八方穿带壶

《遵生八笺》说一间理想的书房“宜明净,不可太敞”,斋中置“旧窑笔格”“旧窑笔洗”“哥窑定瓶”等古窑器。此定窑洗造型规整,釉面呈现象牙般柔和质感,内底刻蟠螭纹,线条遒劲流畅,或许就是明人眼中的文房清供。

北宋 定窑白釉刻花蟠螭纹洗(现场图)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中,其身着汉服,作文士装扮,室内陈列各种珍玩,如瓷器、玉器、青铜器等,包罗万象。此亦可见纵然是帝王,御极天下,也有文人的生活情趣。此图轴亦将亮相展览。

正谊明道

张岱的笔记《陶庵梦忆》中曾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而文人的书斋情怀,即是以此修身养性,并求哲思。事实上,世事纷扰,远不如于闲静处,择三五老友,远离庙堂,避世江湖,寄情山水诗酒之间,或焚香,或品茗,或弈棋,或赏石,或参禅,或行书,或阅画,凡此种种,古意悠长,虽处闹市,闭门即是深山,亦最是安贫乐道。

弘历 书正谊明道匾(现场图)

         正谊明道(一):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为文人高洁“固癖”,而倪瓒的“洁癖”最是彻底,可谓一往而情深如故也。此“倪瓒 行楷书淡室诗轴”是其为友人宗道所作诗、书,诗中描写了一位闲居书斋的文士,结伴白云,与明月幽禽往还的隐逸生活,寄托了孤高淡泊的心境志趣。此诗意,尤是令人神往。是作笔墨清远,为倪瓒存世书法最大字。

倪瓒 行楷书淡室诗轴

沈周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此其为亲家所作“桂花书屋”,画中瓦房两间,靠山面水,屋前屋后桂花飘香。主人依书桌而坐,桌上放有书籍、香炉和茶盅,靠墙的书桌上堆满了书函。书屋筑于山水间,远离尘寰,悠然自得,心无世念。

沈周 桂花书屋轴

唐寅才华超绝,后学吴湖帆亦甚是激赏,其曾言“六如居士画,昔人论曰'远攻李唐、足任偏师’,而不知其疏宕处得力于夏禹玉甚深。又能以南宋之韵表北宋之骨,正所谓运百炼钢若绕指柔者,发千古画苑奇格,不独与沈(周)、文(徵明)角胜一时也。”

此“双鑑行窝图并书记册”,款识“双鑑行窝,吴郡唐寅为富溪汪君作”,是其为友人汪荣“双鉴行窝”书屋所作,以夹室二池喻双鉴。记中以金、水、心为鉴,说明修养心性以明道的重要性。鉴者,光也,金无光则昏,水无光则浊,心无光则愚。要使金、水、心保持光泽,必从自身修养做起,保持自身的清洁,以鉴心,养心以道。

唐寅 双鑑行窝图并书记册

陈镃篆书:双鑑行窝

唐寅 双鑑行窝图并书记册,局部(现场图)

文徵明为吴门画坛主盟,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笔墨画风苍劲淋漓,文氏一门亦是名家辈出,而其门下弟子如陈淳、钱榖等亦是吴门中坚,影响亦深。

此“文徵明 行书陋室铭轴”抄录自刘禹锡《陋室铭》。《陋室铭》为唐人关于书房的名篇。陋室之德,出自颜渊居陋巷,箪食瓢饮的事迹,以居处的简陋,折射出君子高洁自持、安贫乐道的志向与情怀。此轴作于文徵明八十四岁时,笔意清雅而不失劲健,为极晚年书法。

文徵明  行书陋室铭轴

文徵明  行书陋室铭轴(现场图)

“思无邪”,见于《论语·为政第二》:“《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崇祯皇帝御笔亲书,笔力浑厚,体现出对儒家经典和其政教功用的重视。

明 朱由检 书思无邪轴(现场图)

何筌《草堂客话图页》为宋画佳作,此画将草庐与亭组合在一起,使人想起“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带工字廊的草堂中,主客正在屏风前端坐对话。溪水横过门前,小童正引客人进院。随石阶而上是一座子云亭,一人于榻上高卧,其后桌案上摆有不同的书籍。书房也可以是一座亭子,四面皆山水,读书、观景、小憩,与自然融为一体。

南宋 何筌《草堂客话图页》(现场图)

         正谊明道(二):家国情怀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人修身的背后,所求者往小而言是独善其身,而从大范畴来说,自是兼济天下。此亦是儒家所最为推崇者。范仲淹《岳阳楼记》亦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几乎是所有读书人的座右铭。

文天祥是南宋状元,其《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后世仁人志士的精神脊梁。此为文天祥去信贺包恢(宏斋)晋升新任,其时文天祥与权臣政见不合,外任江西。信中表达了对时政的忧愤和对包恢“忠忱爱国”的景慕,又述及在江西缴寇等政事,体现出儒家士大夫对国家忧难的关切和忠正之气。此札书于宋度宗咸淳元年,时文天祥三十岁。

南宋 文天祥  行书宏斋帖卷

南宋 文天祥  行书宏斋帖卷,局部(现场图)

而陈淳所书的《岳阳楼记》其文体现出儒家士大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全卷以行书写成,笔墨淋漓,气势宏阔。

陈淳、徐渭二人并称“青藤白阳”,将小写意花鸟发展至大写意,享誉至深。清初期恽寿平、石涛、扬州八怪,以及近代吴昌硕、齐白石等,皆受其影响匪浅。其诗书画皆精,文徵明也叹谓“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

陈淳  行书岳阳楼记卷

         正谊明道(三):仰观宇宙

从“修身养性”、“家国情怀”而后“仰观宇宙”,则是传统文人思想、哲思的不断递进,乃能胸藏丘壑,兴寄烟霞,融入自然之中,感知宇宙无限,与天地精神独往来。

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卷》表现江南烟云变幻之景,山、云、天、地、水在氤氲墨色中融为一体,可谓山水奇观。该题材被后世称作“米氏云山”,为米芾、米友仁父子创建。米芾该题材画作不存,此图为米友仁代表作,是宋代新风格山水画,有大胆创新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卷

石涛即原济,其《搜尽奇峰图卷》则图绘重嶂密树,溪桥城墙,屋舍隐约,小路蜿蜒,好一派北方山川雄浑壮阔的景象。此作构图纵横开张,气势深沉雄浑。画家题名“搜尽奇峰打草稿”,与图后所写长跋,表达了师法自然的创作思想。

原济  搜尽奇峰图卷

而郭熙的《窠石平远图》展示了画家对自然的深入观察和心灵的体验历程。群山横列如屏障,天空清旷无纤尘。裸露的岩石缝中生长的杂树,虽没有苍松的挺拔,但仍剌破天空;虽叶已落尽,但仍老枝遒劲;虽已深秋,但天地开阔,物我两忘,精神与天地同在。类此种种,不一而足。

郭熙  窠石平远图

结契霜雪

书斋之中,与友人彼此论道,相互砥砺气节,则浩然之气自盈其间。长物中,亦常可见以类似构图或形态等,表达内心之精神寄托。

         结契霜雪(一):三友同德

文人也多以自然物特性,表达高洁,如“岁寒三友”中,梅报春信,松傲严寒,竹抱贞心,结契霜雪,即大抵如此。此沈周《松石图轴》画面主体表现了一颗遒劲的松树,整体以淡墨为主,气势磅礴,又不失文雅之气,其亦体现了文士的高洁。根据画上自题可知作者时年54岁即成化十六年(1480)。

沈周 松石图轴

王绂的《乔柯竹石轴》墨笔画枯树一棵,新篁两竿,相互亲托,下作坡石,以稳布局。笔墨松秀、简淡,近于倪瓒。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所作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时人誉起墨竹为“明朝第一”。

王绂 乔柯竹石轴

王鉴《仿王蒙九峰读书图轴》图绘崇山峻岭,苍松平溪,一高士在茅舍内读书。其展卷吟诵的细微举止点明了惬意“读书”的创作主题,寄托着画家的隐逸思想。此系王鉴拟王蒙技法,如山石的脉络即是王蒙典型的解索皴表现。

王鉴 仿王蒙九峰读书图轴

除书画之外,书斋中的陈设,以物言志者亦是不乏。如案头插屏,亦或几案、花架、笔筒等。此“硬木玻璃嵌松石玉松竹梅纹插屏”乾隆年制。插屏边座为紫檀木质,屏心嵌玻璃,以双份紫檀木雕松竹梅干枝夹玻璃,其上嵌玉雕叶、花,形成一幅松竹梅的窗式借景。须弥座绦环板镶嵌竹和兰花图案。

清 硬木玻璃嵌松石玉松竹梅纹插屏

清 硬木玻璃嵌松石玉松竹梅纹插屏(现场图)

亦或是“刻诗带皮青玉松竹梅笔筒”一面借助天然石皮,设计出松梅迎风傲雪的自然状态。另一面则在竹叶映衬下雕有嘉庆帝《三友图》诗,亦是难得。

清 刻诗带皮青玉松竹梅笔筒

         结契霜雪(二):雅集唱和

文人修禊,始于兰亭雅集。时东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王羲之、王献之、谢安等人,微醺之中,曲水流觞,又赋诗制序,后世效之者众。及至元明时期,文人雅集更是蔚为风尚,尤以吴门文士,彼此间荟萃唱和,文宴不绝。

杨维桢“行书醼啸傲东轩诗帖册页”此帖为其记受邀于啸傲东轩宴集之事,并作七律一首。此卷笔势雄强恣肆,墨气淋漓,可见其书法特色。书法史上,杨维祯可谓别具一格,其书风“矫磔横发,放纵不羁”,观之格外奇古,根底则又师法唐人,堪称传统书法的承继者,亦是法古求变之革新者。

杨维桢 行书醼啸傲东轩诗帖册页

而“明人画西园雅集图卷”此图以南宋人托名米芾而撰写的《西园雅集图记》为绘写对象,画出《图记》中提及的北宋王诜邀请苏轼、苏辙等文士在西园一同雅集的场面。图中众人或提笔挥毫,遣兴翰墨,或品茗怡神,聚坐谈禅,或欣然拨阮,以酬知音。尽管这是虚构的一次文会,却被后世画家反复描绘,成为文人向往优雅生活的别样展现。

明人画西园雅集图卷

《兰亭序》是为第一名篇,乾隆四十四年(1779),弘历收集到历代书法名家《兰亭帖》墨迹六帧即唐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摹《兰亭序》,唐柳公权《兰亭诗》并后序,明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全本,再加上大学士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阙笔,及弘历临董其昌仿柳公权兰亭诗,合为“兰亭八柱册”。此卷即为“兰亭八柱”之七。《兰亭诗》卷传为唐柳公权所书,录东晋文士王羲之、谢安、孙绰等二十六人于永和九年兰亭雅集所作三十七首诗并序。可见后世对兰亭雅集盛事的追慕。

董其昌  临柳公权兰亭书卷

米芾“行楷书兰亭序跋赞卷”此跋为米芾题《兰亭》传世数种之一,书于崇宁元年(1102),以行书小字写成,笔精墨妙,神采焕发。据米芾《书史》,此跋原为题苏太简家藏第二本。明代为陈鉴所藏,后又经安岐《墨缘汇观》著录。卷前《兰亭》已为人换去。《宝晋山林集拾遗》收录此跋,数字略有出入

米芾 行楷书兰亭序跋赞卷

文人雅集或独处书斋时,操琴弦歌之声不绝,如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而嵇康弹琴,一曲广陵散,成千古之绝唱。此皆魏晋风度。亦正契于此,“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士无故不撤琴瑟”。此琴仲尼式,琴身由桐木斫成,金徽玉轸,玉制轸足。琴背龙池中有楷书腹款:“赤城朱致远制。”赤城在今河北省,朱致远是元末明初之人,制琴的工艺基本沿袭宋代传统风格。

元 朱致远制琴

结语

此次“北京故宫博物院”与“腾讯”联合举办“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另有其余诸多佳制,篇幅所限,不一而足。届时诸方家可前往展览现场,近距离感受书房的精神世界。


▲ 同古堂坚持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特展图录来啦!
书斋画室联(一)
【宅第对联】书斋画室联(一)
书斋画室联
​展评|一间中国书房的“多元宇宙”
雅致中透着暴发户的奢华 | 乾隆的书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