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鉴的话,让曾国藩惊觉三十年的书白读了!


唐鉴对曾国藩有伯乐之恩:1852年,太平军攻至湖南,朝廷打算组建团练来对抗,苦于无合适的人牵头。唐鉴以自己一生名望向皇上担保,举荐曾国藩为湖南团练大臣。湘乡人曾国藩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三十岁前,为谋求功名,曾国藩的眼光局限于应试诗文,无暇顾及学问。直至遇见唐鉴,与之交流后,曾氏竟在日记中激动地写道:“听之,昭然若发蒙也”,觉得过去那些书全白读了!后来,曾国藩拜唐鉴为师,开始沉潜于理学。那么,唐鉴是何许人,他与曾国藩究竟谈了些什么呢?



曾国藩手迹原稿影印


检身之要与读书之法

修炼身心,充实才干,这是曾氏进入翰苑之后为远大理想的实现,而自我规划的两大任务。曾氏因此而面临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帮助他完成这个人生大转变的,是他的一班子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提到的“镜海先生”,其实不是他们的同辈人。


唐鉴

镜海先生姓唐名鉴,湖南善化人,翰林出身,历官地方二十年,道光二十年七月进京为太常寺卿。其学问渊懿,勤于著述,有《朱子年谱考异》、《畿辅水利》等著作传世。

曾氏向唐鉴请教两个问题:一是检身之要,即查检自身的要点,问的是修身之事;一是读书之法,问的是求学之事。

唐鉴回答曾氏,他说修身应当以《朱子全书》即朱熹的著作为宗旨。研究经典,应当专精一部书。一部经典如果能够精通了,其他经典则可以触类旁通。

唐鉴说他一生最喜欢读的书也只有《易经》一部。

修身应以《朱子全书》为宗旨

谈到为学事,唐鉴说,学问只有三大门类:一为义理之学,一为考核之学,一为文章之学。

考核之学方面的著作,大多数追求的只是粗浅,而将精粹遗漏了。

文章之学,若不精于义理则不能达到高水平。

至于经邦济世的学问,即包含在义理之学中。

义理一词最早见于《礼记·礼器》:“义理,礼之文也”。汉晋时指经义名理,宋以后指儒家经义、名理。

听了唐鉴这些话,曾氏有蒙昧被启发、心里突然明亮似的感觉。

研究经典,应当专精一部书

以笔者的体会,主要有两点:

一是修身方面的“身体力行”,即在自我身上切切实实地践行圣贤教导,不应该是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要求别人的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一套,文章里写的是一套,现实中做的又是一套。

二是学问方面,要真正地弄通义理,也就是说要详究天地、宇宙、社会、人生、人性等方面的深刻道理。其他的学问,则在其次。

曾氏一直在读圣贤书,在做代圣贤立言的文章,但联系自身却想得少做得更少。曾氏过去醉心于诗文创作,对义理深究不够,没有将它们视为笼罩一切的学问。

这两点,唐鉴的话都让他有茅塞顿开之感,如同再次发蒙。从那以后,研究义理之学,反省自身,便成为曾氏坚持一生的功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正读书诀
日课丨朱子读书法05 读书一定有方法
徐复观:如何读马一浮先生的书
曾国藩十二经:《圣哲画像记》
《曾国藩家书》经典篇章,精辟有深意,带你领悟人生真谛!
曾国藩:天道酬勤,只问耕耘,只争朝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