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三年级作文训练系列设计

 之一:                                                            快乐阅读(一)
                                                                           我的思考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今年我带的班级进入三年级了,也面临着“焦点”的考验。

 

     所以,本学期我确定了自己研究的个人课题是:小学三年级作文训练序列设计与实践研究,本课题旨在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在教学中依托教材,寻找并建立一套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起步作文的训练系列,同时培养低、中年级学生对起步作文的兴趣,爱写,乐写起步作文。

 

     这段时间我在网上和书上也学习了不少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发现有不少大的课题,对于整个小学阶段作文目标全程序列训练做了一些整体的设计。其中对作文训练序列的探索己经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在这方面通过研究和实验已经自成体系,并对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作文教学流派主要有1、作文分步训练、2、作文素描训练3、作文分格训练4、先放后收的作文训练5、读写综合的训练等。

 

     我又学习了“先说后写,连句成段,仿导结合,循序渐进,从段到篇,整体设计,从易到难,全程训练”的32个字作文教学方法;“观察——分析——表达”三种基本能力的三级训练体系;小学作文的“三段六步”训练序列等各种作文教学方法。

 

     但是纵观各种流派、方法,具体针对三年级起步作文的训练序列还是比较空白,也许是我没有查到具体的相关资料,所以在开展个人课题的研究时也只有借鉴一些对于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整体系列设计来开展,摸着石头过河,边尝试边改进。

 

     我个人感觉三年级起步作文,兴趣至关重要,而且从我们班孩子日记的水平来看,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主要原因一是学生不会观察,不会想象;二是他们的生活知识和词汇量十分贫乏。所以,我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他们快乐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充分感受语言文字世界的奇妙乐趣,激发孩子对于写作的兴趣。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表达”,学用必须一致,读写必须结合。所以,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储备好语言材料是写作的基础。

 

 

 

 

之二
                                       走近课外阅读

   振兴阅读行动在整个小语界开展的轰轰烈烈,9月份又是我校的读书节,所以第一周的习作课我没有上习作,而是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
   仔细了解才知道,杨红缨曾和我一样,当过小学老师。现在的她早已是著名儿童文学家,获得过2004年的儿童文学奖。她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会引起孩子们的追捧,从最有名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女生日记》、《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与坏小子》等作品都在孩子们的童年世界里,掀起了一阵阵的阅读热潮。
  去年我给家长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时,曾经推荐过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但是真正像瑞丰同学这样系统的看她作品的孩子还很少,所以这节课我打算给他们介绍其他的书,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并喜欢课外作品。
  说实话,课外阅读指导课从未听过,也不曾仔细研究过,我那天没有做十分充分的准备,就是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对着电视给他们念了杨红缨的资料,并且请瑞峰展示了一些杨红缨的书,谈了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对于我介绍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女生日记》、《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与坏小子》等很感兴趣,我又给他们讲了《暑假奇遇》的大概故事情节。马小跳来到爷爷奶奶居住的地方(一个自然保护区),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让他目不暇接;猪呀狗呀等等各种野生动物,马小跳使出各种淘气手段,与邻居少年一起,成功地解救黑猫白猫于相思之苦中。还给他们讲了马小跳,长鱼的树,猪踏滑板,狗管闲事,要命食品袋,流氓猴,鬼脸吓太岁,等一系列的“淘气”行为,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铃声响了,他们都不愿意下课,纷纷表示还想再听。
   后来我布置他们到图书馆或者购买一本最喜欢的杨红缨的注音作品,认真阅读并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摘抄你觉得很精彩很奇特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写上自己的想法。后来,在学生的日记本上,我发现了这样一些极富现代意义的词组:贪玩老爸、轰隆隆老师、非常爸爸、丁克舅舅……有些孩子甚至把一本书的目录都抄下来,因为他觉得这些话都太有趣了。杨红缨作品中到处都洋溢着童心、童趣,对于孩子们来说吸引力出奇的大。但是也有不少孩子这项作业没有完成,他们没有阅读杨红缨的书,而只是把老师上课时介绍的杨红缨作品的印象泛泛的写了几句。


反思:
   课外阅读是提升孩子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能为孩子的阅读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凡爱看书的孩子作文就没有写不好的,可是在教学质量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我们的自习课、困难课都用来讲评作业、订正作业了,孩子们的阅读如何引导?
   孩子们的阅读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拿我们班来说,少数的学生早就可以看纯文字的大部头,大部分孩子看童话等通俗易懂的儿童读物也毫不费力,最令我感到头疼的是班级里那几位看书只喜欢看绘本或漫画的孩子。他们的阅读还未入门,语言文字的积累也就成了大问题。
   关于摘抄,我们该如何指导呢?我当时的要求是你感觉精彩或奇特的词句,学生的摘抄涉及的面很广,但相对来说散一些,不是十分利于积累语言,为写作服务。后面,我想鼓励他们分类摘抄,把书中人物外貌描写或心理描写等分门别类的摘抄。
之三
    片段仿写:我
   写作初始阶段,重点是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关键所在。怎样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选择一些很有特点的文章让孩子仿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领着孩子们有层次地读了好几遍文章,理解了意思,如何与写作的训练结合呢?我想还是从题目切入,我指着黑板上的题目,示意大家齐读,读后,我问:你们觉得这个题目你熟悉吗?有的孩子说:我最熟悉这个题目。在我的引导下,有的孩子说出了:自己的特点
   交流的时候,不需要我引导,学生都能达到点子上了。
   后来,我给他们讲了优秀的作文需有:凤头、猪肚、豹尾,最抓人的就是题目与开头了。然后再请他们模仿文章,自己描写。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提出了:自己的长相、特点、爱好。
   我表扬了他们的观察力,告诉他们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让大家对照结合自己刚刚想的内容进行口头说话。几分钟后,几个作文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模仿着文章(有一段反复)进行口头说话,效果很好。

之四:
快乐阅读(二)

   无数滴水珠能汇成汪洋大海;无数粒细沙能堆成尖尖宝塔;无数块砖石能砌成摩天大厦;无数个词语能著成辉煌文章。这些“无数”,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积少成多。日本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智商成正比。丰富的词汇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积累而来的。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积累”尤为重要。

  考虑再三,还是觉得如果想在作文训练上做出一点成绩,不教会学生阅读与积累是不行的。虽然时间很宝贵,但是每周向孩子们推荐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是硬任务,必须完成。刚开始两周都是我来张罗,上网搜集资料、布置他们找相关的书籍,后面我渐渐地让孩子们自己来互相进行好书向你推荐的活动。我觉得光是有感性的认识还不行,必须要让学生在头脑当中留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所以这些阅读指导课总是与我们的日记天天练结合在一起的,在第二周的日记摘抄里,看到了:

 

不会摇尾巴的狗在这个世界上是无法生存的,除非你不当狗。

 

 

▲孩子把玩具当朋友。成人把朋友当玩具。

 


▲人类中凶恶的人比最凶恶的动物还凶恶。人类中善良的人比最善良的动物还善良。

 


▲没有距离就没有崇拜。

 


▲腰缠万贯是另一种穷。一贫如洗是另一种富。                  

 

 


▲两国关系好时,谁也感觉不到大使的存在。只有两国关系不好时,大使才受世人瞩目。战争出名使。和平无名使。


之五
 片段仿写:他*的脸是一本书

  这个月我想延续教学《一株紫丁香》、《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给他们教写儿童诗的经验,复习巩固儿童诗的写法。刚好今天在补充习题上看到一篇很好的小诗歌——《他*的脸是一本书》,诗歌充满了童真童趣,把他*的脸比作一本书,小作者从他*的脸上不同的表情读出了:了不起、不可以、很难过、我爱你。

在批改学生补充习题上作业的时候,发现学生对于这首诗歌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阅读理解的填空正确率比较高,但是最后一题仿写诗句完成的不是很好。

   第二天早读课,我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了这首小诗歌。先从题目入手,设问:他*的脸是一本书,这里是把什么比做什么?(他*的脸比作书)师生交流后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寻找规律:那么妈妈脸上的话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出来的呢?自由读诗歌,用横线画出来。

   这一遍,学生画出了:嘴角一扬,浅浅的微笑、绷紧脸孔,冷冷的瞪眼、眉头紧锁,红红的眼眶等描写妈妈表情的词句。认读,交流后,我再出示一组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给他们做适当的补充,并且让他们说说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大多能明白要抓住妈妈脸上生动的表情来体现他*的心情,这个时候再启发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妈妈脸上曾经出现过什么样的表情,通过这些表情你能读出妈妈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这个时候要说的欲望就比较高了,后来这篇小作文出来的效果很好。

 


王菲的作文:他*的脸是一本书

 


他*的脸是一本书,

 


上面写了许多文字。

 


这道题很难,

 


我终于独立完成了。

 


妈妈嘴角弯弯,

 


轻轻地点点头,

 


我读到了——真不错。

 


下班后,

 


妈妈很累,

 


我给妈妈到了一杯茶,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

 


我读到了——谢谢你。

 


逛商店时,

 


我要这要那,

 


妈妈停下脚步,

 


冷冷的瞪着我,

 


我读到了——请闭嘴。

 


我的手流血了,

 


妈妈赶紧给我包扎,

 


眼眶红红的,

 


我读到了——很心疼。

 


反思:

 


   片段仿写对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很容易上手,我批改了他们的日记后写上一句:写得很好,请打印发给我,可以投稿。孩子会兴奋无比,有的时候我每天都会收到学生的邮件或是U盘,要帮他们整理、修改、讲评、投稿,确实增加了很多的负担,但是当有学生文章发表的时候,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就更浓了。也许一开始是有一些功利的成分,但是家长们反映渐渐的孩子写作的兴趣上来了,班上也涌现出几个小小的文学爱好者呢。不过,有些孩子的习作水平仍然很差,首先对于语言文字的认知和理解就不到位,就很难说进行灵活自如的运用了。

 


之六

 读写结合的片段练习---做一片美的叶子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著名儿童作家金波的优秀作品,语言机器优美、凝练。整篇文章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寓意有点深,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时,我抓住课文当中的重点词句反复品位,并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体会“自然的大树”与“生活的大树”;“叶子”与人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由物及人,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在学生深入地走进文本以后,都产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个时候老师巧妙的设问,帮助学生把自己零碎的思维片段整理出一个头绪来。我重点抓住“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这句话来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最后小结:正因为无数叶子的奉献,使生活的大树永远站立在太阳和土地之间,展示其无穷的活力和风采。大树的美来自叶子,叶子的美也来自大树,它们是相依相存的。最后引读: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为了我们的祖国和地球的生生不息——都来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学生对于文章的主旨把握了以后,我布置他们当一次小记者,去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自己父母的工作,并且以《做一片美的叶子》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写出爸爸或妈妈对于社会的贡献。学生对于这样有实践性的习作任务十分感兴趣,片段写的比较好。

 


卜月的作文:

 


做一片美的叶子

 


——我爸爸的工作

 


我的爸爸在玛钢厂工作,它是一家钢铁企业。爸爸在控制中心负责所有的仪表的维护保养和检修。仪表系统就像人的眼睛一样重要,只有仪表系统正常工作企业才能生产出优质合格的产品。

 


在我爸爸的工作当中,还负责很多环保工作。爸爸和叔叔阿姨们一起把企业生产的不合格的废水、废气经过处理、排放到大气中,这才能使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甜。

 


反思:

 


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对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很有好处,文本的阅读理解十分到位了,学生的思维也开阔了。这时候,老师找好一个切入点,让学生或续写,或改写,或沿着作者的思路再写一段话,都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及时地反馈、讲评十分关键,抽几分钟时间读上一两篇好的片段,对于其他孩子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穷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日记起步教学方法初探
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训练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3)
每个孩子都是自由作家(上)
专家指导:应从小学开始培养作文兴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