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一生名篇甚多,但这首冷门作品更能体现他的可敬之处

苏轼作为北宋第一词人,一生作词上千首,留下的名篇甚多,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等,这些词中或抒发个人感情,或抒发历史兴亡,都可谓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但要讲苏轼最让人敬佩的词作,当属这组比较冷门的《浣溪沙》。

元丰元年(1078)春天,徐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旱灾,作为徐州知州的苏轼率领民众前往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目睹农村久旱逢雨的欢乐景象,词人深受感染,在赴石潭谢雨的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今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一首: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词的上片描写农村风光的几个典型场景。“簌簌衣巾落枣花”,枣花落在衣襟上的声音是非常轻微的,而词人却听得那么真切,这句话流露出了一位关心农事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

“村南村北响缲车”四处都响起了缲车声,这景象是多么的喜人啊。词人走着走着又看到这样一幅情景:“牛衣古柳卖黄瓜”,更是喜不自甚。上片三句描绘了三幅清新朴素的乡村风情图,色彩鲜明,音乐感也强,给人以至美的享受。

下片写自己在谢雨路上的感受。“酒困路长惟欲睡”,这句写词人的意识活动,酒意还未消,路途还很遥远,人已昏昏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两句,体现出词人不拘小节,洒脱狂放的性格特征,颇有生趣。

《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如此体恤百姓也是苏轼深受敬爱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最冷门的一组《浣溪沙》,却写出了千载难逢的官民同乐
古诗词日历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的五首《浣溪沙》,炊烟袅袅,温馨闲适,悠扬浅唱、余音不绝
61首名篇,带你纵览唐诗、宋词史
21位词人,27首巅峰宋词,10分钟看完极简宋词史
苏轼《浣溪沙.其四》——情趣盎然的乡村生活画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