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4岁米兰·昆德拉叩问人生4个问题,我是跪着读完的
userphoto

2023.07.27 河北

关注

如果有人问你:你不能承受的是什么?是内卷是房贷,还是各种各样聒噪的外部声音?

米兰·昆德拉说:“生命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不能成为自己。”

昆德拉大学期间学的是哲学专业,但他常去听音乐课,后来又读了电影专业,留校任教后,教授世界文学,所以他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哲学思考,也很有电影的镜头感。

他认为小说就是对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他的小说对于生存问题的叩问,常常能引发我们思考,也启示我们探寻自己的人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通过两对人物的情爱故事,从“轻与重”“灵与肉”“空虚与意义”“媚俗与困境”的角度,探寻了人生痛苦的根源和选择的艰难。

01

轻与重如何选择?

托马斯和第一任妻子的婚姻只保持了两年就分道扬镳了,这段婚姻留给他的是恐惧,他既渴望女人又惧怕她们。终于有一天,他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他命名为“性 友谊”。

他有无数个情人,但每一个他都不投入感情,也不许她们在自己家过夜,以免背负上沉重的感情和生活负担。

托马斯很满意自己的这种生活状态,自由而轻松。

直到一次机缘巧合,托马斯在一个小镇遇到了特蕾莎,他不可名状地爱上了她。

在托马斯眼里,特蕾莎就像一个被人放在篮子里顺流漂来的孩子,他打心眼里想要爱护她陪伴她。为了安抚她的内心,他在保留众多情人的情况下,甚至娶了她。

7年的婚姻让他有种不堪重负的感觉:总要瞒着什么,又要隐藏,又要假装,还得和她讲和,给她安慰,反反复复证明自己爱她,还要忍受她的嫉妒和不满。

当特蕾莎离开时,托马斯独自漫步在苏黎世街头,深深呼吸着自由的芬芳,品尝着温馨的生命之轻,他觉得只有这样的生活他才真正是自己。

可仅仅轻松了两天,托马斯就感到心头有超过千万吨坦克的沉重。特蕾莎此时正在被入侵的国度,对特蕾莎的担心和责任感,使他毫不犹豫放弃了工作,穿过枪林弹雨回到了特蕾莎身边。

米兰·昆德拉说:“重者才有价值,人的伟大在于他能扛起命运。”

重是责任和担当,它能使生命有贴近大地的真实感。轻是自由,也可能是逃避,但它与重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成年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妻子忙忙碌碌兼顾着琐碎的生活和工作,丈夫起早贪黑,扛起事业和家庭,虽然时有抱怨和不满,但却义无反顾,只因我们都要奔赴心中的爱。

正因为有了使命和责任,才让我们有机会感慨“生而为人,身不由己”“迫不得已而为之”,这难道不是生活给我们的“凡尔赛”机会吗?

人生是一个平衡的过程,只有找到轻重的平衡点,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我们需要珍视自由,但也不能逃避责任,只有在扛起责任的时候,才能体验到生命中真正的重量,也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02

灵与肉一定要统一吗?

托马斯和特蕾莎结婚后,依然保持着和情人们的来往,并坚持“三”的原则:短期内与同一个女人幽会不超过三次;如果常年去看同一个女人,两次幽会间至少间隔三周。

这种方式能保证和老情人不断线,又能拥有许许多多露水情人。

有时托马斯在家里给情人打电话,预定幽会时间,特蕾莎在另一个屋里就能听到。

特蕾莎白天尽力展现出一副开开心心的样子,但白天压抑的妒意在睡梦中会倍加凶猛,常常做噩梦。

做了噩梦就会吵闹一番,托马斯极尽所能去安慰她。

托马斯认为爱情是通过和一个女人共眠的欲望体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和她做ai的欲望体现的,情人们对特蕾莎没有任何威胁,他不明白特蕾莎为什么非得要求他与她们断绝来往?

托马斯有个情人很特殊,她叫萨比娜。

她最理解托马斯,从不粘人,也不炫耀,所以托马斯对她最放心,萨比娜因此成了托马斯的长期情人,

她甚至受托马斯所托,帮特蕾莎找到了一份工作。

有一次,托马斯和萨比娜幽会,因为怕回家晚了特蕾莎不高兴,做ai时看了下表,这使萨比娜顿生妒意,事后把他的一只袜子藏了起来,托马斯只好穿上萨比娜的一只袜子回了家。

在特蕾莎眼中,托马斯身上烙着和情人幽会放浪的罪恶之印,而在情人们眼中,他又带着对特蕾莎之爱的罪恶烙印。

特蕾莎坚持要灵与肉统一,她无法忍受托马斯的行为,所以一直生活在痛苦中。

小说似乎在揭示人性的复杂和矛盾。托马斯和特蕾莎之间的痛苦和不安,源于他们对爱情的不同理解和追求。托马斯追求自由和多样性,而特蕾莎则希望拥有唯一和稳定的爱情。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不同,婚姻中,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让另一个人感到痛苦和不满,那么这种行为可能需要重新考虑。

婚姻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上,而不是建立在欲望和短暂快乐上的。

03

空虚与意义如何转换?

萨比娜出生在一个清教徒家庭,父亲喜欢画画,受父亲影响,萨比娜从小就爱上了画画。

她14岁早恋,使父亲大为惊慌,一整年不让她单独外出。后来为了上美术学院,父亲不得不放她出去,她独自一人到了布拉格美术学院。

刚刚呼吸了一点自由的空气,马上就感到这里的氛围严厉而狭隘,像是另一个父亲。

萨比娜骨子里有强烈的的背叛意识,循规蹈矩的人根本引不起她的注意,她爱上了一个离经叛道的小演员,并结了婚。婚后发现,这人就是个醉鬼,根本不像他外表看起来的那样特立独行,于是果断离婚。

父母离世后,哥哥侵吞了父母的所有财产,萨比娜不屑与之争抢,只好以画为生。

移居瑞士后,萨比娜彻底失去了托马斯,成了弗兰茨的情人。

英俊强壮的弗兰茨,很珍视与萨比娜的爱情,总是屈从于萨比娜的意愿,因为他认为爱就是放弃力量。

可萨比娜觉得他们之间的交流有问题,在语言逻辑上彼此能明白对方的意思,但却体会不到浓情蜜意,弗兰茨在她面前是如此软弱。

弗兰茨无比迷恋萨比娜,甚至离了婚,准备娶萨比娜,他要向她表明自己的无限忠诚。

可是吸引萨比娜的是背叛,而不是忠诚,爱情一旦公之于众,于萨比娜来说就是一种沉重,一种负担,她选择了不辞而别。

萨比娜到了巴黎,后又到了美国,越来越陷入忧伤之中。

她自愿离开了弗兰茨,而弗兰茨根本就没再追她,也没有选择报复。

她喜欢背叛和自由,而不是忠诚和承诺,一路背叛亲人、丈夫和爱情,想要寻找自我活出自我,可到了背叛的终点,发现周围一片虚空。

她的人生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归属和意义,更谈不上满足感和幸福感。

人生的悲剧总以沉重来比喻,重担在肩时,我们需要与之对抗,或输或赢,总有生活的意义在里面。

可萨比娜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无价值无责任无依傍的轻飘飘,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

没有挑战和困难的生活不值得过。

04

媚俗与困境孰轻孰重?

人生在世,有很多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之所以这么做,一半是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决定,一半是软弱盲从的结果。

不管哪种情况,都免不了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而做不成想要的自己。

小说中的四个人都摆脱不了媚俗,托马斯追求享乐主义,追求生命之轻,但最终还是为了爱情,和特蕾莎一起到乡下定居,承担起生命之重;特蕾莎想摆脱母亲的粗俗现实,而自己最终却成为一个放牛女。

弗兰茨急于向情人和公众展示自己的责任感和力量,参加了挽救柬埔寨人的行动,却在曼谷一场偶然斗殴中死去,他的死不但没有悲剧意义,反而具有某种讽刺意味。萨比娜是把反对媚俗行为做得最彻底的,但却坠入了失重般的虚无,这并不是她想要的自己。

人们一直在追求精神自由,却时时被媚俗捆绑着。

只要有公众存在,就避免不了盲目从众的媚俗。比如到了旅游城市总要去网红景点拍张照、无辜的人被网曝、对爆款商品的追求等等。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人生而自由,可为什么一进入社会,就会活得不自由呢?原来每个人都和社会签订了一份契约,自愿签订并自愿遵守。

比如有人在工作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很想潇洒地辞职不干,却又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好忍了。

有人在婚姻中委屈痛苦,渴望一拍两散,但考虑到孩子和父母,只好将就了。

人们似乎总是陷于欲望与现实价值选择的困境中。

生活之重不能让我们真正做自己,但却是最接近大地,让人有脚踏大地的真实感和踏实感。

生而为人,难免被世俗观念所左右,在不断探索自己人生目标和追求的同时,也需要保持一份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找到自由和现实的平衡点,接受生活的重量,并在挑战和困难中寻找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从生活中汲取力量,让自己更加坚强和自信,走向幸福的人生之路。

写在最后

人只能活一次,生活无法预演,我们既不能把它与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它完美后再来度过。

无论轻与重,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是拥有相对自由的。

点亮“赞”“在看”,愿你我都能找到“轻”与“重”的平衡点。在嘈杂混沌的世界里,在各种碎片中拼凑出的自己,就是一个完美的存在。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能承受的否定
诗意的孤独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情色、哲学,还是只读了个寂寞?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还是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书影轩 · 悦享记 |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灵与肉的分离,并没有使他感到幸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