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常生活中实用的40个心理学和社会学著名效应

马太效应

(Matthew effect),又称“强者恒强效应”,指的是一些早期获得成功的人,由于早期成功所带来的资源、声誉、社会支持等,会在日后取得更大的成功,而那些起步较晚或没有成功的人,就会在日后更加困难地取得成功。 这个效应最初由社会学家罗伯特·金曼(Robert K. Merton)在1957年提出,取名为马太效应,即来源于《圣经》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马太福音25:29)。

鲶鱼效应

(Catfish Effect),指透过引入强者,激发弱者变强的一种效应。在挪威,鲜活的沙丁鱼比急冻的要贵好几倍。有说,在当地长期以来只有一艘渔船能做到将鲜活的沙丁鱼带上岸。而个中秘诀,只有船长一人知道,而且始终没透露半句。船长离世后,渔民在他的渔获盛器中发现一条鲶鱼东游西窜,沙丁鱼为闪避它而改变其一贯的惰性,不停游动,以求保命,终得以存活下来。

口红效应

(Lipstick Effect),指美国1930年经济大恐慌时期,人们消费能力有限,买不起高级消费品。消费者会转而购买价钱较低的产品,这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牢骚效应

(The Grumbling Effect),指的是当一个人被要求评估某些事物时,他们可能会更容易提出负面评价而不是正面评价。这种现象是由于人们对不满意的事情更敏感,更容易记住负面的经验,因此在评估事物时更可能表达牢骚和抱怨。 在心理学中,牢骚效应可以在许多不同的情况下发生,例如在对产品、服务或经验进行评价时。人们更容易注意到和记住不愉快的经验,而不是愉快的经验,因此他们可能更容易表达牢骚和抱怨,而不是表达赞赏和感激之情。

出丑效应

(The Pratfall Effect),一种认知偏差。指在某些情境下,当一个人犯了一个小错误或者出丑时,反而会让人对他的好感度更高。此效应最初由社会心理学家Elliot Aronson于1966年提出,通过实验发现在一些表现中有点失败的情境下,被试对于表现者的好感度反而会更高。而在表现完美的情境下,失败一次反而会降低被试对表现者的好感度。 出丑效应的原因可能是出自于社交比较理论,人们倾向于将自己和他人作比较。当一个人犯了一个小错误或者出丑时,他的形象会变得更为亲近和可靠,人们会因此感到更加舒适和放松。这个错误也被看作是一个人的人性化表现,从而减轻了他的威胁性,增加了被试的好感度。 出丑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例子。比如,一个演员在表演中犯了一个小错误,反而让观众更喜欢他;一个讲师在演讲中出了一些小差错,反而会增强他的亲和力;一个领导在会议上幽默地说了一句笑话,但是却失言了,反而会增加他的好感度。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出丑效应的存在。

蝴蝶效应

(Butterfly effect),源于混沌理论,指的是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使得最终的结果与最初的预期大相径庭。其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和物理学中,也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具体的例子有: 1.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社交媒体上的一条微博、一篇文章或一张图片,可能会因为点赞、评论、分享等微小的变化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甚至引发全球范围的社会事件。 2.学校教育中的态度改变:一个老师的一次启发性讲解、一次有趣的课堂活动或一次成功的辅导,可能会对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和社会行为。 3.企业管理中的组织变革:一个领导者的一次重要决策、一次员工培训或一次激励活动,可能会因为员工反应、市场变化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微小变化而引起全面的组织变革和业务调整。 4.犯罪行为中的传染效应:一次暴力事件、一次恐怖袭击或一次社会动荡,可能会因为媒体宣传、舆论导向或政府反应的微小变化而引起广泛的恐慌、恐惧和复仇情绪,进而导致更多的暴力事件和社会冲突。

巴纳姆效应

(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刺猬效应

(Hedgehog Effect),指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的现象。这个比喻来自叔本华的哲学著作,它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刺猬效应的理论可应用于多种领域。在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有间”的关系,即为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在教育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旁观者效应

(Bystander effect),也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肥皂水效应

(Soap bubble effect),美国前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提出肥皂水效应:将批评夹在赞美中。将对他人的批评夹裹在前后肯定的话语之中,减少批评的负面效应,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对自己的批评。以赞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评,以看似简捷的方式达到直接的目的。

多米诺骨牌效

(Domino effect),指一种事件或行为的连锁反应,类似于多米诺骨牌依次倒下的现象。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多米诺骨牌效应常用来描述一系列事件或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个人生活中,多米诺骨牌效应可以表现为一个小事故或错误导致连锁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 在社会生活中,多米诺骨牌效应可以指一个事件或行为的影响迅速蔓延到整个社会,引发连锁反应,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周围的人,导致他们也感到消极和压抑。这种情况下,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中,多米诺骨牌效应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的行为影响到其他人,从而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政治和经济决策等。

登门槛效应

(Foot-in-the-door 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淬火效应

(Hardening effect),原意指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中,经过冷却处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稳定。心理学把这定义为“淬火效应”。教育上也会有类似的现象,被称之为“冷处理”。 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衍生出的含义为长期受表扬头脑有些发热的学生,不妨设置一点小小的障碍,施以“挫折教育”,几经锻炼,其心理会更趋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对于麻烦事或者已经激化的矛盾,不妨采用“冷处理”,放一段时间,思考会更周全,办法会更稳妥。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拆屋效应”。

定势思维效应

(Fixation effect),指人们因为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

禁果效应

(Forbidden fruit effect),也叫做“亚当与夏娃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不让别人知道,却越勾起别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别人试图利用一切渠道来获取被掩盖的信息 。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即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有一句谚语:“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

晕轮效应

(Halo effect),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首因效应

(Primacy effect),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近因效应

(Recency effect),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信息前后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清晰。

群体极化效应

(Group polarization effect),当一群人在互相讨论某个话题时,他们倾向于更加极端化他们的观点。因为在群体中,人们往往会寻找和自己观点相符的证据,而忽略和自己观点相反的证据,导致群体内观点向极端方向倾斜。此效应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如果群体的初始观点倾向于某个方向,那么在讨论后,群体的观点往往会更加极端化。例如,如果一群人都认为某个政治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在讨论后,他们很可能会更加坚定地相信这个观点;如果群体的观点本来比较中立,那么在讨论后,群体的观点可能会向某个方向倾斜,变得更加极端化。 群体极化效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信息加权、社会比较、信息选择和信息过滤等因素。例如,当个体在群体中发表观点时,他们可能会考虑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观点,以及自己的观点是否符合群体的期望。这种社会比较和信息选择的过程可能导致个体更倾向于采取更为极端的立场,以满足群体的期望和要求。此外,群体内部的互动和信息交流也会导致某些观点被强化,而其他观点被排斥,从而进一步促进群体极化的发生。

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也被译作“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从众效应

(Bandwagon Effect),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即人们常说的“随大流”。

锚定效应

(Anchoring Effect),指当我们做出决策时,会受到一些已知信息的影响,从而影响我们对其他未知信息的判断。这些已知信息就像是一种“锚”,将我们的思维和决策“固定”在了某个特定的点上。一旦我们接受了这个“锚”,就很难从其他角度重新考虑问题。 例如,当人们考虑一个价格时,他们会很容易受到先前被提出的价格的影响。如果一个商品被定价为¥100,那么一个稍微便宜一点的价格(如¥80)会被视为便宜,而稍微贵一些的价格(如¥120)则会被视为昂贵。 锚定效应在商业、政治和法律等领域中广泛存在。销售人员可能会在定价时采用高价格来制造这种效应,政治家则可能会在辩论中采用某些数据来引导选民的决策,律师也可能会在庭上提出某些信息来影响陪审团的判断。锚定效应提醒我们,在做出决策之前要警惕被锚定,应该多角度思考,不要只看到已知信息,而忽略其他可能的因素。

错误共识效应

(False consensus effect),指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和做法。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假定别人和他们同样的看法,并在给定的情况下会有类似表现,只有和他们截然不同的人才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权威效应

(Authority bias/authoritative effect),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社会标签效应

(Labeling effect),是指人们对某些社会标签的评价往往会影响他们对这些标签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看法和行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二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

自我确认效应

(Self-fulfilling prophecy),指人们的预期和信念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结果,从而实现这些预期和信念。此效应和标签效应类似,是一种自我强化和正反馈的心理学现象。

对比效应

(Contrast effect),是指一个人的某种感知或判断被一个前后的对比或环境所影响,导致人们对于目标的评价与原本的评价不同。也就是说,在比较两个或多个物品、人或情况时,这些物品、人或情况相对于对比品的某些特征被过分强调,从而影响到我们对其的评价和看法。例如,在招聘面试中,面试者可能会与其他候选人进行比较,从而被评估为更好或更差。如果前一位面试者表现良好,那么接下来的面试者可能会受到对比效应的影响,看起来不如前一位面试者,即使他们的表现也很好。 对比效应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们倾向于比较,而不是独立地评价物品或情况。此外,人们的主观评价可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上下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从而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在日常生活中,对比效应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的外貌、财富、能力等的评价,以及购物时的决策等。

聚焦效应

(Focusing effect),是指人们在决策时,过度关注某些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导致决策结果偏颇的现象。这种效应常常出现在购物、投资等决策过程中,当人们遇到复杂的选择时,往往会过度关注某些细节而忽略其他重要的信息。

偏差确认效应

(Confirmation bias)是指人们更倾向于寻找和接受与自己已有信念相符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不符合自己信念的信息。这种效应常见于人们对争议性话题的看法,人们往往只接受和强调自己支持的证据,而对反对自己观点的证据进行忽视或轻视。

诱导同化效应

(Induced conformity effect),指在群体中,由于个体希望被接受和认同,他们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适应群体中的一致性。这种效应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个体往往会感到强烈的压力,希望自己能够符合群体的期望,避免被视为异类,被孤立排斥。它与另一种社会心理学效应——“批评恐惧效应”密切相关。批评恐惧效应是指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可能会受到其他人的批评或拒绝,他就会避免做一些被认为不符合群体期望的事情。这种压力可以使个体产生诱导同化效应,并导致他们在观点或行为上与他们本来的想法产生不一致。 诱导同化效应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在政治、宗教或商业等领域。政治或宗教团体可能会使用符合群体期望的话语或行为来引导群体中的个体,以形成共同的意见或信仰。同样,广告商也可能使用社会规范或符合群体期望的方式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打击效应

(Backfire effect),指当人们接受到与他们先前持有的信仰或观点相矛盾的信息时,他们可能会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接受新信息。打击效应的存在可以被视为人们心理上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如果接受新信息意味着认同以前的错误,这可能会威胁到个体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打击效应常常出现在与人们强烈相关的主题上,例如政治、宗教、文化认同等。当人们接受到反驳他们核心信仰的证据时,他们会感觉到攻击或质疑,并会更加坚定地坚持自己的信仰。实际上,尝试改变他人观点时,采用对立的信息和论点,可能会加剧打击效应。

多重意义效应

(Ambiguity effect),指人们在面对多个选项时,倾向于选择有明确结果的选项,而不是存在不确定性或潜在风险的选项。在决策中,当一些选项有着相对明确的结果或已知概率,而其他选项的结果或概率不确定或有歧义时,人们通常会更倾向于选择前者。这种效应通常被认为与风险规避相关。当人们面临风险或不确定性时,他们倾向于选择那些提供更可预测结果的选项,以避免潜在的负面结果。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更倾向于购买有明确回报的投资,而不是不确定的高风险投资。 多重意义效应也与心理学中的另一个概念“不确定性规避”相关。人们通常会避免不确定性和不知道的情况,因为不确定性会带来焦虑和压力。因此,当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更可能选择已知的选项,而不是那些有潜在风险的不确定选项。

捆绑效应

(Bundling effect),指在购买决策中人们倾向于购买一组相关的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单独购买某个产品或服务。这种效应可以通过将产品或服务打包、套餐等方式来利用,从而增加销售量和利润。

强化效应

(Reinforcement Effect),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行为主义学派的核心理论之一。指一个行为的出现,因为它之前受到了正面的奖励或避免了负面的惩罚。其核心思想是,当某种行为导致积极结果时,个体更可能重复这种行为。强化可以是积极的(例如奖励)或消极的(例如避免惩罚),它们都能增加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因此通过适当的强化,我们可以改变人类(或动物)的行为。如,训练动物做特定的技能或让孩子们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 但强化效应也可能导致不良的行为和习惯的形成。例如,当一个人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吸烟或喝酒,这种行为可能会因为让他们感到放松或舒适而得到强化。同样地,当一个人因为暴力行为得到了一些好处或奖励时,这种行为也可能因为强化效应而得到维持和强化。因此,在训练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我们需要注意到适当的强化条件,以免强化不良行为或习惯的形成。

禀赋效应

(Endowment effect),指人们在拥有某个物品之后,往往会给予这个物品更高的价值评估,而在没有拥有这个物品之前,对于这个物品的价值评估则要低得多。简而言之,禀赋效应就是“拥有就更喜欢”。 禀赋效应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商品交易和经济学领域。在商品交易中,禀赋效应可以导致卖家高估自己的物品,而买家则会低估这个物品。在经济学中,禀赋效应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参考点,它能够帮助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往往会对已有的财产持有一种特别的态度。

外在因素效应

(External factor effect),指外部因素对人们决策的影响。在决策中,人们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和情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做出不同的选择。此效应主要涉及到决策的上下文和环境因素,如产品的陈列方式、商品的价格、广告的呈现方式等,它们都可以影响人们的决策。例如,在购物时,商品的排列方式和摆放位置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而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摆放位置会产生不同的销售额。 外在因素效应也可以涉及到其他的影响因素,如社会压力、文化因素、情绪状态等等。例如,一个人在压力大、情绪低落时,可能会做出与平时不同的决策。因此,了解外在因素效应对决策的影响,对于个人和组织在制定决策和制定策略时都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行为选择效应

(Safe-choice effect),指当面临决策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感觉更安全的选项,即使这种选项不是最好的决策,而且可能会失去其他机会。这种行为选择效应通常出现在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决策中,人们更愿意选择那些经过验证或经验丰富的选择而不是尝试新的选择。 此效应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人类决策的进化心理学根源。在面临危险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更倾向于保持稳定和可靠的选择,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和危险。因此,这种行为模式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得到了保留和发展。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模式可能会导致人们错失机会或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因此,当面临决策时,人们需要认识到安全行为选择效应的存在,并尝试评估所有可用的选择,以做出最好的决策

多样性效应

(Diversity effect),指在面对一个决策时,如果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具有多样化的背景和经验,那么该团队做出的决策比单一的个体更加准确和创新。具体来说,多样性效应是指,当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具有不同的背景、经验和观点时,他们可能会提供不同的思路和角度来解决问题,从而在决策制定中克服盲点和偏见。 值得注意的是,多样性可以带来新鲜的思路和创意,但它也可能导致团队内部的冲突和沟通障碍。因此,团队需要有效地管理多样性,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参与并感到被尊重。

偏见效应

(Bias effect),指人们在做决策、评价或推理时,受到其先前的信念、情感、经验和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系统性的错误或不准确的结论。这些先入之见可能来自于社会文化、个人信仰、认知偏差等方面,它们会对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处理、解释和记忆产生影响。 偏见效应可能出现在各种情境中,例如在招聘、评估、司法判决、政策制定、社交互动等领域。它们可能导致一些不公正的结论,或者误导人们做出不明智的决策。一些常见的偏见效应包括:认知偏差、确认偏差、选择性听取偏差、群体偏差、代表性偏差、归因偏差、隐含偏见等。这些偏见效应可能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需要认识到它们的存在,并采取措施避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拿捏人性的10条心理学效应!
心理学常识:14条你应该知道的关键常识
想成功先要懂的10个消费心理
​拿捏人性的10条心理学效应:可以不做,但不能不懂人话看不懂人心
《心理学效应》笔记
经典心理学实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