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处,思静,世界很大,与你何干?
userphoto

2023.06.03 河北

关注

很多人不是焦虑多了,而是焦虑的程度不上不下,既让你难受,又还不足以改变你的一些惯性思维和模式。

所以这种焦虑本身也是温水煮青蛙的模式,如果真的到了绝境,人是真的会蜕变的,很多人的深刻认知和领悟,一下子由衰转盛,由弱转强,就是在这样的日常中磨练出来的,但凡是再舒服一点都无法蜕变。

就像是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就是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状态开悟。

所以,用更高的视角看,焦虑其实是一种力量,如果随随便便用低效逃避的方式方法来缓解,其实是一种浪费。

也意味着当即使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其实你还有很多负面能量可以转化,这些负能量你可以视作为你缺失的那些驱动力、悟性,线索。

只要你打开方式足够正确,就会接近成功,例如焦虑的本质是想转化成你的动力,并且推动你反思和升级。

很多人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自己负能量满满做不了事情。但其实你多看一些采访和真正熬过来的人的脸,你会发现你的焦虑反而是太少了。(有些人的行动力,未必真的比你强太多,也可能是他们比你,优先对一些事忍无可忍,而推动了行动力)

真正焦虑的人是不能容忍一些事弃之不顾的,并且会主动或者被迫去面对一些最难以面对的真相,尽可能的减少臆想,幻想,直达可以验证的现实。

而很多人刷视频,购物,用一些愉悦事情去逃避焦虑感,让你觉得很多事情再等等也未尝不可,就这样一等两等,你的速度就比别人慢了下来了,问题也并未解决,这时焦虑就成了一种魔咒。

所以只有你自己有变化,你才会真正的舒服,而不是简单的让焦虑的数值有变化,就看你如何转化了。

所有你认为的贬义词,真的都是贬义词么,你还能举出其它例子么?

越是盯着一件事,越是执念重往往越是难以把事做成,甚至会坏事。

现实比你想的要复杂的多,只不过你能看到的往往只是局部,如果过于盯着一个点,其实就是忽略了这个支撑这个局部更大的因素,所以才容易失败。

凡事顺势而为就是格局大,如果你无法站在全局的视野看到局部,那么对你最有利的方式其实就是把人做好,把事做好,然后等待结果的发生,再顺着结果去调整,这就是天道。

看似好像没有刻意做什么,其实反而得到的更多,你知道为什么吗?

你要真的知道自己利益在哪里,就不会去在意别人的目光了。

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并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益处,只不过是人在非常不理性,非常虚弱的情况下,满足了自己向外求的一种期待。

这种幻想很多时候是很难打破的,因为现实就是吊着你最后一口气,既不会让你完全一无所获, 又不会让你真的得到你期待的,让你始终心存幻想,持续流血,持续的能量外泄。

所以很多人打破这种模式,就是曾经在某一个时间点,失去太多了,或者太倒霉了,一下子就能够反应过来,开始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身上,聚焦在那些真正能带来结果的的事情上,这就是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虚妄。

其实你看看,但凡有些成功的人,哪个不是在闷头实现自己的目标,就算表面上整天在外面逢场作戏,但自己那条主线是片刻不会忘的。

所以说人要想改变命运,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彻底对外界失去依赖心,但凡有一点都是对自己的降频。

世界很大,与你何关?

你有斧子可以伐木,你有鱼竿可以钓鱼,伐出来的木头和鱼,你可以再去交换,可以烧火可以做菜,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有什么,你是谁?

所以聚焦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本,这里的聚焦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聚焦自己,能够让自己了解自己真实的目标和需求,从而建立起自己的驱动力和方向。

这是非常基础的东西,可绝大多数人在这一步就已经卡死了,但如果真的花时间在自己身上,尽可能的减少干扰,什么都不做都行,内心的真实想法会慢慢的浮出水面。

但这里有个问题是很多人真实的自我出来之后会很痛苦,所以在控制自己逃避自我,逃避清醒,逃避聪明。

但这种痛苦其实是需要你沉浸在里面才能解决的,如果一直是逃避的状态,会让自己越来越笨,脑子不清,最后不断的倒霉。

第二层是聚焦业务,哪怕是你要想走捷径,你也得先有些东西才行,否则只是痴心妄想。

很多人觉得自己看不见一点路,使不上一点劲,其实就是因为自身,没有一个稍微专长的能力。

其实这个时候应该沉下心去磨练某一方面的能力技能,越是这个时候总是盯着结果的人,越是难以坚持。

就是去做好你能控制的部分,先认认真真把事做好,做精,放下那些浮躁踏实下来,该来的就会来了,人是需要走着瞧的。

即便是,各种捷径的腾挪,也是要首先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当你放下对外部的期待,对不切实际的期待,对侥幸的期待,真正的聚焦在自己身上,对自己耐心一点,你才真正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

极度否定自己,又拎不清的人就不用看了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聪明,纯粹是分不清自己缺乏积累,还是缺乏能力,缺乏潜力。

最穷人思维的点就在于,用自己现在做不到的事情去否定自己。

看似很合理,但其实完全就不合逻辑。

牛逼的人做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行吗?就确定自己行吗?就一定有把握吗?

马化腾初期觉得自己不行,当初60万想把qq卖给丁磊,丁磊不要,50万卖给张朝阳,张朝阳不要,说技术含量太低,找三个大学生就能搞一个,这不妨碍他后来的成功。

人是有状态之分的,很多人甚至于自己正常状态都达不到,长期受到周围人愚蠢又负面的思维和情绪的影响,搞的自己也愚钝起来。

还有一些人长期情绪压抑,每天被情绪消耗掉大部分的精力,想思考也没心思没耐心,想做点事也根本没办法投入去做。

但这些都只是一个人当下的状态,在这个状态里,想去做点事是不是做不了?是不是没信心?是的,但很多人就这样把自己否定了,觉得是自己这个人不行。

人的思维换了环境,周围都是聪明人,或者自己阅读一些更先进的知识和观念,尽量减少周围人的影响,就能慢慢改回来,不用一直蠢。

情绪压抑,内耗重,通过持续性的释放情绪,通过静心,修心,也能让脑子恢复智商。

再继续往下走,还能开窍,怎么就一定不行了?

很多人都从来没做过自己,也从来没看到过自己的优势得到发挥,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就觉得自己不行,就觉得自己没有更好的人生,这本身就是不符合逻辑的。

越是能获得结果的人,往往虽然有个目标,但执行的过程根本不会去盯着结果,就是看个大方向,走好过程,结果自然会来,最多有时候不是你要的那个结果。

如果整天想着结果,一定要得到那个确定的结果,不考虑事物是动态演变的,就是在自作聪明,然后得不出一个确定结果就不想继续了,人的命运就真的定下来。

很多人不聪明就是一种“生病”的状态,不是自己不行,就这么简单,看的懂就看,看不懂拉倒,佛渡有缘人。

#夏日生活打卡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自己“轻微高估”让你远离焦虑
要盯着,却不要盯太紧
《应对焦虑》掌握这三大步骤,助你10倍提升情绪掌控力
抑郁症等心理问题,是头脑对抗规律的结果,顺应规律才能疗愈
微信听书
五种培养正向情绪的习惯 (2014-02-13 00:44:4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