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牧的这首诗《泊秦淮》,充满对唐王朝的担忧,也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他的偏见

晚唐时期的国力虽然已经大不如前,但是文学成就却一如既往的辉煌,人们经常提起的“小李杜”便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小李杜”中的杜指的便是杜牧。

杜牧,按照史书上说可谓是雄姿英发。

杜牧的出身高贵,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京兆杜氏之后。

杜牧也不负众望,26岁便进士及第,同年又制举登科,这在唐朝可不是容易的事,有的学子苦读诗书,但一辈子也考不上进士。

在唐朝,若想成为进士,都需要苦哈哈地找大文豪行卷,而对杜牧而言,却幸运地避开了这些问题。

文坛前辈吴武陵知道杜牧的文学才华竟主动上门,要让杜牧做状元,由于之前已经内定好了状元,最后让杜牧成为第五名,这也是相当不错了。

大和七年,杜牧作为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掌书记,除了工作,他在扬州度过了一段纸醉金迷的岁月。这对别的诗人来说,也许是不愿意提起的往事,但是杜牧却毫不避讳,并将十年的岁月写成了一首诗: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在扬州的岁月中,仿佛是一场梦,梦中的他纵情声色,忘乎所以,梦醒之后,才发现什么都没有留下,只落得个薄情的坏名声。

能这样深刻反省和剖析自己的诗人还是少见,杜牧算是一个,从这一点,倒是很敬佩他的人格。

如果只认为杜牧是一位青楼的薄情郎,那对他真是太不公平了。

实际上,杜牧是一位颇为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这一点倒是和杜甫很像。

晚唐时期,唐王朝已经是破败不堪,危机四伏,中央朝廷越来越腐朽无能,藩镇割据势力越来越强,并且边患也时有爆发。

面对着千疮百孔的唐王朝,杜牧极为忧虑,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淡淡的烟雾、朦胧的月光笼罩着寒水和细沙,此时,夜是凄凉的,水是冰冷的,连月光都是清冷的。

这一连串的描写,既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清冷迷蒙之美,更衬托了杜牧心中的寒冷。

在这凄清的夜晚,杜牧乘坐着一叶小舟来到秦淮河畔,他停泊下来,用诗人敏锐的视角注视着这一切。

此时的秦淮河畔,仍旧是灯红酒绿,淫歌艳舞,从灯火通明的对岸,传来歌女唱《后庭花》的遗曲。

《后庭花》是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所创作的曲子,面对隋朝大军的铁骑,陈后主不是考虑去如何守住和攻打敌人,而是和张贵妃们吟唱着《与树后庭花》,因此这首歌曲也被称为亡国之音。

对忧国忧民的杜牧而言,这一切景象真是一种刺骨的心寒,国家已经日渐衰微,而这些达官贵人们仍然日日莺歌燕舞。他们仿佛是一群鸵鸟,遇到困难便将自己的头埋在沙中。

面对国家的衰败,他们毫无一丝的责任感和担当,而是选择掩耳盗铃,选择醉生梦死。

所以诗中,不仅是谴责歌女,更是对这些达官贵人的讽刺。

此时的杜牧是何其愤怒,他或许希望能通过诗来挽回这些人的一丝良知,或许只是徒劳,因为时代的车轮已经不可避免地向前行驶,哪怕走向深渊。

杜牧用他那纸笔描绘着秦淮河那温润而朦胧的美,也描绘着麻木的人们,这首诗虽然看似云淡风轻,细细品来,却又充满力量,它敲打着人们日渐麻木的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牧:我写的是六朝旧事,但我叹息的是大唐王朝的衰微
90唐 杜牧《秦淮夜泊》今韵
泊秦淮(杜牧 胡婷婷)
【谖草专栏】《泊秦淮》里别样的杜牧
商女不知亡国恨
05.杜牧《泊秦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