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拾被遗忘的射礼


射礼,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礼仪,从先秦时期到宋明时期,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大射礼还是民间主导的乡射礼,一直延续,生生不息。《礼记·射义》载,“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




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汉·射礼


传统射礼


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中国传统射艺,为儒家六艺之一。古来即是士子必须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技艺。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射”不但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从个人修为的“射艺”到国家礼仪层面的“射礼”,均是例证。“射以观德”“反求诸己”等等“善”的判断引入射箭的过程中。在中国礼乐文化大背景下,射虽一技,却可引孝悌忠信,修身好学之道,且取师于是,观德于是。昔孔子射与矍相之圃,观者如堵墙。是谓射之义,不为不深远矣。


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朝代的变更,射礼在中国消失了,直到近几年,传统文化爱好者们开始寻回被遗忘的射礼。


重拾被遗忘的射礼

第四届中国献王汉文化节——射礼实践


在第四届中国献王汉文化节中,我们进行了汉射礼的环节。其流程主要参考了乡射礼的流程,衣着则是参考了《新定三礼图》中关于玄端的文献记载。



“射礼”在传统中国,是一种近似于射箭比赛的活动,它是以团队射箭比赛为核心的礼仪活动,分为“乡射礼”、“燕射礼”和“大射礼”,其级别、规格和仪程都不相同。所谓“君子之争”并不是要决一胜负,而是礼让谦和的态度,淡然处之的心情与赛完的一杯淡酒。并不在意于比赛的结果,而是竞争中展现的礼仪和品格。而由此引发观德之射,即射手进退周还,审固发矢皆要符合礼的要求,从射手的一举一动中则可看出个人的品德与修养。不以射中与否定射的好坏,这便是孔子所说的“射不主皮”了。“揖躟而升,下而饮”,则生动描述了射礼进行中的君子作风。


射礼介绍


“射礼”的规则复杂,主要体现在礼仪程序严格上,其仪程,衣着,言辞,进退,仪容均有严格的规定,比赛本身的规则则每轮射要求不同,如每一“耦”每次射四支箭,第二轮为贯革之射,必须射透靶子才计分,而第三轮则要求和乐射,必须按照音乐的节拍射中才算分。可以看做是传统比赛独具特色的规则。


迎宾



相领主人出门拜见宾客,然后主人引领宾客进入自己的院落,登堂。




登堂之时,主人聊表寸心,为正宾斟一杯酒,放在正宾的桌子上,请正宾到座位上饮酒,请他落座。

献宾


命司正



主人向宾客请示出屋,下堂,任命相作为“有司”,司正推辞一番之后接受任命,主人回到堂上屋内入座,陪宾客吃喝。




司正出列,到盥洗位盥洗,拿觯(一种杯子),到堂上西边倒满酒,进屋,要求大家起立拱手,然后说一些祝福的词,喝干,退回原位。

扬觯


司射请射



司射出列,到堂西袒,拿弓箭,进入室内向宾客,主人汇报已经准备就绪了。




司射到下面来命令三耦(众人)到堂上去拿弓箭。

纳射器


命张侯



司正(司马)出列,走至堂下正中,命张侯,同时鼓生击鼓,执事将侯(箭靶)放置妥当。同时宣布什么样的人可以进入场地。




司正入室,向宾主汇报一切就绪,行一番射。司正出门发出命令,司射在堂下将众人分成三耦(三对)。然后命令三耦袒决繸。并准备就绪。

比耦


司射诱射



司正命司射诱射,司射上堂诱射(射箭示范),之后司射返回原位。




司正命起鼓,射礼正式开始。司射宣布不要射获者,不要伤害别人。然后依次命令上、中、下三耦升堂射箭。这次射箭是不算计分的。

一番射


取矢



司正命取矢,获者当侯,执事去取箭。之后二番射、三番射都如此。




司正降阶,到获者与算处,命算筹,之后回升堂宣布结果。

算获




司正入堂,请示行二番射,然后请宾主、三宾、众宾结耦下堂,站在三耦的后边。司射继续发令一耦一耦的升堂射箭,三耦射完,宾主,三宾,众宾也一样升堂射箭。二番射要求一定要射穿箭靶,否者不算中。

二番射


三番射



司正降阶向宾主请示行三番射,然后命乐正。升阶命令试奏音乐序曲,之后宣布行三番射。三番射与二番射一样,只不过要加入音乐节奏,和鼓点的节奏射出弓箭,否则不算中。之后取矢、算获与饮罚酒和之前一样。


饮不胜者



每一耦揖让升堂,然后由胜利方给失败方斟酒,失败方饮酒。然后大家退到原位。




三番射结束之后,宾主升堂,继续宴饮,并加入了表演节目。

宴宾


宾辞



宾提出告辞,主人送出大门合影留念。


时至今日,“射礼”断代数百年后又重新恢复并实行。中国传统的射箭技艺在近五十年的断代后又重新被传承起来。射礼之风再续,也必将再度影响甚至于重塑国人之精神与形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礼记》·《乡饮酒义第四十五》原文、注释和翻译
时代 | 融竞技、礼仪与宴饮于一体:乡射礼如何教化万民?
乡射礼:克己复礼,执觯迎宾
中华酒礼之道
周代饮酒礼研究(中)
《周礼·秋官司寇第五·衔枚氏/司仪》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