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中药:为什么说“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发散风寒药

昨天我们一同学习了麻黄,在讲麻黄发汗解表,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时,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配伍哪味药为主组成麻黄汤?

没错,是桂枝。今天我们就系统学习一下桂枝这味重要的发散风寒药。

桂枝

首先来了解一下桂枝的来源: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干燥嫩枝,把肉桂树当年生的幼枝割下来直接切片使用,若是以树皮来入药,那就是肉桂,在后面的温里药中会重点介绍。

肉桂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本体为纯阳之品,可通达全身,外走肌表,内行经脉,以温通阳气为主,可温一身之阳,心阳、脾阳、肾阳均能温通。

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之功。下面我们重点来学习桂枝的临床应用。

桂枝的临床应用

1、风寒表证

发汗解肌可治疗风寒表证,发汗之力较缓,善温通卫阳,对于外感风寒之证,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宜使用。

在治疗风寒表证时,桂枝与麻黄相须为用,即可增强发汗散寒之力,又能够温通经脉,以缓和头身疼痛。

在治疗风寒表证时,桂枝于白芍配伍,本品发汗祛邪,解肌表之风寒以调卫,白芍酸寒敛阴,固外泄之阴液以互营,共收调和营卫之效,代表方是桂枝汤

桂枝汤被称为“仲景群方之冠”,传说张仲景起初跟叔叔学医时就不满足于诊病开方,而是格外留意研究医理。

有一天三个感冒的人来看病,叔叔都给开了桂枝汤,三个患者服了药之后,一个好了,一个无效,一个病情加重。

张仲景对叔叔说,小侄观察了这三个病人,他们虽然害的病一样,但是症状却有不同之处,一个不出汗,一个微出汗,一个出汗很多,我想应该再换换药方,对后两个病人进行补救可以吗?叔叔听了连连夸奖侄子有独到的见解。

这个故事说明了桂枝汤适合治疗外感风寒表,若是外感风寒表实证,就应该与麻黄配伍,代表方是麻黄汤。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辨证论治重要性。

2、温通经脉

桂枝温通经脉,可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本品虽非活血之品,但是善入血分,以温散脉中之寒凝,又可宣导活血药物,以增强其化瘀止痛之效。

治疗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常与薤白,丹参等药同用;

治疗中焦虚寒,脘腹冷痛,常配伍黄芪,白芍等同用;

治疗妇女经脉受寒,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痛等,多与当归,吴茱萸同用;

治疗风寒湿痹症,本品常与祛风湿散寒药同用,有助于通痹止痛。因为其性升浮上达,与肉桂相比较,更擅长来治疗上肢及肩背痹痛。

3、助阳化气

助阳化气,可用于肾、心、脾诸阳虚证

治疗心阳不振,心脉淤阻,胸痹疼痛或者是心失温养,心动悸、脉结代之证,可以根据血瘀,痰凝及正气虚衰等不同证型,配伍相应的活血消痰或温补之药;

治疗阳不足,脾不能运化水液导致的水湿内停之泄泻,痰饮等,本品常与补脾除湿,化痰药通用;

治疗肾与膀胱阳虚寒凝、气化不行之小便不利,水肿,本品常与茯苓、猪苓等利尿药配伍,共收温阳化气、利尿退肿之效,如五苓散,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匮肾气丸中也有桂枝与附子配伍,增强补肾阳之功。

最后讲一下使用注意:

王叔和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虽然比较夸张,但也是强调本品辛温助热,容易伤阴动血,凡是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者均应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应当要慎用。

大家把桂枝和麻黄进行比较,比较法在中药学的学习中非常重要,麻黄和桂枝属于同一节的药物比较,其共同功效发汗解表,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相须为用

区别在于麻黄发汗之力比较,主入气分,还可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治疗咳喘证和风水水肿;

麻黄

桂枝发汗之力比较,除了治疗风寒表实证外,也可治疗风寒表虚证,兼入血分,还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可治疗寒凝血淤诸痛者和心脾肾阳虚证

希望大家能正确理解“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这句话,并将麻黄和桂枝的功效区分清楚。

一起发现中医奇妙,让中医更贴近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与肉桂的异同
【每周一药】第38期 •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之桂枝
为什么说“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中药分类——解表药
第六章汗法//麻黄汤、桂枝汤、桑菊饮、银翘散
细辛-药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