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委拉斯贵兹:毕加索,把我的《宫娥》还给我!


在经历的多个艺术风格的转变后,这一次毕加索决定改变别人的作品,或者说用自己的思维重组名画,完成一次艺术的变奏。

毕加索的变奏画《宫娥》的完成于1957年秋冬季节,估计初衷只是闲着无聊打算拿自己喜欢的大师名画随便嗨一下,没想到无心插柳成了一个系列的作品。

宫娥,318cmx276cm,普拉多美术馆

这幅作品大概是委拉斯贵兹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可是这确实是一张怪图。

宫娥,局部

第一怪:名称

此画名为《宫娥》:画面的中心人物是小公主,两个宫娥站在公主旁边,无论从实际地位到表现主题,怎么都轮不到这两个由仆人构成的作品成为画名。

关于这点,有资料说《宫娥》原名叫《腓力四世的家人》,被改名已经是十九世纪后的事情了。

既然原画名是想描绘皇帝的一家,最后却着重描绘了一位小公主?或者说只有公主是正统皇室的成员?这是一个谜!

宫娥,局部

如果“家人”这个名词的含义被延伸解读,那么“家人”是否包括了宫娥、保姆、陪玩侏儒、侍卫等。按照这个说法,那委拉斯贵兹是否也把自己列入“家人”行列了呢?这几个人平日里要寸步不离的跟着公主,或者称之为“家人”情有可原,而作为一名画师,这个身份并没有如此“高贵”吧。

第二怪:构图

我们再来谈这张画的另一个怪——构图。

有没有发现这张图显得有点空旷?整幅画的主体内容都被挤到了画面的下半部分,上面一半几乎全空。

宫娥,局部

喂,大哥,你把视距拉这么大是在画风景画吗?要这么大的篇幅来描绘漆黑一片的房梁和天花板?

呐喊,爱德华·蒙克,79cmx59cm

能像委拉斯贵兹这样用大面积内容描绘非主题内容的着实不多,蒙克的《呐喊》可以算一张,不过这幅画如此的“融情于景”,身后的大面积虚线更像是发自内心呼喊的延伸。

第三怪:镜子

然而,最最最最怪的还是这面镜子。

宫娥,局部

从构图上来看,这面镜子才是整个画面的核心;从内容来讲,如果这张画的原名确实是《腓力四世的家人》,那镜子里的两人才应该是这幅画的正角才对。

在西方艺术史上,最著名的镜子必然是《阿诺菲尼夫妇的肖像》中出现的这一面,凡·艾克用一面镜子将真实世界展现在画布之外,让画面充满立体感。关于这面镜子的具体事宜可以参考《一张结婚照竟可以藏下这么多秘密》中所述。

阿诺菲尼夫妇的肖像,局部

据了解,委拉斯贵兹绘制这幅作品时,《阿诺菲尼夫妇的肖像》正好被收藏在西班牙皇宫中,也就是说委拉斯贵兹可能正是参考了这幅作品才有了他自己画面中的镜子,或者说这正是委拉斯贵兹对大师的致敬和挑战。

委拉斯贵兹的这面镜子明显不为了起到凡·艾克作品中镜子所起到的效果,从现实角度分析,如果在墙上那个位置挂了这面镜子,镜中的影像应是这幅画的全景,而在整幅画面中都没露脸的腓力四世夫妇却毫无理由出现在镜子里。

也就是说,是委拉斯贵兹故意把国王夫妇放到镜子中的喽。

Why!本该是画面中心的人物却被安排到了镜子中,成了一个虚影?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当时的历史问题开始回顾。

腓力二世

腓力四世的爷爷腓力二世是开疆拓土的一代帝王,在委拉斯贵兹出生的那一年这位实际上建立了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的皇帝去世,他留给了他儿子腓力三世一个被战事消耗殆尽、各种债务高举的空架子王国。

腓力三世

在苦苦支撑了二十二年后,基本无功无过的腓力三世撒手人寰,并将皇位传给年仅16岁的儿子——腓力四世。

腓力四世

创业容易守家难,老爸艰难维持着这份家业,年少的腓力四世要做到父亲这般都要劳心劳力。更直白的说,创作这幅《宫娥》的时候,整个王朝已逐渐展现出颓势,哪怕腓力四世再亲力亲为提倡节俭也无济于事。

腓力四世还是位合格的皇帝,劳心劳力让他心力憔悴,对当时贵族流行的肖像画失去了兴趣。

《宫娥》动笔之际,腓力四世更是遭受了轮番打击:爱妻伊莎贝拉王后亡故,独子在此后两年夭折。面对如此不幸,见到昔日画像,难免会顾影自怜吧。

后来他曾对一位红颜吐露过心声:“不想看到自己变老”,“不太愿意将自己交托给性格冷漠的委拉斯贵兹”等。

作为当时宫廷首席画师的委拉斯贵兹是唯一有资格给腓力四世作画的画家。可是,他的客户现在不想再见到自己的形象了。

回到画面本身,画面要表现的是腓力四世的家人,更准确的说是要表现腓力四世本人,而现在他不给你画正面肖像的机会。所以,委拉斯贵兹选择侧面描写,一切都说得通了。

站在这个角度,或许可以重新定义这张画,即腓力四世夫妇正在你所在的位置,委拉斯贵兹正在为他们画像。

这么说有点绕,需要空间的概念理解这个问题。

腓力四世所站的位置就是我们观众所在之地,他面对画家和他的女儿以及仆人之类,现在委拉斯贵兹正在给他画像,而处于前文所提到的原因,画家决定侧面描写,只把国王安排到镜子中。

宫娥,局部

我们仔细观察这幅作品时,其实也可以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一处,甚至右侧的宫娥微微屈膝,似若行礼,这不正是皇帝站在他们面前时应有的表现吗?

就像毕加索对名画的重组一样,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一幅作品,正是对作品的变奏。

所以,接下来我们进入变奏部分。

毕加索对于这幅画的变奏有好几张,最常见的如下图:

还有这样的:

这样的:

算了,全贴出来:

还有一张小公举的特写,一并奉上:

看了这么多,要是还没有过瘾,也不要慌,把名画拿来恶搞又不是毕加索的专利,这种事情达利也干过。

毕加索对于《宫娥》基本保持了原作的构图,只是恶搞了画面的人物,达利的做法就过分多了。

这是达利的《宫娥变奏》,画面内容被他框了起来,如同把整张画放在了另一个时空里一般。

这是所有《宫娥》变奏中小编最喜欢的一幅,在这张图中人物被简化为数字,画面的空间感却更加明晰。

达利也画了特写,不过不是小公主,而是在角落里的那个侍卫。

好了,关于这幅画的变奏还以后很多,像是波普之父汉密尔顿,摄影师Joel Peter Witkin等都以此为蓝本创作过艺术作品,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果变奏只是恶搞那也就毫无意义了。

变奏其实是对于一幅作品的肯定,是画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名家大作,是对前辈的致敬。当然,这种变奏中也充满了画家独特的情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自腓力四世的呐喊,不许偷看我的《宫娥》!
宫娥为何被称为世界级油画,它有画中画,更有谜一样的四个视角
艺术史上最烧脑神作 !与《蒙娜丽莎》齐名,可惜没几个人看懂···
一生顺风顺水的他,为何让毕加索、达利都痴迷不已
小公主刚置办了一身新行头,来个买家秀
毕加索画了58遍的画,到底为什么厉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