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现隐逸之情的诗篇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现隐逸之情的诗篇
关注桃李国学堂,与您一起辨明经典的精髓,与您一起研习经典的教法,与您交流学习经典的体会。
  孔子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孟子则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中国历代都有著名的隐士,这些人有道德,有才华,有为官的可能,却因为某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而没有进入官场,或离开官场,找个什么地方“隐”起来。
  他们或倘佯于明山秀水之间,或安居在宁静详和的田园;他们以极高的文化修养进行艺术创作,表达对山水田园的热爱,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人生理想,形成独树一帜而又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东晋诗人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年轻时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志,却无法让自己的心安于污浊官场的周旋委蛇。
  39岁那年,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最终结束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毅然走上归田的道路。
  《归园田居》一诗清晰地展示了他的心路历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的起句即强调自己的性情:从小热爱山林,无法强迫自己适应俗世;反思出仕的经历,如同落入尘网,虚耗大半生的光阴,这是一个可悲的错误。他像被关进笼子中的鸟,留恋旧日自在的山林;像圈在池塘中的鱼,思念自由游弋的渊潭。他最终选择躬耕南野的道路,“守拙”的“拙”字似是自嘲,却带有自傲的意味:俗世的争斗需要的是机巧,他的性情却与这种巧饰截然相背,他所向往的是不事雕琢的淳朴。
  他以饱含深情的笔调描写自己的居住环境:宅院、草屋、堂前榆柳成荫,屋后桃李盛放。远处村庄隐约可见,近处墟落炊烟袅袅,一切是那么宁静祥和;狗叫鸡鸣,又处处蕴藏勃勃生机。洁净的庭院如同自己的心灵一尘不染,闲置的居室正像跳出官场纷挠、一身轻松自在的诗人。

  陶渊明对这些平凡景物几乎不加任何评论,却让我们通过他的眼睛观看一千多年之前的景象;让我们通过他的耳朵,倾听业已消逝沉寂已久的声响。
  我们可以如此切近地感受他对自然的由衷热爱,感受他融入自然的那份从容。
  “自然”,正是此诗的落脚点,也正是诗人的人生追求:园田,是自然的环境,与之相对的是尔虞我诈的官场;朴拙,是自然的人性,与之相对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他把对自然的热爱融入笔端,不事雕琢、省净质朴,却达到豪华落尽、凝炼隽永的意境。陶渊明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田园诗派,他被后人视为厌恶官场污浊、张扬个性自由的典范。
  隋末唐初诗人王绩隐居不仕,借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自号“东皋子”,表明自己仰慕陶潜、归隐躬耕的心志。
  他的诗风与陶渊明也极为相似,这首《野望》历来为人传诵: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首诗描写傍晚时分农村的景象,表现诗人孤无知音的感慨。他在夜暮渐起之时登上东皋,徘徊四顾。视线所及,所有树叶都染上秋色,处处山峰沐浴着落日的余晖。
  “皆”字表现“秋色”的无处不在,“唯”字暗示“落晖”的醒目突出;光与色都有消极之意,在这一时刻融合起来,充溢诗人的视野,倍增萧瑟凄凉。

  人物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起来:牧童驱赶着小牛,返回栏圈;猎人骑在马上,携着苍鹰。这幅画面中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景完美结合,笼罩着一种田园牧歌似的氛围。它让诗人感到一丝安慰,却又凭添几分惆怅:他环顾四周,没有自己认识的人;他只好唱着《采薇》歌,追怀古代那些隐士,和伯夷、叔齐等人做朋友,排遣现实之中难觅知音的苦闷。王绩虽自号“东皋子”,却无法达到陶渊明的境界。
  《野望》一诗表现的是百无聊赖、彷徨无依的心境;《归园田居》坦露的却是一颗从容自在的心灵。这是诗人性格的不同,也是隐居性质的不同:陶渊明的开荒南野,是面对俗世的坦然决定;王绩的隐居东皋,更大程度上是身处乱世的无奈选择。真正将田园山水诗派发扬光大的,当属盛唐时期的孟浩然和王维。如果说陶渊明的诗表现的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王、孟的诗(尤其是王维)则刻意表现精心雕琢而不留痕迹的美。同样是慨叹知音不遇,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与王绩的《野望》形成鲜明对比: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这首诗也从傍晚时分写起,在取景造境上却与《野望》截然不同。
  它着意选择明月、池塘、晚风、荷香、翠竹、清露等晶莹优美的意象,表现夏夜水亭的清爽明净,玲珑剔透,充满诗情画意。夜幕隔断尘世的喧嚣,也让人抛却许多的拘束,诗人解散头发,让它在凉爽的晚风中飞扬;推开窗户,在宽敞之处安闲躺卧。风吹过来,隐隐带着荷花的香气;夜露在竹叶上越积越多,终于滴落下来,在静夜中发出清幽的声响。

  王维的诗尤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他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兼画家、音乐家于一身、富有全面艺术素养的诗人。他的诗在取景设色、调度音响节奏、创造诗画意境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山居秋暝》一诗表现了隐居山林的乐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诗起首两句,简练概括了诗的背景:场景——“空山”,天气——“雨后”,时间——秋天的傍晚。
  这里的“空”字,不是空寂荒凉,而是空旷静谧,正是厌恶官场的诗人息心养性的绝佳归宿;“新雨”似乎让人感受到雨滴打在皮肤上的那份凉冷与舒适,雨后天晴,秋天傍晚,更让人心中充满愉悦之情。这十个字朴素如同口语,却将诗人的心境合盘呈现,为全诗定下情感基调。

  此诗中间两联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秋月映照雨洗之后的青松,凝重树色衬托着柔美的光辉;雨水汇成道道清泉,在山间石上流淌,发出淙淙悦耳的声响。竹林深处,传来欢声笑语,那是浣衣的女子结伴归来;亭亭莲叶分披抖动,那是轻盈的渔舟顺流而下。这幅画面动静结合,高低错落,注重色彩的冷暖搭配,烘托出清幽明澈的意境。诗人笔下的秋日山林,没有幽暗的色彩,有的是明月、青松、清泉、白石;没有凄凉的音响,有的是叮咚泉水和少女银铃般的笑声。难怪他要情不自禁地感叹:芳菲的春天逝去了,那就随它逝去吧,自己大可留在美丽的秋山之中,度过悠游愉快的岁月。王维似乎特别钟意山雨。就让我们以这首幻想山雨的小诗来结束全篇吧。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意境隐逸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综观古典诗词的历史长河,很多优秀作品都呈现出优美的意境,诗人们常常通过营造意境来表情达意,给读者留下无穷的艺术想象空间。
  这其实也为我们阅读古诗词提供了一把钥匙:从解读意境入手来理解全诗的思想主旨。
  本栏目将以几种典型意境的“意”(思乡、离情、隐逸等)为统领,结合教材、高考出现过的古诗词及其他作品,具体讲解如何鉴赏古诗词。
  “隐逸”意境的阅读提示
  【起因】隐逸情怀;热爱山林
  【关键词】丘山;尘网;园田;自然;薄暮;采薇;鸣琴;知音;空山;新雨
  【情感基调】从容自在;惆怅孤独;优雅静谧;哀愁;悲凉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诗中有画用书面语言将鉴赏结果表达出来时,要注意语言的专业化和规范性,上文中粗体部分可作同学们组织语言时的参考。
 
学古诗:陶渊明《饮酒》
关注桃李国学堂,与您一起辨明经典的精髓,与您一起研习经典的教法,与您交流学习经典的体会。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认识诗人
  诗人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末年和南朝宋初,是与谢灵运、颜延之等同时代的人。他不愿与黑暗的社会同流合污,大部分时间都过着隐居生活。曾经因为生活贫困而作过一段时间的小官。陶渊明品格高洁,喜欢菊花,也喜欢喝酒。在他辞去彭泽令、隐居田园后,写过二十首《饮酒》,来抒发自己的感怀。本诗就是其中的第五首,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俗、陶然自得的心境。
  诗人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末年和南朝宋初,是与谢灵运、颜延之等同时代的人。他不愿与黑暗的社会同流合污,大部分时间都过着隐居生活。曾经因为生活贫困而作过一段时间的小官。陶渊明品格高洁,喜欢菊花,也喜欢喝酒。在他辞去彭泽令、隐居田园后,写过二十首《饮酒》,来抒发自己的感怀。本诗就是其中的第五首,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俗、陶然自得的心境。
  2常考字词
  结庐:建造房屋。引申为寄寓。
  车马喧世俗的喧闹。
  车马:借指世俗。君我。
  这里是诗人自指。尔这样。篱篱笆。南山这里指庐山。
  日夕夕阳西下的时候,傍晚。
  相与相互结伴。还归巢。
  真意淳真自然的意趣。
  辨辨析,玩味。
  3全诗精译我在人世间建房居住,却没有世俗的喧闹。问我怎么才能做到这样?只要我的心远离世俗,将一切功名利禄置之度外,所居住的地方即使是闹市,也自是偏远之地。我来到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在悠然之间,映入眼帘的是苍翠巍峨的庐山。夕阳西下的时候,山上飘缈的云气形成美丽的景色,空中的飞鸟呼朋唤友,结伴飞回自己的巢臼。我从此时此地的情境之中,领略到淳真自然的意趣。想要仔细辨析,却又忘记怎样将它明白地说出来。

  4难句解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是本诗的难点。从意蕴上看,表层上是写诗人的所为所见,深层上却是诗人“心远地自偏”的形象表现。诗人在篱笆边采摘的是傲霜的菊花,悠然之间见到的是苍翠的庐山,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闲远自得之趣,也凸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
  从创作手法上看,诗人不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描写景物,而是景物使诗人领会到了某种人生真谛,引起了诗人的审美情趣,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近代学者王国维将这种创作手法形成的艺术境界称为“无我之境”。

  5名句活用Q“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应当如何运用?

  A本诗句可以用来描写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本诗句可以用来指称物我相融的艺术境界。

  再来一首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写诗人亲自参加劳动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晨兴:早起。兴:起。荒秽:荒芜,指田中杂草。荷:扛。夕露:夜露。足:值得。但:只要。


  诗人逸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因为家境贫困,就听从亲友的劝告,接受了当权者的聘请,到离家不远的彭泽县做县令。由于东晋政治十分腐败,官场也很黑暗,陶渊明不愿同流合污,时常想辞官归去。就在这时,上级郡守派督邮到彭泽县检查工作。按照当时的规定,县里的官吏见督邮时,必须系上腰带躬身拜见。陶渊明知道后,感叹道:“我不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就躬身拜见、侍奉乡里无耻的小人。”于是他留下官印,主动离开彭泽,回到热爱的家乡,并写下著名的《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此过起了隐居的田园生活,再也没有做过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首诗词说归隐:湖前山下,诗酒年华 !
归园田居2
陶渊明: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图)
“情真景真,事真意真”——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采菊东篱下 悠然望南山 ▲一闻
读陶渊明《归园田居》与《归去来兮辞》的启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