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看宝宝食指指纹,就知道什么病?!这么神奇吗?

小编导读

家有宝贝,谁都在意。有时我们发现宝宝食指颜色会有变化,一定不要忽视,这可能是疾病的提示。由于小儿有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因此在诊法上有其独特之处,有一些特殊的诊法,观察食指就是其中的一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指纹诊法”。那指纹诊法到底是怎么运用的呢?


指纹诊法属于儿科特色诊法,是指观察食指桡侧络脉的变化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通常用于三岁以下儿童。诊察方法为先令人把小儿对立于向光处,光线应柔和适宜,不可太过强烈或昏暗,然后医者一手握住小儿食指,另一手拇指以适当的力度推三关,仔细观察形色变化,做出判断。


三关定轻重


“三关定轻重”是对纹位的观察。小儿食指按指节分为风关、气关、命关三关,通过观察指纹达于哪一关,可以判轻重、测吉凶。指纹位于风关时,为病邪初侵,病情尚轻,易治;指纹到达气关时,邪气为盛,病情加重,但尚可治,应迅速治之;指纹到达命关时,邪深病重,危急之候,难治甚或不治。



浮沉分表里


“浮沉分表里”是对纹态的观察。指纹浮显提示邪在表,指纹沉隐提示邪在里


淡滞定虚实


“淡滞定虚实”也是对纹态的观察。指纹淡薄浅细主虚证,指纹浓滞粗厚主实证。


红紫辨寒热


“红紫辨寒热”是对纹色的观察。除了红色和紫色之外,还可见青色、白色、黄色、黑色。红色,多属外感风寒表证。紫色,多为热证。青色,主要见于惊风、痛证。白色,主要见于疳证、脾胃虚弱。黄色,多为脾病。黑色,主危重之证。

 


验案1:陈某,男,1岁,1988年10月诊。

发热4天,经用西药治疗仍有反复,发热达38℃,面赤,四肢冷,纳差,小便黄,未解大便,舌红苔少,指纹色紫达气关。

诊断:发热。

辨证:气分热盛。

治法:清解气分。

处方:清宣导滞汤。

荆芥9g,柴胡9g,黄连10g,栀子9g,石膏30g,黄芩10g,槟榔9g,连翘10g,赤芍9g,青蒿30g,板蓝根30g,苇根30g,桑叶9g,天花粉15g,山楂15g,神曲15g。1剂。

另加紫雪丹1支,晚上20时、21时、22时分3次服。中药煎剂日服5~6次,1剂热退,不再反复而痊愈。

后学点按:小儿体禀纯阳,受外邪后迅速热化,易出现高热、惊厥等症,故治疗不可不急。此患儿因卫受温热,现高热、面赤、舌红,但无谵语、昏狂诸证,则明邪已直传气分,致使气分热盛。观王老此方,为其经验效方——清宣导滞汤也。此方重在以清为主,辅以宣、导,清以石膏泄气分炽热,宣以桑叶、荆芥、柴胡、青蒿透邪外出,导以槟榔、山楂、神曲消滞化积。再配栀子、连翘、黄芩、黄连清热泻火,助石膏以清热;天花粉、苇根养阴清热,顾扶热伤之津液;板蓝根、赤芍凉血清热,以防邪内传营血。全方配伍得当,故用之于此患儿,一剂而热退。

启迪后学:临证观察,王老于小儿高热,既要防邪内陷,又要透邪外出。防内陷者,以恐陷于营、血;透邪者,以引邪由气达卫,予邪以出路。但俱以气分为治疗小儿高热之中心点。如其言:“气分高热阶段,邪热炽盛,最易伤阴,内传营血,故应抓紧治疗时机。此时正气未衰,若能迅速驱邪退热,则阴液得存,邪从气解,不传于内,机体可望迅速恢复正常,所以气分阶段的治疗最为关键。”

又,小儿发热,每多食伤于先,后因外邪引动而发。盖小儿性情乖巧,父母家人无不疼爱,谷肉瓜果皆任其食,却不加节制,致积食于内,脾胃损伤,复又感风热外袭,两者夹杂,如“内已久聚沼气,外因明火引动,无不愤燃火起”。如此,王老于方中用槟榔、山楂、神曲类,即是因小儿高热有如此特点矣。临床观察,小儿高热往往不因全身汗出透邪而退,则必解下臭秽烂稠之便,方能热退人安。

 


验案2:徐某,男,2个半月。

患儿突发高热两日,伴咳嗽,曾到市某医院就诊,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经该医院治疗后,高热不退,体温升至39℃,咳嗽,气紧,喉中痰鸣,烦躁不安,阵发惊厥,前来求治。初诊:患儿面色红赤,呼吸急促,阵发咳嗽。察其舌质红,苔白黄腻,指纹紫透气关。据家属言:两日前曾带患儿外出游玩,气候突变,汗出当风,回家即发热,服西药不解,发热加剧。

诊断:高热惊厥。

辨证:热毒动风。

治法:清热解毒镇惊。

处方:清凉丹合清宣导滞汤加减。

(1)清凉丹:芦荟15g,栀子9g,石膏30g,黄连3g,龙胆草30g,黄芩6g,黄柏10g,青黛15g,沉香3g,寒水石30g。

制作方法:将以上诸药加水,共熬取汁去渣,烘干,研磨成粉,装入空心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

(2)清宣导滞汤加减。荆芥6g,柴胡10g,青蒿30g,赤芍3g,焦栀子3g,连翘6g,川木通10g,滑石15g,生石膏30g,板蓝根15g,大青叶15g,黄连3g,天花粉15g,金银花15g,橘络15g,炙旋覆花15g。

二诊:用清凉丹两次后,高热减退至38℃,清宣导滞汤服后,咳嗽顿减,喉中痰鸣消失,仍食欲不振,舌苔转白腻,脉纹淡紫。予前方去黄连、天花粉、金银花、生石膏、板蓝根,加豆蔻、山楂、神曲、陈皮、竹茹、紫苏叶。清凉丹减为每日2次,每次1粒。经此法治疗,患儿热退神清,咳嗽痊愈。

后学点按:本例小儿高热惊厥,乃因肺胃热盛,并热陷厥阴心包、肝经,致热极则生风,风动而痰升,心神热闭,故惊厥频现。病情较一般高热棘手而危急。治疗当清心凉肝,息风止惊。方中以清宣导滞汤为基础,送服王老经验效方清凉丹,以清心凉肝泄热;待心肝之热清,风息痰化,高热得去,则惊厥乃平。

启迪后学: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邪后邪留卫分时间短促,而化热最速,故小儿外感发热,气分是关键。很多小儿常表现为热邪羁留气分,高热持续的状态。在这一阶段,邪热炽盛,最易伤阴,内传营血,然而此时正气未衰,邪正交争,若能迅速驱邪退热,则阴液得存,邪从气解,不传于内,病情迅速缓解。治疗上以祛邪为要,清气为先,既要防邪内陷,又要透邪外出。故王老治外感发热,常以辛寒清气为主,少许苦寒降火为辅,自拟清宣导滞汤通治一切外感发热。

方中石膏生用,最善清阳明胃腑实热,清热、解肌之功甚伟,故重用为君,配以青蒿、连翘、滑石,则退热之力更强,再以板蓝根、黄连清热解毒,天花粉顾护津液,赤芍凉营泄热清心,以杜绝邪犯心主之势,先安未受邪之地。用柴胡、荆芥者,在于“火郁发之”,给邪出路,透邪外出,对于外感发热十分必要。加山楂、神曲、槟榔,在于小儿脾常不足,用之一消平日积滞之饮食,一顾护邪犯脾胃,助脾胃运化。临床如见发热、鼻塞流涕,或咳嗽、咽红、汗出或无汗,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均可投以此方。

热甚夹湿浊,苔黄厚膩者,黄连适量加重;高热引动肝风,双目凝视,四肢抽搐者,加羚羊角(代)15g,钩藤15~30g,以平肝息风;热入营分,斑疹隐隐,舌红绛者,加牡丹皮10g,玄参10~15g,生地黄10~15g,麦冬10~15g,清营凉血。鼻出血者,加荷叶30g,白茅根30g,焦栀子10g,以清热止血;伤阴,舌光亮少苔,加玄参10g,麦冬10g,石斛15g;高热持续不退或苔黄厚腻久不消者,或有热甚生风趋势者,可配紫雪丹或牛黄解毒片,服药时间以晚上19~21时效果甚佳。

 


好书介绍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王静安》

点击书名 查看详情


本书系《川派中医名家丛书》之一,介绍全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国医大师,全国第一、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王静安主任医师。书中原汁原味保留王老临床经验,真实记录王老晚年的医疗实践,以及宝贵的学术思想、临证思维、学术经验,其独特的诊疗方法、自主创新的效验方药、颇具特色的外治法、王氏推拿法,均有独到之处。本书旨在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提供珍贵的儿科临床研究专著,对医学院校师生、中医自学者有较大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关心娃宝的大人们一定别看
『惊风』惊风(急惊风)
一条指纹通儿科。
小儿望诊看指纹断病
小儿疾病的诊断3
望诊之3岁以下小儿指纹 “一指定三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