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例 | 张羽 - 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综合课组 一等奖

英语课例



    “蔡雷英语”经外语教学网授权定期转载和推送历届比赛精选视频和讲解,领略往届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供大家学习研讨使用。今天推送的是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综合课组一等奖得主,来自贵州师范学院的张羽老师的作品。


    张羽,贵州师范学院教师,本硕均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年获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贵州赛区综合课组第一名及贵州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科组总分第二名(外语课类第一名),2012年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一等奖等。


    参赛感言

             I teach, therefore I am.

    比赛心得

    西历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八方教坛冠军蓄势待发,汇聚申城,欲摘中国高校英语教学大赛之桂冠。比赛激烈,堪称教艺比拼之巅峰论战,外语学界之宏伟盛事。


    小生二十有八,耕耘教坛一年有余,今夺本省冠军,获全国决战名额,又战得总决赛讲课第二,综合排名第三之佳绩,心中感慨万千,今执笔于此,与诸君共勉。


    西语教学,意蕴深矣。吾尝终日而思:师何以能运筹帷幄,张弛有度,与生共建外语学习之文化圣殿?“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之精髓何以能贯穿践行于今之课堂?大赛举办之际,幸有专家学者点拨,名师同仁指教,清泉灌顶,哲思沐耳,解吾惑于瞬息。本届大赛,文章新颖,题材广泛,文辞多玄机,故余苦思数日而不可得。见此状,学界教授余学军、副院长罗泳、师傅尚光琴不吝赐教,谆谆教诲,关怀备至,才令豁然开朗,成竹在胸。吾以为教学设计之妙理全在主次分明,自如收放,当于行云流水中窥见师之风采、学养厚度,生之奇思飞扬、舌灿莲花。是故,今之教者须融语言工具、人文二性于一体,透析文理,升华主题,师生共悟,灌注情感,兼收并蓄,开放包容,此之谓“大外语课堂”。


    决战日,虽刀光剑影,扑朔迷离,孰优孰劣,难有定论,然宏而观之,也俨然一副翕忽流动教艺春光图,美不胜收。细听之,或声音柔腻、悦耳如歌,或铿锵有力、自信果敢,或娓娓道来、起伏跌宕;远观之,或设计缜密、循序渐进,或轻重突出、自成一体,或中西对比、明灭可见……评委专家之提问朴素中寓深刻,于深刻中追问青年师者之教育观、责任感。细思品味,意蕴无穷!不愧乃中国大学外语教学比拼之最高圣殿。


    忆及参赛伊始,吾心忐忑,诚惶诚恐,忧虑难解——实因资历尚浅,学养厚度未成气候,恐难逐鹿中原。然,余教授敏察吾之臆想,会吾于苗圃之中,促膝长谈,曰:“‘青椒’者,需借大赛东风,秣马厉兵,砥砺前行,心平气和,遇强则强。况汝之赛事经历丰厚,常有佳绩迭出,何患之有?”听罢,弛然笑曰:“师言甚是,自当竭尽全力。”逐一一破解。七日之内,解读文章,其背景,其语言,其文质,云云。又七日,教学设计,厘清重点、难点、思辨点,切勿全盘托出,喧宾夺主,囫囵吞枣。


        课视频


     秦秀白教授点评 

    张羽老师为我们奉献了一堂成功的授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张羽老师讲授的课文是Nathaniel Rich撰写的“The Lawyer Who Became DuPont's Worst Nightmare”,属新闻报道(news story)或特写(feature)。张羽老师并没有选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由远及近地导入课文,而是通过和学生讨论构成一篇news story的基本要素(When, What, Who, Where)直奔课文。这样设计Lead-in环节干脆利落,不落俗套,值得推崇。


    2)张羽老师的授课紧扣课文,既能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并与文本开展对话,形成独特的教学视野,又能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开展更深层次的讨论。比如,在梳理课文内容时,张羽老师引导学生按照事件发生和演变的时间顺序让学生自己道出课文内容细节;进而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律师Rob Bilott成了杜邦公司的nightmare这一关键问题;他还列出描述律师Bilott的具体语句,引导学生分析和概括主人公的形象特质;作为课文教学的第三步骤,张羽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Take sides -- Voice out your opinions critically”的活动,让学生就本篇新闻报道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发表个人看法。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聚焦文本”和“聚焦学习者”的综合课教学理念。


    3)张羽老师在分析和讲解课文时重视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点,做到了内容分析和语言分析并重。比如,在引导学生关注第17段时,他特意挑出动词taint予以讲解,还由此延伸出与其近义的damage, blemish和spoil三个词,扩大了学生的语言视野,体现了综合课是语言训导课的教学理念。


    4)授课伊始,张羽老师便陈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的(A. 根据时间线索理解本篇新闻报道内容;B. 主人公形象特质分析;C. 挖掘本篇新闻报道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进而提出了本堂课教学的四大步骤。由于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步骤明确,张羽老师的授课有条不紊,兼之其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出色,自然能给听课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张羽老师的授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始至终,张羽老师一直在主导学生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是先由学生作答,而不是教师自我包办,完全突破了教师“满堂灌”的陋习,值得我们学习。


    听了张羽老师的授课,我有一点或许是属题外话的建议,即在教态方面张羽老师仍有改进之余地。张羽老师是一位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均很优秀的青年教师。从授课过程和回答问题的表现来看,我觉得张老师的教态虽洒脱自然,但似可更加谦和些、平易些、朴实些,不要在听众面前显得过于居高临下。有时候,大庭广众之下表现得儒雅些或大智若愚些,似更能博得听众的欢心和喜爱。要知道:教师的教态和体态语言是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态和体态能体现教师的气质和人格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整体印象。

        说课视频


     束定芳教授点评 

    说课要求选手首先分析所给材料的内容和结构,然后介绍教学方案。张羽老师在分析课文时主要分析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即哪几个段落构成第一部分,哪几个段落构成第二部分,等等。这样做一是比较简单,二是不能展示教师自己对课文主题思想或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课文重点的把握。


    张老师介绍说他将用四节课(period)来处理这一材料。第一节让学生来展示对词汇的理解;第二节课介绍相关的背景信息;第三节课涉及批判性思维,打算让学生就human和AI之间的关系展开辩论;第四节课是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画一个树形图,说明AI对学生的影响。


    这样的备课方案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这样一篇短文是否要用四节课来处理是个问题。四节课内容的分配也是个问题,尤其是最后一节课到底是布置作业,还是课堂讨论,张老师并未交代。如是前者,布置作业怎么可能需要一节课的时间?


    其次,整个课程的结构设计几乎与一节课的结构一模一样,其实是一堂课的拉长版。四节课分别对应课堂教学的几个不同环节。实际上这表明这一模式已经成为张老师上阅读课的一个比较固定的模板。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结构分明、层次清楚,但问题是学生如果每次都面对同样的教学过程或步骤,往往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教师应该尽量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在教学环节和活动设计上有所创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张老师介绍说他将引用Dickens和Bacon的两段名言来启发和组织学生讨论相关的话题,似乎显得有点牵强附会。这两段名言似乎可以与任何讨论的话题挂上钩。


    张老师在回答评委的问题时,未能真正理解相关内容。对提问专家提出的有关human governance和social institutions的问题的回答也显示张老师并未真正理解相关的概念。


    张羽老师的表达总体上比较流利,但在用词和语法上存在许多问题。例如reasonable reasons, I am hoping (wanting) them to do, emphasize too much attention on sth. 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例 | 彭一飞 - 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 二等奖
    教师评课用语集锦
    抓住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教给学生真正有用的东西
    第五届外语微课大赛获奖作品展播(一)
    课例 | 宋雨晨 - 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视听说课组 二等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