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援华物资上写的那些汉诗,日本人自己读起来啥感觉?

这几天,在一批日本驰援湖北的物资上印着的那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感动了很多中国人。近日,又有中国网友陆续发现,在日本富山县和舞鹤市的捐赠物资箱上也印着古诗词。有网友表示,日本在物资箱上印诗词似乎已成“标配”。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这首诗是这样写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这首诗引用了南朝梁·周兴嗣的《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诗中,“同气连枝”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此外,还有中国人更熟悉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诗经·秦风·无衣》,中国的高中课本中也有。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用正经中文写的汉诗,普通日本人真的能读懂其中的意境和韵味吗?会不会像很多网友解读的,是简单的百度搜索+现学现卖?

还真并非如此,应该说,日本人学习汉诗,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学法,能够基本做到既明白其中意思,又能品位其中韵味。

在全世界范围内,诗歌确实是一种民族艺术,一般人用非母语朗读甚至写作外文诗歌往往会味同嚼蜡,英国诗人保罗·策兰甚至曾经断言:“用非母语写诗是说谎。”然而,这个结论在东亚文化圈中却似乎不存在,尤其是对日本人而言,对汉诗的赏析甚至写作可谓源远流长。

这其中,不得不说与日本人独创的训读法有一定关系。日本汉诗诗人中,虽然有荻生徂徕、赖山阳等精通汉文的大家,可以在朗读原文时直通其意,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能直接读汉文原文的能力。日本人发明的“训读法”,使汉语实词原封不动地保留在了日语中,虚词则与日本文言的助词、助动词一一对应,这样一来,即使是不懂汉语的人,也能自如地诵读、理解并创作汉诗。

日本NHK电视台的学读汉诗纪录片,一般日本人在读写汉诗时,会在正文旁边用日文加两行小注,一行训音,一行明意。

在日本,最早用这种方法学写汉诗的,是天智天皇(626——672)时期的太政大臣大友皇子,这哥们儿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就写了一首《述怀》:

道德承天训,盐梅寄真宰。羞无监抚术,安能临四海。

此诗虽然品位属中下,但在表意和押韵上已经做得很好了,反映了日本当时对汉诗学习的牙牙学语阶段。

到了日本战国时代,汉诗在日本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层级,甚至那些一生戎马倥偬的战国大名们也喜欢写诗。比如被称为日本第一兵法家的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就有很多汉诗流传,他最有名的是一首《新正口号》:

淑气未融春尚迟,霜辛雪苦岂言诗。

此情愧见东风笑,吟断江南梅一枝。

读之不似杀伐果断之武将,倒有文士风流。

很有意思的是,与武田信玄堪称一时瑜亮的另一位大名上杉谦信也喜欢写汉诗,而与武田的婉约不同,他的汉诗风格偏向豪放:

霜满兵营秋气清,数行过雁夜三更。

越山并得能州景,遮莫家乡亦远征?

放在中国,也是首不错的边塞诗。

日本战国时代,武田和上杉不仅斗武而且还“斗诗”。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汉诗一度进入了低潮,但依然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比如明治维新志士西乡隆盛的这首诗作: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

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该诗在20世纪初中国对日学习风潮中被引入中国,一度颇有影响力。毛泽东早前的诗歌习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就几乎全文改用了其诗句。

不过,在日本,最为有名的近代汉诗却是旧日本陆军大将乃木希典的《题金州》:

山川草木转荒凉,十里腥风新战场。

征马不前人不语,金州城外立斜阳。

该诗原作于日俄战争时期,抛开背景不谈,从行文笔法之老练看,不得不说日本人学汉诗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但它之所以在日本十分有名,是因为1941年12月6日,日本广播放送协会曾经将其全文朗读,作为暗示当时正在太平洋上航行的联合舰队按原计划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暗号。诡异的是,该诗中的一派肃杀之气,似乎暗示了在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悲惨下场,让很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日本人不寒而栗。

二战之后,随着西化的加深,年轻世代的登场,能够写一首合乎格律的汉诗的人越来越少,更不要说写出优秀的作品了。事实是,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在阅读和书写中,日语汉字都写不出或嫌麻烦,而直接用假名。

但是,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传统文化在日本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像石川忠久、池田大作这样爱好汉诗的日本人不胜枚举,日本国内也有许许多多的汉诗协会、同人团体。

全日本汉诗学会的分布表,人家还真不是现学现卖。

2003年由汉诗爱好者创立的“全日本汉诗联盟”,目前该联盟有会员接近5000人,各种汉诗讲座、培训广布于日本诸岛,NHK会播放汉诗节目,出版社会出版教小朋友读写汉诗的儿童读物,就连一些反华右翼分子也毫不避讳对汉诗的喜爱,著名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就曾公开表示唐诗宋词会勾起自己的“乡愁”。

另外,最近这几年,在日本青年汉诗爱好者中兴起的是一种号称“平成自由诗”的诗体,画风大体是这样的:

好吧,历代日本汉诗诗人如果看到他们心爱的汉诗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不知棺材板是否能压得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人开起了诗词大会,我们何以应答......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日本物资上的诗词,出自哪里?
隔海相望   扶桑比邻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日本又说了我们的古诗词
又是一首诗,日本富山县的援助物资同样感人
这首印在援华物资上的美诗,令人赞叹不已,却有两处误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