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苓散,渴不思饮、水肿腹胀
 
 



五苓散,渴不思饮、水肿腹胀


抱朴言:至美中医、至朴之言



对于五苓散来说,渴是鉴别主证。关于五苓散的几个条文都提到了渴。有消渴、烦渴、汗出而渴、还有渴欲饮水且水入而吐的水逆。

 

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③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

④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从条文来看,渴的原因是津液亏损所致。或因为汗出津伤、或因为热灼津液。该方是表证使用汗法之后出现的症状。

 

发汗之时,体内的津液在阳气的推动下向体表逼越、发散。与此同时,体表的邪气才得以祛除,然发汗过多,体内的津液势必匮乏。导致胃中干燥失润,故而渴。如果里热盛的,既渴且烦。

 

除了渴,条文中还提到了水逆。水逆者,渴欲饮水、又水入则吐。这是不能消水,水饮停滞不散。这种病人会有水肿,按之肉陷。体内的水饮无法消散,再饮水则无法受纳,故而水入则吐。

 

五苓散主治的渴,不单是因为胃中津液匮乏而燥渴,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体内的水饮无法汽化而积聚于下焦膀胱。它是一种体内不缺水,而又感觉渴的病证。因为条文中提到了水人则吐、提到了小便不利。所以仅凭渴是不能断定使用五苓散的。

 

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矣。由于发汗会损及阳气,平素膀胱汽化不足的病人,在发汗后更损阳气、更虚膀胱汽化功能。因而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这都是膀胱汽化失司,温阳不能化水,津液不能上承而造成的渴,当温阳化气,利湿行水。

 

方中的猪苓、茯苓味甘性平,能通膀胱而利小便,为君药。泽泻味酸咸能润燥渗湿为臣药。并佐以白术健脾以助运化。桂枝辛热以助阳。五苓散的方义在于利水、渗湿、健脾。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渴证初探 - 伤寒研读 - 岐黄中医网
伤寒论释疑四——五苓散与猪苓汤之比较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第53讲 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71条条文·五苓散上)
【伤寒论精读】阳明篇条文223-224
伤寒论中人参用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