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邹氏文化美名扬,那些优秀的家训家风你了解多少

记得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那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为何?因为他姓“邹”,同“邹”也。

邹忌,(约前385---前319),战国时齐国人。齐威王时被任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州西南),号成侯。其历史地位在于:他曾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后来,我才知道邹忌著名的故事“鼓琴”游说齐威王,始任相国。也是后来才知道,其实,在历史的时空隧道中,突出的、优秀的邹氏人物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邹衍,就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邹衍也是战国末期齐国人,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主要学说是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我们熟知的关汉卿戏剧《窦娥冤》中“六月飞雪”情节即出自邹衍尽忠于燕惠王,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邹衍逮捕下狱,因而六月降霜之典。

又比如邹元标,江西吉水人。明万历进士,刚作官的时候因得罪张居正而被贬,于是潜心研究理学。张逝世后,他又出来作官,以敢言著称,母逝世后居家讲学三十年,为东林党首领之一,与赵南显、顾宪成共号为“三君”。

近代史上的邹容,那可更是一个名震中华的人物,其《革命军》一书,为腐朽的清王朝敲响了丧钟,是反清革命史上一篇重要的战斗檄文,价值将永垂青史。

(邹阳)

(邹汉勋)

当然,邹氏杰出人物还很多,古代历史上的如:汉代散文家邹阳、西汉上谷刺史、东鲁侯邹仲俊、三国时期魏国国子祭酒邹湛、唐荆南节、度使屯兵范阳的邹天纬、唐末威武军节度使邹勇夫。北宋初幽州范阳统制邹天经,明嘉靖进士邹应龙,明朝著名学者邹守益,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舆地学家、中国近代舆地学奠基人邹汉勋。

(邹鲁)

(邹大鹏)

(邹承鲁)

近现代的,如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邹鲁,国民党炮兵总指挥、二级上将邹作华;中国现代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民国著名实业家邹敏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首任情报总署署长、中央调查部常务副部长邹大鹏;中科院院士邹元爔;中科院院士、人工胰岛素的发明人邹承鲁;中国工程院院士邹竞(女)、邹德慈、邹学校;著名画家、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邹雅;原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副部长邹家尤;前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韬奋之子邹家华;原四川省副省长、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邹广严等等。

查《二十五史》,邹氏入列传者计20人(不含邹忌、邹衍等汉以前人物),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邹氏族人入为将相、人臣,为政清廉勤慎,体恤民情,清操如寒士,政声颇佳。

(邹应龙)

(邹守益)

同时,似乎又都承继了邹忌直谏敢言之品德,宋代邹应龙是,元时邹伯言是,明之邹济、邹缉、邹智、邹应龙、邹维琏、邹元标、邹守益等等都是。

在我邹氏,入传男人值得褒扬,邹家媳妇也不乏值得历史记载者。

《二十五史》载我邹氏媳妇计四人,其中《旧唐书》传一百四十三之《烈女》所载邹保英妻子奚氏更是一女中豪杰。

武则天万岁通天年((696年)),邹保英任平洲(今河北秦皇岛一带)刺史时,契丹贼李尽忠来犯。邹保英领兵讨击,这边却造成城孤援寡,情势危急之下。奚氏率家僮及城内女丁相助固守,直至叛贼败退。

因此,奚氏被唐朝廷打破惯例,特封为诚节夫人。你看我邹氏媳妇奚氏是不是一个英姿飒爽的穆桂英、秦良玉,是什么?

我邹氏先祖入文艺者、畴人(地理学家)者有之,入忠义者有之;但列酷吏、佞臣、奸臣、叛臣、阉党则无一。今日中国近年来加大反腐力度,受到司法处理和纪律处理的正厅以上干部600余人,其中也无一我邹姓之人。为什么呢?

因为,我邹氏源自东鲁中国礼仪之地也。东鲁,这块承继了周礼文化与商文化,诞生了孔子、孟子,孕育了儒家文化的土地,我邹氏先祖在此繁衍生息。

千年的人文熏陶之下,“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已经深深地融入了邹氏子孙的血液之中。其外在的体现,就是我们传承百代的家风、家训。

“家风”又称门风,是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对个人的教养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我邹氏家风发祥于东鲁,望出于范阳,正所谓“邹鲁遗风,英贤不绝”,这家风就是:家教严、重忠孝、有担当、官清廉、民勤奋、性刚直、乐善施、多才多艺、富有开拓进取精神。

家训是“敦孝弟、崇信实、辨义利、睦亲族、供国赋、戒非为。”即我邹氏族人:

为人子者,不负生育之恩,务得至亲欢心

为他友,必言而有信,戒口是心非,面诺而背悔

为人者,求利者而不损人利己,必“量吾力之厚薄,穷乏者周之,患难者恤之,颠沛者扶之,是为尚义之君子矣!”

为亲族,尊祖故敬宗亲,使族不睦之言、之举勿为

供国民,履行一个公民对国家的责任与义务

一生戒非为,知“耻”而守节,不求扬名当下,坚免指谪于当时,追求青史流芳,绝不遗臭万年。

虽然,我邹氏族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许多人已不能记得这些家训的内容,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邹氏族人绝大都数是这样践行的。

那么,我们的家风是怎样传承,家训又是怎样让我邹氏后人谨记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的实现路径吧!

婚姻。良好家风的传承是从一桩美满的婚姻开始的。老话说:一代无好妻五代无好子。所以我邹家选择媳妇,最重的是品行。

古代我们重善良,孝顺、贤惠这些亘古不变的女性美德,今则同时看重知书达礼、独立与自尊。《二十五史》列传所载邹氏媳妇4人,那是全国性的代表,其实,只要你去查阅各地民国前编撰的地方志,可以说都会找到我邹家媳妇和邹氏女儿的身影。

家庭。家庭永远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邹氏正是秉承家训,以其父母的言传身教传承着我邹氏家风的。

祭祖。清明、春节、中元不忘祖德,向已逝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是仪式,更是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也传承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文明。

修谱。族谱是记载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与国家史志、地方史志一样,都是重要的历史载体。

其意义在于:寻根、留本,回答你从哪里来?你的祖先是谁等等问题;清缘、备查,由此你知道本族来由、远祖世系,及本族先人的功过是非;增知、育人,以家训族规规范本族人言行,历代经典启迪来者、陶冶精神、奋发有为;血肉联情,有了谱书,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相见恨晚,只要查证谱系即可承前启后,精神永传。

建祠。祠堂,是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也是族亲们联络亲情、弘扬家族文化、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的会聚场所。

我邹氏总堂号为“范阳堂”。东鲁乃邹姓发祥地,而后邹姓人由鲁而逐渐向河北涿县迁徙,并发展成为显贵家族,为当地(范阳)所仰望。所以,北宋年间编辑的《百家姓》,将邹姓郡望定为范阳。

邹姓的分堂号很多,能说出命名出处的即有:东鲁堂、碣石堂、讽谏堂、 清隐堂、三古堂、九文堂、敦睦堂、南阳堂等等。

宗亲会。宗亲会是建立在相同姓氏基础上的血缘组织,是源自相同世系的同姓人聚在一起组成的姓氏团体。

因为血缘我们才走在一起。走在一起根本的是:弘扬祖德、敦亲睦族、资助教育、奖掖后进、服务社会。其具体的职能则是弄清姓源、编撰族谱、济贫恤寡、育幼养老、修葺祖墓、建立宗祠、组织祭祖等等。

东鲁遗风今犹在,十万人家读书声。”正因为我全体邹氏族人不忘祖德,努力地践行自己的家训,邹氏两千多年家风得以传承。相信,我们在同邹共荣的大道上,必将迎来更大的辉煌!

下月我们将继续向大家展现邹氏家业的现状与未来。请关注。

四川省邹氏宗亲筹备组

2018年9月9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房氏家规3】河南濮阳《房氏族谱》合族规约
康氏“家规家训”选
《康氏家规、族规、家训》
家族·家风 | 晋江衙口施氏大宗祠:施氏好家风 传世扬清风
??传承祖训家风 忠勤廉正造福百姓
文氏文化 | 文氏族规家训在家庭家族和国家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