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问:我大明京城固若金汤谁能攻破?刘伯温答九个字,真准

对于朱元璋来言,虽取得了天下,但他的危机意识还是非常强的。比如八次对蒙元的用兵,彻底打垮了蒙元在漠北地区的霸主地位,使得许多部落纷纷脱离蒙元。这样一来,就暂时形成了一片散沙状态,对新生的大明,就不会构成啥大威胁了。

当然在打击蒙元的同时,朱元璋也没闲着,开始对内进行整顿——最初是整顿,朱元璋应该是没想过多杀戮。这点其实从他对刘伯温的使用和册封上,就看得一清二楚。

刘伯温身为朱元璋手下的第一智囊,一直被朱元璋视为自己的“张良”,可最终却被册封了个“诚意伯”封号。

所谓,公、侯、伯、爵,瞅瞅这地位,这是“张良”应该待的地方吗?朱元璋之所以非要这样薄情,无非是因为在他的手下,早已经形成了两大派系。

一派系是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这是朱元璋的起家老班底。另一派系则是,太子老师宋濂和刘伯温领衔的江浙派系。这两个派系是明显不和。而朱元璋则正是利用这两派系之间的争斗,他搞平衡,当裁判。

所以若把刘伯温提到上前,淮西旧将必会闹起了。朱元璋不傻,明白这些。虽亏欠了刘伯温,但很快朱元璋就启用了杨宪,他可是被刘伯温看中的人。杨宪之后,朱元璋再重用胡惟庸,这是淮西派系的人——哪料胡惟庸却要谋反,于是大开杀戒了!

虽朱元璋生前一再压制刘伯温,但哪料刘伯温的名声却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响。以至于后来,都有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说。而他跟朱元璋之间的许多记录,也就一再出现在各种史料之中。比如,今儿要说的这件事。

在朱元璋开国大明,定都南京后,有一天他叫上刘伯温,两人一起在南京城头上溜达,朱元璋就问刘伯温:“你看我大明的京都,城墙这么高大巍峨,堪称是固若金汤了。你认为谁能攻破我的京都?”

刘伯温笑着说:“人实不是踰,除是燕子!”意思就是说:寻常人是怎么可能攻破呢,只有燕子才能飞入。

朱元璋听闻后非常高兴,认为自己的江山永固了。却根本没料到,刘伯温这句话是一语双关。根本不是称赞,而是告诉朱元璋,你儿子朱棣日后,就能破南京城,进来当皇上。因为朱棣被封为燕王。所以,燕子是暗指朱棣!原来刘伯温已经算出来了朱棣会当皇帝。(出自《遵闻录》)

当然,这个记载,是不能当真的,仅看成刘伯温的一个传说就罢了。不过,却能从这个记载中,看出刘伯温在后世之中的影响有多大。同时,更能看出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给明朝造成了怎样的一种复杂情感。

如文中,朱元璋自信的这一问,就是表明了他对朱棣篡位的想不到,大有否认朱棣的意思。

同时通过刘伯温的回答,即表达了对刘伯温的同情,毕竟遭到了朱元璋的打压。又通过他之口,为朱棣洗白。毕竟,他看出朱棣有天子气,还亲口给予了承认。

看看朱棣和刘伯温,一个是被朱元璋打压的功臣,一个是不被朱元璋看好的皇子,就这样奇妙地联系在了一起,这里面透出来的意思可就多了。

所以,笔者才说朱棣的“靖难之役”,对大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于都变得有些“精神分裂”了——你说不承认朱棣吧,但朱棣却的确雄才大略。你说承认朱棣吧,可他跟老爸一样弑杀残忍,更得位不正。

这大概就是大明后世,对靖难之役的尴尬所在。最终只能用刘伯温虚晃一枪,表示:这一切都是天意。就如《遵闻录》中最后无奈地说道:盖帝王之兴,天地为之预发其象如是!

意思就是说:帝王的事,谁当皇上,老天爷已经提前安排好了。只有如刘伯温这样的人,才能看出玄机来。所以咱也就都歇了吧,别再说啥了,只需赞一声,刘伯温算得真准!如此一来,就化尴尬为坦然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伯温写了4个字保大名江山永固,被后世识破,大明灭亡
《山河月明》影评(6集):姚广孝,甩刘伯温几条街的男人
朱标病死后,朱元璋才明白,17年前刘伯温为何送他一本书一筐鱼
刘伯温死的时候藏起来一件宝贝,朱元璋知道后死不瞑目
朱元璋问刘伯温:大明何时灭亡?刘伯温写下4字,百年后字字应验
朱元璋:他是刘伯温得意门生!大明锦衣卫前身,老朱也不免被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