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防火防盗防楼市,全国多地密集警告购房风险

原创 葱葱阅楼 葱葱阅楼 今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楼市下行之际,全国多地防火防盗防楼市。

各大住建局像商量好了似的,扎推发布购房风险提示。

这也难怪,这波楼市危机,确实是多家开发商爆雷引起的,不得不防烂尾啊。

去年此时,房地产还是花红柳绿。如今再看,只能叹一句,昨日不知今日事,今日难晓明日情。

谁能想到如今的楼市比股市还凶险呐!

01

防火防盗防烂尾,多地发布购房风险提示

近日,广东省住建厅发布13条商品房交易风险提示,包括预售资金非存入监管账户、售价高过备案价、以一次性付款等名义降价销售、以租代售、违规使用经营贷、双合同等行为。

这不是首个发布楼市风险的地区。

此前,杭州、天津、浙江湖州、湖北鄂州、江西上饶等地此前也曾发布过此类购房重大风险提示,焦点都在于新房交易和烂尾风险。

多地集中发布楼市风险提示,这在过去20多年的房地产历史上极为罕见。

这些风险提示出现的大背景是,一些龙头房企陷入债务困境,而部分楼盘被曝存在预售资金被挪用的情形,一些地方的楼盘烂尾风险明显增加。

另有,9月29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出“两维护”,即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短时间内,这么多地方发布官方购房风险提示,也向外界释放了两大信号:央行的发声表态,各地正在积极响应,肯定会以保护购房者权益为重;

如此密集地发出风险提示,也说明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复杂多样,抬高或者打压楼市都不是最终目的,维护楼市与民生健康稳定才是根本。

02

房企频繁爆雷,楼市或雪上加霜

今年的这波楼市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开发商爆雷引起的,而且原因如出一辙,都是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债务逾期、工程停滞甚至有烂尾的风险。

就在中秋国庆这段时间,几乎是每隔几天就有一个房企暴雷。

蓝光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暴雷,目前在昆明等地的项目已经停工了;

江西新力地产,裁员加上股价大跌;

广州富力地产,变卖资产自救;

花样年不能如期偿还美元债务……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截至目前,出现债务违约的房企名单有华夏幸福、蓝光发展、协信远创、泰禾、中国泛海、北大资源、阳光100中国、新力控股、花样年等。

放眼望去,这些房企都曾呼风唤雨、声名在外。

最近出现债务违约问题的,是老牌粤系房企花样年。

10月4日,花样年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公司应付款有2.056亿美元票据未能支付,造成实质违约。至于违约原因,花样年将其归结为“受疫情反复、行业政策及宏观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针对眼前的危机,花样年给出的思路是——

董事会及管理层已就相关事件对公司财务及经营状况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财务顾问等多方支持下,成立了应急小组,正在制定风险化解方案,以期尽快化解阶段性困境。

简单说,就是花样年成立了一个应急小组,来解决现在的危机。

如果不出意外,花样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要走上甩卖资产包回血的道路了。

03买房避坑指南:购房前一定要认真要研读!

楼市大变局时代,买房不再是一本万利的赚钱买卖,而是充斥很多风险,需要的是专业判断。

根据目前的楼市行情,笔者的建议有三个:

首先,买房要有大局观。不是什么城市什么区域的房子都值得买。那些老破小、偏远差,没有城市发展红利的房子一定要慎重购买;

二是,一定要认清房子的性质。到底是商品住宅,还是商住公寓,抑或办公用房;到底是商品房,还是回迁房,抑或小产权房。

三是,谨慎选择开发商。过去出问题的多是中小开发商,抗风险压力较差;如今连大型开发商都开始陷入困境,购买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企业是否有危机负债情况等。

另外,近期多个城市发布的购房风险也值得大家警惕,这些警示多为微观细节,整理概括如下:

①没有取得预售证的新房不能买,就连认筹金、定金、预订款等款项都不能付。

②预售资金监管银行账户与预售证信息不一致的新房不能买。

③房款一定要转入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专用银行账户中,否则就会有风险。

④新房价格过高于备案价的不要买。

⑤只签线下合同不能及时网签备案的不能买。

⑥以定金、团购费等各种名义抵购房款,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有很大风险。

⑦承诺低首付或零首付是违法违规行为。

⑧找中介买新房一定要找正规有牌照的中介,否则不要轻易签合同或者付定金。

⑨如果听到:返本销售、众筹买房、以租代售、返租、包租等宣传方式的,不要信,大多有坑!

⑩涉及抵押、被司法查封的新房不能买。

⑪对公证摇号项目承诺可购买到指定房源的,不要轻信。

⑫广告宣传或口头承诺跟实际不符的新房不建议买。

⑬用虚假材料骗取购房资格买房的事情不要做。

⑭违规使用经营贷、消费贷等金融产品来支付购房款的事情不要做。

⑮承诺商办可改住宅的,不要信。

⑯买新房如果要签“双合同”的,有风险,要谨慎。

以上16条风险提示,已经非常细致了,全国适用。建议购房者认真研读,买房时一定要多加防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7月合肥房价分析及购房建议
2020年,买房人不得不面对的3个“坏消息”,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李庚南:真正能改变楼市走向的是什么?
2021年买房,3年后可能给自己找麻烦,3个“坏消息”要面对
新房烂尾还用还贷款吗?原来真的不用还!这回我彻底糊涂了!
今年楼市有两个最大的风险,无论你是0套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