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牢记安全,做依法执教、文明执教的教育工作者
                                
       
安全文化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为保护自身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照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党的“十七大”已经提出了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安全第一!生命需要安全,事业需要安全,幸福就更需要安全,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我来讲一讲有关校园安全方面的案例,以警示大家敬畏安全、牢记安全,做依法执教、文明执教的工作者,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切实保护好自己,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有关安全方面的案例比比皆是,给社会、家庭、学校、个人都照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伤害。网上看到的、新闻上报道的,我就不再说了,大家比我知道的还要多一些。我就说说我们身边的、我亲身经历的几个案例:一个是在兖矿一中发生的,当时是集小学、初中、高中一体的学校,那是1994年,一男性老师年轻气盛,在上课期间,因为学生不听课,一气之下,抡起手中的自然课本,砸向学生,鼓破学生的耳膜。结果学生家长告到学校、教培部、兖矿集团总部,后经调解,当事人向学生、家长赔礼道歉,承担所有医药费,并且学校对当事人给予降低一级工资的处分;第二个是在兖矿一小发生的:是在2002年的5月,一个富有经验的男性教师,在上课期间,因学生不听话,一巴掌打向学生,脸上留下深深的五道指痕,因为小孩的脸皮比较嫩,放学回家后,指痕仍然没有退去。家长看到后,非常生气。下午,孩子的爸爸在喝完酒后,气势汹汹的揣着一把菜刀,就到学校去找该老师问罪,没有找到该老师,就找校长去闹。连续几天怀揣菜刀,到学校门口堵截该老师,弄得他疲惫不堪,都快崩溃了。学校为了尽快消除误会,将影响降到最低,想方设法,动用各种关系与家长协调,最后由老师带着礼品上门赔礼道歉,终于解决了矛盾。这两个事例是由于老师法制观念不强,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直接实施体罚酿出的苦果,收到了精神上的折磨、经济上的损失。虽然没有给学校照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但也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离我们最近的是北关小学事件,那是2007年吧,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由于老师监管不力,学生打闹时,不慎跌倒,刚好头撞到旗杆旁边楼梯的楞角上,学生当场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学生可能患有先天性疾病)。事情发生后,学生家长带领十几个亲属、抬着花圈堵住校门大闹,并且辱骂、殴打任课教师,要求教育局处分校长和任课教师,准备把学校和任课教师告上法庭。为了减小负面影响,市政府、教育局、学校动用各种关系,积极协调学生家长,进行私了,赔偿学生家长30多万元钱(其中,任课教师承担了一部分),并对该教师进行了处分,才没有进入司法程序。这个事件不仅当事者本人受到处分,学校、政府也跟着受到经济上的损失。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学校安全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倡导老师们要“牢记安全,依法、文明执教,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自古以来,教师就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灵魂的塑造者,它还有个美妙的名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引以为荣的称谓!教师特殊的职业性质和良好的道德形象,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直接影响整个社会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它有助于科学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步健全,国家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高度民主的法制轨道。在教育领域,主要体现在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树立高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其含义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其中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师法也规定“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等情节严重的行为,将给予行政处分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应该说,体罚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应尽快强化教师的师德教育,树立法制意识,切不可做出让人遗憾终生的事!

        因为,体罚存在着极大的不科学性和危害性。从学生方面看:

        首先,体罚会对学生造成生理伤害。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伤害一旦产生,便容易给学生造成终生的影响。在中小学教育中,这样的事情绝非杜撰:狂怒的老师一巴掌抡向学生,于是学生再也听不到了大自然美好的声音和父母亲切的呼唤;暴怒的老师拧起学生的耳朵,试图将他拉出教室,用力之下,他手里捏的只是学生娇嫩的耳垂……所有这些,令我们触目惊心。我们教育者为社会培养的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废人!

        其次,体罚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学生畏于教师的体罚,只能限于教师规定的框框之中,学生的智慧难以萌发出来,学生的聪明才智不敢发挥,久而久之,学生自甘于平庸听话,我们的教育便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瓦特、牛顿、爱迪生们如整天处于教鞭的威慑之下,他们的聪明才智怎样去发挥?又怎能发挥?

        再次,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自尊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往往是学生走下坡路的开始。有些学生经常受到粗暴的训斥、体罚,自尊心、自信心丧失,自暴自弃,变成了破罐子破摔的“老油条”。过度体罚的结果,只能使孩子消极,产生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有些学生遭体罚后觉得无脸见人,干脆不再到校学习,有的甚至为此逃学离家,以至在一些不良外因的引诱下走上犯罪道路,有的甚至过早地为自己年轻的生命划上了句号。

        最后,体罚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形成冷漠孤僻、敌视和心理闭锁等畸形变态心理。经常受到打骂的学生,平时谨小慎微,提心吊胆,唯恐被教师体罚。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自卑胆孝撒谎的性格。这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打骂和过分的严厉只能让儿童说谎,变成怯懦的人,同时养成儿童的残忍性。”

        从教师方面看:体罚不仅降低了教师的威信,而且当教师实施体罚之时,正好表明了他的失助与无能。一个教师,简单地以体罚管教学生,是把教育过程、教育手段简单化,它往往铸成一种错误的行为模式,其消极影响是难以消除的。库宁等人的研究表明,使用体罚大大降低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从师生关系看:体罚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扩大了师生间的感情距离,不但很难形成向师性,反而造成学生对老师的反感和对抗情绪,不利于施教。学生当面不敢说,背后则不服。这样,实现教育目的也就落空了。体罚使学生精神压抑,负担沉重,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有些学生受到体罚,感到非常委屈、恐惧,教师讲什么一句也听不进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体罚还影响着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很多家长往往“授权”教师:“孩子在学校不听话,尽管打”。但教师真的体罚学生时,谁的家长又愿意自己的孩子挨打呢?家长往往谴责老师,有的甚至拉着孩子找到学校或对簿公堂,造成很多社会问题。

        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

        上海的于漪(教育专家)老师说 :教育不是为了浅层次的分数、生存、功利而存在,它是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一代代人的素质而存在的。不能办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在另一个层面上要求我们要依法执教、文明执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

        胡总书记曾寄语教师: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这就要求我们当教师的,要具备高尚的师德,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爱、关注每一个孩子,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乐学、会学、会思考”的终身学习者。事例:前两天,我的一个朋友在兖矿煤业公司机关上班,他的儿子在兖矿一小上学,想请孩子的班主任吃顿饭,给老师交流交流。我就给他孩子的班主任打电话了,说我的一个朋友是她一个学生的家长,想请她吃饭(我没说孩子是谁),她客套了一番,意思是不想去,追问我孩子到底叫什么名字?我告诉她孩子的名字后,她爽快的答应了。我就纳闷了,刚才老是推脱,现在怎么了?她告诉我说:老同学,这个孩子非常优秀,不但是学习成绩好,也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是我们班的班长,平时给了他更多的关心、帮助,这个孩子没事就跟着我问这问那的,可好了!这个孩子的家长请客,我去。从班主任老师那里得到的信号是,她很欣赏这个孩子,给了孩子很多的爱心,孩子喜欢她,愿意接近老师,学习成绩优秀,是个有能力的好孩子。到了饭店,我们几个就交流起来。不一会,孩子的爸爸带着孩子来了(说实话,家长请客时,我是反对孩子参加的)。孩子看见老师后,一开始愣了一下(可能是放假的原因,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怎么跟老师一块吃饭?),很快地就跑到老师座位旁边,跟老师说话,挨着和老师坐在一把椅子上。吃这一顿饭,孩子跑到语文、数学老师那里有3---5次。我就想孩子为什么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一定是老师的爱心、耐心、关心让孩子真切的、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孩子喜欢老师、愿意接近老师,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有做不好的?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特别是小学时期,我们能懂得什么?哪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什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努力学习!”这些都是伟人们的崇高理想。我们大部分都是常人,都是按步就班的做着各个年龄段该做的事。说实话,我们小时候很单纯的想法就是:学习是为老师学的,我喜欢这位老师就喜欢学习他教的学科,我讨厌某位老师就不愿学习他教的学科,甚至放弃该学科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充满爱心的去实施教育,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去感染学生、感召学生,用真诚、朴实的爱去爱护学生、关注学生,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由对老师的爱戴而乐学、好学,为他们的终身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的形势要求下,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更新观念,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遵守相关的规定,履行育人的天职。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关心爱护学生,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充满责任心,对未来充满信心,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真正做到依法执教、文明执教,决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遭遇“家长暴力”,家校关系怎么了?
特殊家长会:前半句的掌声和后半句的沉寂
魏书生教育思想带给家长、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成长
用爱点亮学生心中的灯
“润物细无声”。“教育爱无痕”。——2018年11月15日——戊戌年玖月贰拾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