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高血压

中医里边没有高血压这个病的病名,根据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的眩晕范畴,其病因指的是清窍失养,出现头晕、眼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中医所讲的清窍主要是头面部,比如眼、耳、口、鼻等,眩代表的就是头晕眼花,晕代表的就是目眩晕,所以古人说眩晕即代表了所有。中医文献对高血压也早有记载,比如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水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等记载,认为本病的眩晕与肝肾有关,《丹溪心法·头眩》 67条指出无痰不眩、无火不晕的理论,认为痰与火是引起眩晕的另一种原因。高血压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肝肾心脾功能失调引起的体内阴阳气血失衡所致,其中以肝肾两个脏器阴阳失衡尤为多见,其病因以为情所伤、饮食失调和内伤虚损等原因为主。

……………………………………………………

祖国医学,并无高血压病的病名,而将之列为头痛、眩晕、耳鸣等范畴,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不外乎阴阳、五脏、气血失调,辨证论治有很大的主观性,缺乏一个客观规范的标准,但是中医讲究整体审查、审证求因,需根据每个患者的表现及舌苔、脉象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具体中医辨证治疗与药方如下:

一、风火上扰型,用天麻钩藤饮加减,中成药可用天麻钩藤颗粒、牛黄降压丸。

二、肝火上炎型,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中成药可用龙胆泻肝丸

三、痰浊上蒙型,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中成药可用半夏天麻丸。

四、气血亏虚型,用归脾汤加减,中成药可用归脾丸。

五、肝肾阴虚型,用左归丸加减,中成药可用杞菊地黄口服液、心脑舒通胶囊。

六、血瘀阻窍型,用通窍活血汤加减,中成药可用松龄血脉康胶囊。

另外还可以用针灸、按摩、足浴等中医理疗方法辅助降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当代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经验集萃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 第八篇高血压 第二节辨证论治
中医如何看待和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
眩晕的中医治疗
全国名老中医治高血压病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