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清崔黄口王氏家族及兴衰
在明、清两个朝代,崔黄口有一名门望族—王氏家族,考中举人、进士颇多,为官者众。据清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载:明洪武初,王氏家族的始祖王二共授任长安县令,继升东平知州,后任凤翔府知府;同年,王大共(二共之兄)授兖州府通判;王雄,于明正德元年授后军都督府历事;王正,于明正德九年任山东邹县知县、陕西宝安县知县,后继升户部湖广清吏司主事;王维垣,明嘉靖丙戌年任山西潞城县知县,后升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继任河南南阳府知府;王棐,中举人后,隐居潞水之旁,终身不仕,安贫乐道,不事请谒,官府为其悬“雍阳高士”匾额;王梦龙,明万历三十年任山东昌乐县知县;王国翰,明万历庚子年间,初任界河口守备,后升马兰峪参戎,诰封昭毅将军。清光绪七年《武清县志》载:王起元,清乾隆年间敕封文林郎;王耀元,暮年时诰封武信郎;王令闻,暮年诰封奉政大夫,晋封朝议大夫;王勇著,清乾隆、嘉庆年间,任中宪大夫、工部员外郎、贵州布政司经历;王绩著,乾隆年间任浙江处州府知府;王道著,任交河县训导,后升任深州直隶州学正;王训著,嘉庆癸酉年任广平府威县教谕;王世绂,嘉庆年间任太原府知府;王继庭,道光年间任山东青州府知府;王世昌,清嘉庆年间候选知县;王世敬,清嘉庆年间任天津静海县教谕;王世芳,任内丘县训导;王鳣庭,任广平县教谕;王鲁庭,道光年间任陕西三原、安塞、武功等县知县,钦加同知职,褒加知府衔;王承祚,补用守备、候选都司,光绪七年《武清县志》采访;王承祐,候选训导;王承褆,任宝坻汛千总;王承陛,江南新安卫掌印守备,调任蔚州路都司;王承纲,光绪丁酉科举人,候选知县;王承泽,光绪年间任北塘千总。
嘉庆二十五年十月二十日,奉嘉庆帝传旨为王勇著墓地立《貤封中宪大夫工部员外郎贵州布政司经历王讳勈著号果亭公之神道碑》。王家在崔黄口建祠堂时,皇上恩赐御名“三槐堂”。路过王家祠堂,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王氏家族可谓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畿辅通志》、《顺天府志》对王氏家族王继庭等人亦有记载,《武清县志》及《太原郡王氏武清崔黄口支派家谱(第一卷、第二卷)》(1931年续修)和《太原王氏崔黄口支派家谱第三卷》(1996年6月续修)中,记述了王氏家族的迁徙、仕途的吉凶、族内的纷争以及家族的起伏、兴衰。
王氏家族的祖籍是山西太原。明洪武初,由地方举荐,朝廷授王二共(王氏始祖)任长安县令,王大共(二
共之兄)授任兖州府通判。王大共畏仕途法严、官场风险,不愿赴任。然抗旨不尊,必是自寻死路。无奈之下,王大共狠心自己用药将眼致疾,称病未到任。六年后,王二共升任东平知州,继升凤翔府知府,官运亨通。几年后,岂料官场风云变幻莫测,因同僚获罪,王二共遭株连瓜及,被朝廷判处极刑。王二共惧酷刑,服毒死于府中。其三个儿子由太原发配平谷县,长子在平谷县落河坡安家为民,次子在饥寒艰难中失散,三子于牛栏山落户耕读。王氏家族遭此重创,跌至谷底。
明永乐年间,王斌(王二共之孙)因与族兄不睦,又加上时值兵乱,于是就从平谷县牛栏山村用三头毛驴驮负行囊,随母流离辗转至武清县汉口村(今北辰汉沟村,时属武清)。孤儿寡母所历艰辛,可想而知。不久,王斌招赘于汉沟村庞述家,以耕农为生。
明万历二年,王斌之重孙王檠招赘于崔黄口里高坑村的巨富高淮为婿,便由汉沟村迁入高坑村。王檠便是王氏家族崔黄口支派的始祖。王檠性仁厚,好公益。崔黄口重修北阁时,其助资出力,阁内大钟刻有其名。檠有九个儿子,后遭继母之变,诸子多被逐出,离家远遁,不知所终。
明崇祯十七年(1644)明亡,清军入关后,高家房地尽被满人霸占。王藩(王檠之孙)被迫由高坑村举家迁至甄家营(今前营村),时王藩生有二子。
清初,王藩之长子王耀元与弟王起元分家,由甄家营迁居崔黄口城内(今三街处),并在南关外开设“蒙泉居”烧锅,苦心经营。恰逢经商无税,获利颇丰。王耀元家教甚严,其六子中五个是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地方优异生员,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一个是庠生,时称“一门五福王太初”(王耀元字太初)。自此,磨难中的王氏家族又复兴旺。王耀元急公乐善,曾资助东门外修关帝庙,石碑刻有其名。其暮年时被诰封武信郎。王起元于清乾隆年间亦被敕封文林郎。
到王耀元的孙辈,王氏家族更是仕途攀升:清乾隆己亥年,王绩著(王起元之孙)历任山东泗水、菏泽、荣成三县知县,后升淮北监掣同知,继升浙江处州府知府,署浙江温处兵备道;王勇著(王耀元之孙)历任中宪大夫、工部员外郎、贵州布政司经历;王道著(王耀元之孙)初任交河县训导,后升任深州直隶州学正;王训著(王耀元之孙)于嘉庆癸酉年任广平府威县教谕。
嘉庆年间,王世绂(王绩著之子)任太原府知府;道光年间,王继庭(王世绂之子)任山东青州府知府。王绩著一家三代相继出任清朝知府,堪称奇迹。期间,嘉庆帝圣旨为王勇著立神道碑,并恩赐御名“三槐堂”。此为王氏家族的鼎盛时期。
王世绂在朝居谏官时,刚直豪爽、抗直敢言,曾因水利赈济上疏与当政者不合,被朝廷外放任职。其履官30年,清白自励,宦囊空匮。卸任后归居京师,以余产为生计。晚年暮景困顿,多写怀讽之作。王继庭因忧劳患吐血症,后离职回归故里,到蔡村兴善寺学舍、武清书院等处任教。同治、光绪、宣统年间,王氏家族在朝中已无任要职者,仕途逐渐暗淡。
作者:孙福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应立传的四位历史名人
每天一个武清故事 第859期 “茅屋知县”祖应世
书院(145)奎文书院
雍阳史话:城关古城的文化内涵
详解卫辉三八席来历!附流水席面图.....
“一门七进士,叔侄二翰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