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印谱研究的几点建议

选自 | 《西泠艺丛》2021年第6期 总第78期 |

文/张炜羽

西泠印社理事

韩天衡美术馆馆长

受西泠印社委托,让我谈一谈关于印谱、印谱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今天的话题是“大印学”概念,印谱作为我们印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广泛研究是最近十几年的事,还处于起步阶段。西泠印社举办过多届的国际印学研讨会,每期研讨会上都有关于印谱研究的论文。我仔细看过,挖掘得很深,但还处于相对零散的状态。2012年西泠印社举办了一场“朱痕积萃”中华珍藏印谱大型联展,至2019年为了配合中国印谱史与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又举办了一场规模非常庞大的印谱展,真正的印谱研究高潮,已经开启。

印谱的研究为什么重要?我个人认为,其一,印谱除了史料价值之外;其二,我们现在看到许多印章往往会是“有谱无印”,就是有印谱而没有印章实物。如著名的吴昌硕《朴巢印存》,这本印谱的发现对研究吴昌硕早年的治印风貌,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这批印章未见实物。此类情况还有很多。

关于当代印谱研究资料的整理工作主要分两块,一是文字方面,一是图版方面。关于图版方面,除了上面两次印谱史的研讨会、展览图录之外,像陈振濂先生主编的《中国印谱史图典》,主要对西泠印社藏谱进行逐一介绍。文字方面,韩天衡先生的《历代印学论文选》中,有专门的印谱序跋著录,黄惇老师的《中国印论类编》,郁重今先生的《历代印谱序跋汇编》等。不管从图版还是文字资料整理,已经为我们现在印谱研究做了很好的基础工作。因为印谱比较珍贵,一般的研究者无法看到原件,而现在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出版的高清原色印谱,这是非常好的势头。过去一些出版社也出版了不少印谱,用宣纸印刷,但效果总感觉有点欠缺,因为这方面技术上的难关没有完全突破。对比原打印谱,在还原印泥颜色或者印蛻精细度上,还是有一些差距。所以在技术上没有完全突破和在没有办法看到原打印谱的前提下,看高清原色出版物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目前从事印谱研究的人员主要分为两大群体,一是篆刻作者与印学理论研究者,但是他们更注重艺术类方面,比如关注印章的线条、艺术风貌,包括印人的交游等。还有一部分是高校中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印谱研究总体的发展趋势很好,但是还是没有形成一个大规模的研究群体。对印谱研究,我个人有几点建议:

第一,在如何开展研究方面,可以考虑与古籍版本专家联手。前几年香港的林章松先生把自己收藏的一千种印谱资料交给了上海复旦大学,并把资料公开,供广大的印谱研究者使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但是古籍版本专家跟篆刻作者还是有区别,因为他们比较注重版本、纸张或者板框,对篆书、印人的研究或许没有篆刻作者精通,双方联手可取长补短。

第二,关于某流派印谱的研究。过去大家比较成熟的有《西泠八家印谱》。2019年12月在韩天衡美术馆举办的“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得到了西泠印社、河南印社等印学团体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印谱方面,从西泠四家到西泠六家,再到西泠四家附四家,一直到西泠八家,对这样一个篆刻流派形成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印谱都做了一个完整的展示。让普通的观众对这一流派的形成,特别是名称、成员的组成,到最后西泠八家的定名,都能对照着实物一一了解,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目前学界对西泠八家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对其他流派的研究相对薄弱,比如过去吴隐编辑过《鸳湖四家印谱》等,但毕竟影响还不是太广。所以我建议可以从其他的流派,甚至某一个地域入手,如杭州有浙派,上海有海派,广州有黄牧甫的黟山派,北京有齐白石一脉,通过印谱来研究一个地域的流派。过去冼玉清著有《粤东印谱考》,对岭南地区印谱做了系统研究,文字详尽,但没有图片。

◎ 《西泠八家印选》三十卷本

◎ 《学山堂印谱》

◎ 《顾氏集古印谱》

第三,前几年西泠印社举办过域外印章研讨会,使我联想到关于日本印谱的研究。日本印谱也属于汉字篆刻印谱的范畴,但是苦于国内实物资料稀少,业内人士很难见到。另外我也不太清楚就日本印学界有没有关于日本印谱的研究,所以这也是一块可以发掘的领域。

关于印章流向的研究,包括古玺印、流派印。过去我写过一篇小文章,即朱鸿达的《宾鸿堂藏印》,后来发现他收藏的许多明清流派印章现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但这一块研究的工作量非常大,对这么一大批古玺印章要从一本本印谱里面去比对,所幸我们现在有电脑可以加快比对速度。除了研究印章的流向,对印谱版本也需研究。一些名家印章原来是完好的,后来破损了。如西泠八家印章中丁敬身的一方“杭州郡”,我看到过两个版本,其一杭州的“杭”上部完整;而现在看到的大部分是“杭”字上部缺损。这一缺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需要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的印谱来进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泠印社历任社长102张印谱珍藏
【社史钩沉】西泠印社藏品的种类·可移动文物之印谱类、印屏类
吴莹 印章 (二方) · 长风拍卖 · 2007年春季暨首场拍卖会
吴隐印学二三事(中):印学文献的出版与研究
嶺南新軍,黟山傳燈丨劉一夫篆刻作品欣賞(回評赠书)
十竹斋印谱 201006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