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作文:四、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四、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考点提要】

    “内容”是指写进作文中的思想感情、人物、事物和数据、资料等。“内容充实”即言之有物。记叙的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的论据充分,说明的资料充足。其关键是在平时积累素材,具体要求是典型全面、真实准确、新颖生动;方法是通过阅读得到大量的材料,还要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广泛联想、合理想象。

    “中心”是文章中心思想的简称。“中心明确”即各种思想材料必须内聚成一个表达核心,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让其贯穿始终,统帅内容。具体要求是抓住主旨,选取一点,抽取共性,全文贯通;方法是准确地审题立意,有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的构思表达。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高考作文基础等级中一项重要要求。

    “内容充实”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用足够的高质量的材料显示文章的主题。记叙事情,能够写出事情的全貌及其重要细节;议论问题,能够运用充足的论据阐明问题的实质。

    “中心明确”就是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帅所有的材料。中心在记叙文中表现为作者的感情倾向和文章的主题思想。不论是直露还是含蓄,作者的感情倾向应明确,主题应明白。中心在议论文中就是基本观点或中心论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明确。

写法指导:

(一)如何做到内容充实呢?

1、积累占有丰富的素材。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胸中有丘壑”,下笔时才能文思泉涌,左右逢源。那么丰富的素材从哪来呢?

(1)拥自然入怀。观赏日月星辰,凝思山川河流。风的私语,花的叹息,高耸入云的山峰,波涛汹涌的江河,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跃然在湖面上的一抹斜晖……都是自然赐予人类的跳动的音符,只要能用敏感的心及时捕捉,就能谱写出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歌。

(2)和社会握手。社会生活,也是我们写作的泉源。触及社会焦点,追踪时事话题,关注家长里短,放眼环球世界……只要你用青春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用青春的思想思考这个世界,用青春的心智观照这个世界,即使是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也能为我所用,任我驱遣,写成警人警世的隽永奇文。

(3)与课本交流。课本是编者的心血凝聚,选文大多文质兼美,内容涉及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思家爱国、名人事例、名篇名句、典故诗词等方方面面。如能抓住课本,广采博记,并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因时因地,巧妙化用,必能开掘这五彩缤纷的“花圃园地”,创就一篇篇独具特色的精粹美文。

2、合理选择与使用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和支柱。要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就要注意材料选择与使用的切凿、典型、新颖。

(1)材料要切凿。真情实感,材料切凿,是内容充实的根基。作文需要真实,但这个真实,不是仅仅对生活的自然摹写,而应是在生活基础上的再创造。因此,考生写作时根据为文需要,在把握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可编造故事,代人立言,编拟“格言警句”,来丰富文章内容。但反对考生反复运用陈旧素材,缺乏创意地胡编乱造。例如,不少考生曾一度沉迷神游太空、时间旅行、神鬼传奇、梦中奇遇等缺乏底蕴和真实体验感受的题材,这不仅无益于文章内容充实,反映出的也只能是学生积淀不足和生活感悟力的缺失。

(2)材料要典型。材料典型,是内容充实的命脉。典型的材料,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说服力,可以收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最佳效果。

    写记叙文,要选择最能体现人物身份、职业等特征的材料。例如有同学写一位教师,为了突出其工作负责、富有生活情趣的特点,选择他平时衣着总是一丝不苟、但有一次匆忙中忘记照镜子而使一绺头发高高翘起、惹得全班同学乐不可支的材料来写,同时还写了他作业批改认真负责,以致有调皮同学故意测试他,都逃脱不了他的“火眼金睛”。这样写就既真实又生动典型,突出了人物个性,丰富了文章的情趣。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据材料能在证明观点的基础上具有代表性、针对性。例如一考生在《在生活中寻找快乐》一文中披沙拣金,精选了两则典型事例: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善用美好想象,让夭折的爱女永远与幸福相伴,由此也让自己失女的不幸人生富有了快乐色彩;“中国最后一位贵夫人”康同璧在年老色衰尤其是种种人生打击面前,依然以平和之心来享受生命的快乐。两个论据一中一外,以点概面,足以证明“在生活的长河中,善于寻找身边的快乐,这就是人生智慧”的中心论点,凸现了文章针对高三生活非同寻常却不乏快乐的现实意义。

(3)材料要新颖。材料新颖,是内容充实的一大关键。材料新颖,就是说材料要新鲜活泼,既指那些具有时代气息、充分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的新人新事,也包括一些虽比较陈旧但作者却有独到发现独到见解从而具有了新的生命力的材料。

    写人叙事的记叙文,要有新颖独到的题材,就离不开平时的留心观察,用心感悟。例如对父母的感情,许多人或是写为了报答父母而勤奋学习,或是写在父母生日那天献上一束鲜花等类题材,而有篇题为《父亲的喷嚏》的文章,专就父亲的喷嚏来写,极为新颖,令人捧腹而感动。作者善于铺垫和描写,以平时怎样因父亲的喷嚏而烦躁,开家长会前怎样提醒父亲切莫打喷嚏为铺垫,然后详细地记叙描写了父亲在一家大商场里打喷嚏的情景,情景描写中穿插着作者对父亲由气而爱的感情,此文选材可谓新颖有趣,从另一角度表现了主题。   

    议论文选材也要注意新颖。过旧的材料,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有些材料虽然新,如雅典奥运会上的刘翔,在当年来看,材料是很新,但是因为关注率太高,一般引用的人较多,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也难以激发起读者的兴趣。写作时应该更多地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物。

(二)如何做到中心明确呢?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纲,它是一根红线,贯穿全篇。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都要以中心为依据。中心明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文章中心要单一集中。话题作文的“话题”都比较宽泛,可容纳的东西较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分解出许多具体的题目,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文章的中心都必须与“话题”的中心意思相合,并且文章一旦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又必须形成自己的写作中心。在一篇短小的文章中,如果东拉西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会使人不得要领,不知所云。一篇文章,内容应该丰富,但中心也必须明确。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必须受中心的管束和统帅,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

2、表达中心的语句要突出显豁。在行文时,要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把表达中心的语句放在突出、显豁的位置,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迅速清楚地了解文章观点或主旨,这在考试作文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可以开门见山,揭示题旨。如一考生在《与周瑜相遇》中开头写道:“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这个开头不遮不掩,直接入题,简洁而富有吸引力;可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如一考生在《洗礼》的结尾写道:“也许,生命很脆弱,但是挫折在生的面前也会退缩,因为,生命会拼搏,会奉献!”此段在结尾直接点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不懈追求,凸显了文章的主旨;也可以段首显示,反复强调等。

3、具体文体应有特定的中心表现形式。不同的文体,中心的表现形式不同。在议论文中中心论点可以用判断的形式概括,如吴晗在《谈骨气》一文中,开宗明义地就用一判断句直接亮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的中心论点。在记叙性的文字中可以通过抒情议论的方式,揭示或点化写人记事的意义或自己的感悟,借此来表现文章的主旨。如一考生在《茉莉花香》结尾写道:“我转身,悄悄地走开了。我是在阅读他们的爱情吗?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洗尽铅华的清亮透明的爱。这种爱的承载者是那小小的茉莉花。泪眼朦胧中,我又仿佛看到爷爷往奶奶的头发中藏茉莉花。奶奶问爷爷:‘香吗?’‘香!’爷爷回答。”此结尾既回应文题,又点出了“亲情无价,爱情永恒”的主旨。

【对应典例】

我     能

  蓝天,白云,藏着我们无尽的梦幻,那就是为之拼搏、为之奋斗的目的所在。那么,就让我们经历地狱般痛苦的磨炼,炼就出创造天堂的力量;让我们用一方沃土种植我们坚定的信念;让我们用一阵春雨洗礼我们执著的追求,用双手洒下金色的“我能”二字吧。

  流过血,才知道世间的绝唱;搏击过,才知道飞翔的豪迈。绝唱是我们失败后的反思,豪迈是我们奋斗后的经验。在反思与经验中,我们拥有了“我能”,“我能”成为了支撑我们人生信念的指路明灯!曾记否,有多少人,经历十二年的风风雨雨,十二年的期望抱负,却因一时的傲慢而付之东流。失败者的梦在何方?不在萎靡不振的精神里,而在奋起直追的“我能”中。

  在这时,我想起了妈妈,那个为我而努力劳作的妈妈,那个带病为我奔波的妈妈,我只能努力,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我能!但去年高考的失利,着实让我变得焦躁、失望。但在今天的考场上,“我能”仍是我不变的执著!

  心灵深处,又一个声音提醒了我,你知道八次落第的归有光是什么样子吗?七败七战的英国名将威灵顿又是什么样子?“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在蒲松龄心里的地位有多高,你又知道吗?不要怕考场上的失利,也不要怕那即将到来的困难,更不要认为自己不能,只怕你没有努力的信心。

  是的,挫折中,我承担着痛苦,在痛苦中,我坚持,我要做一只破茧的蝴蝶,我要冲破这茧的束缚,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让人羡慕的蝴蝶之王。我知道只有磐石般的信念、蒲苇般的韧劲,才能摆脱浮躁,迎接曙光。

  我虽然失败过,但我正在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因为我相信我能。生命在破茧时才最辉煌,不要灰心,不要逃避,把心放平、放稳,只要我能,一切皆能。

  因为我能,沧海挂云帆,站在高考最前沿,海纳百川;因为我能,不畏绝壁肯登攀,考场逐鹿我为先,前途更宽。

  此时,我仿佛看到了阳光与大海。金色的阳光一点点地将海水忧郁的蓝色吞噬,我站在海边,一遍一遍地翻唱着那首《从头再来》。

点评文章以“我”的高考失利为内容的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旁征博引,从自然万物到中外历史名人,从个人体验到个人抒怀,充分显示了文章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的特点。

    又例如2010年高考甘肃考生作文:

用心阅读

  每当我们迈入浩如烟海的图书馆时,眼前的“书山不时让我们震惊:在这贯穿古今,兼容中西的著作中,我们怎样阅读,阅读什么?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在我们眼中,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用心阅读,用心体会! 用心阅读,我们能体验中华五千年的香韵,能品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清幽和旷达,能体验李太白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迈,能体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凛然,更能体验李清照那凄凄惨惨戚戚的忧愁与悲愤。

  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的人读死书,有的人死读书,有的人品其文化内涵,有的人知其“大意,有的人浅阅读,有的人深阅读,然而不管怎样阅读,我们只要用心,便能品出其文墨芳香。

  五柳先生的阅读方法也许值得我们借鉴,在这个竞争激烈、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不求甚解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步调。但是,他也没有完全地用放任自流的方法去面对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每有会意,便欣然望食。无论怎样,我们要有用心去面对的信心。

  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我们能体验出五彩的人生,能品味绚丽的生活。许多饱学之士,英雄豪杰都受书的影响,他们有的潇洒大方,有的气宇轩昂,精神饱满,在无数人的脸上,洋溢出的更多是阅读带给他们的自信,国学大师季羡林饱读诗书,成了一代享誉文坛,兼容百家的大师,他用心体验了世界,用心品味了古今,使他成为光耀文坛的一颗巨星。

  在当今世界,有很多文坛巨匠和仁人志士,他们用阅读看遍世界,用阅读了解古今。阅读也成了一种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工具和窗口。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阅读方式,就像五柳先生不求甚解那样,但无论怎样,要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品味,要用心去寻求书中的真理。

  用心去阅读,博览群书,用心去阅读,潇洒走世界,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用心去体验,那么整个世界都将在我们的眼中!

  用心品味人生,用心体验阅读,我们的人生终将辉煌!

  【评析】这位考生不拘泥于深阅读和浅阅读的争执,提出了“用心阅读的观点,可谓独出机杼,自成一说。

文章用五柳先生的读书方法“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担纲主要论据,古今融合并赋予新意,提出要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品味,要用心去寻求书中的真理。无疑,这是阅读的本质,也是作文的主旨。

又例如:

拒绝平庸——风沙渡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邈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高考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雨吹凉了满腔热情、浇灭了心中理想,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而被丢弃在脑后,他们早忘却了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忘却了父母的期望,于是一个个变得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他们身居陋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甘于平庸甘于卑贱,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必先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拥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者与出众者的最大区别。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他的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坚定的眼神,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脚下的路,我坚信:终有一天,蚁族也能扶摇而上九万里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一定不是一个平庸世俗的商人。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满腹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透着豪情与古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一笑出门而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因你而精彩。

【赏析】作者因赶考时看见一家名为“风沙渡的小餐馆,由此生发,情思飞扬,联想到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发出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坚定的眼神,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的感叹,事由虽小,但阐释的却是人生的大道理。生活中处处有文章,看我们是否有心而已,作者从细微处着笔,由此生发出不凡的人生哲思,让人折服。

    另外,本文视野开阔,旁征博引,才气逼人。即便化用诗句,也饶有情趣,你看“与老板相视一笑出门而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句,潇洒之态跃然纸上。

                          善待错误,人生境界顿开(2013  山东)

面对《咬文嚼字》的挑错,著名作家积极以感谢和理解回应,令人为之动容。我总以为,唯有积极面对别人的批评和挑错,人生境界才能不断升华,生命才能日益趋向不朽和伟大。

挑错的必要性,来自于主观世界的狭隘与片面。我们常常沉醉于自己超于常人的流光溢彩,而忘了在骄傲的同时保留一份面对不足的谦卑。

所以善待别人的挑错,是为了塑造一个更理性的灵魂,它让人清醒,让人自如。智者如曹禺,也深谙这一哲理。当美国剧作家蒙特来华拜见这位剧作大师时,交流正酣,曹禺拿出黄永玉对他的批评信:“我不喜欢你后来的戏,一部也不喜欢,你丢失了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如此辛辣,一针见血,指出曹禺“重政治,轻创作”的错误,曹禺硬是让翻译一字一句译给蒙特听……可见曹禺的伟大,除了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还体现在了对挑错的理性面对和坦然接受。

然而,若一味妄自尊大,对别人的挑错“充耳不闻”,人生之路只会越走越窄,甚至不可避免地接受失败的苦楚。李经纬,在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健力宝”公司,创造了可与百事可乐比肩的商业传奇。可是,面对前无古人的成功,李经纬却对别人的挑错一概拒绝,面对公司上至领导下至员工的批评与阻挡,他不管不问,集巨资在广州建造健力宝大厦,最终超出公司的承受能力。面对业界好友对他“不考虑商业规律,一味拉广告招商”的挑错,他拒绝诚恳吸收,最终让健力宝暗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他自己也身陷囹圄。

那么,如何善待批评以追求完美自我呢?

首先,面对别人尖锐的挑错,要保持一份淡定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不躲不藏;如季羡林所说的那样:“别人说的话是鼓励是批评是鞭策,都是对我好。”其次,要学会甄别“有价值”的挑错与“一味为了挑错而挑错”,也就是说,在面对别人挑错时,不是固定的屈从,而是要保持一份起码的信任。如演员于是之一辈子都在接受观众的挑错与批评,但必须经过“审视——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把一个个鲜活的角色演到了人们心中……

人生逆旅,每个人都会犯错,迷失甚至被异化,而往往一份善待别人挑错的胸襟,能够带领你欣赏更旖旎的风景。

【点评】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首先题目拟得好——“善待错误,人生境界顿开”,把善待错误上升到人生境界的高度,这就远远高出了那些只知就事论事的考生,这说明一个好的标题可以激活全篇。当然,作者在选择论据上也费了一番心思,曹禺一例是正面的例子,论述了“善待别人的挑错,是为了塑造一个更理性的灵魂,它让人清醒,让人自如”,李经纬一例则是反例,从反面论述了“别人的挑错‘充耳不闻’,人生之路只会越走越窄,甚至不可避免地接受失败的苦楚”。文章最后指出了对待批评和挑错的正确做法。可谓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所向,所爱,所愿(2013  湖南)

种子向往光与热,所以愿意奋力挣扎,冲破黑暗的桎梏;新芽爱恋雨与露,所以愿意经受风尘侵扰,舒展叶片;绿叶眷恋于树木,所以愿意陪伴其度过一载春夏秋冬,一轮雨晴雪雾,当它们被问为何如此,不过说一句,我向往,我爱,所以我愿意。

西边山脚的鸟儿向往东边天际的彩云,所以不顾饥寒风雨,毅然而上。纵使受伤,纵使落泪,在苍穹之下也无怨无悔。

他便是那样的鸟儿,费尽一生飞往高处。谈迁自幼家境贫寒,但其人穷志不穷。及近而立之年,他展开了国史的修订工作。探民间,访古迹,查典籍。前进之路风雨兼程。二十七轮四季镌刻了白纸黑字,也染白了鬓角的霜花。他以为他已经看到了璀璨的彩云,却又有狂风骤雨将其拉下——巨著被偷走了。多年心血付诸东流水,命运的折磨让其快要倒下,但他还向往着那一天啊。于是又是八年,从头再来,终成《国榷》。 
因为向往,所以愿意忍受劫难,惟心中之志引导人生之路。而这之中的苦难,便也甘之如饴。

儿子深爱着父亲,纵是无言也能静静陪伴,不需言语与呼号,物质与欣喜,便也有幸福。

雅士林逋时常执一双木桨,乘一叶扁舟游于西湖之上。隔绝了金钱与物欲,喧闹与繁华,惟有注月光为酒,化绿水为诗句,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世人当然不解,远离舒适的日子,来这里过清贫的日子图什么?而他却说:吾志之所适也,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他爱这空山新雨,爱这碧波浅荡,便愿意抛弃世俗与浮尘,放浪形骸于天地间。

因为热爱,所以愿意趋于宁静,即使没有戏台上的一颦一笑,没有炊烟之下的欢声笑语,自然也能给其慰藉。

反观如今社会,所愿真源于所向、所爱吗?利欲熏心、铜臭扰人,人们多已忘了为何在这世上;竞争激烈,身不由己,还有谁能不顾他人言语凭内心做出选择?向往便攀登吧,无畏险阻;爱便追求吧,不需证明。 
那么,向心之所向,爱心之所爱,所以呢?

【点评】在具体行文中,作者能够将作文材料与所选事例有机融合,一方面借出卷者之力,另一方面融自身的素养于文字中,使文章充实而具体。如作者概述第一则材料之后,马上举出谈迁的事例,鹰向往东边天际的彩云不顾饥寒风雨,毅然而上纵使受伤,纵使落泪,在苍穹之下也无怨无悔,谈迁风雨兼程命运的折磨让其快要倒下,但他还向往着那一天终成《国榷》,鹰与人之间形成类比关系,一一照应,结合紧密。语言凝练,庄重典雅,渗透着诗词的美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文讲座:第十六讲 引议联结 有感于读
写好新材料作文,这样做
用好这四种结构方式,你的高考作文就能得高分
语文:作文“发展等级”突破指津
高三学生不会写作文?掌握以下4点技巧,让你写出优秀的作文
高考作文要避免七大“硬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