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GOT)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肝脏,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脏次之。GOT有两种同工酶,存在于胞浆内的称s-GOT,存在于线粒体内的称为m-GOT.GOT同工酶测定有助于了解组织损伤程度,心肌、肝、肾病变时。s-GOT升高;组织损伤时m-GOT才能在血清中测得。心肌梗塞时,m-GOT先于s-GOT而升高。
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氨基转移酶的一种,它催化天门冬氨酸和a-酮戊二酸的氨基转移作用,形成谷氨酸和草酰乙酸。AS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但在各组织中含量不等。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肾脏和骨骼肌。它分布于细胞质和线粒体基质中,但大约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内,属于细胞内功能酶。区带电泳证实,组织细胞内含有带正电(向阴极泳动)的线粒体AST(m-AST)和带负电(向阳极泳动)的胞液AST(C-AST),均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二聚体,m-AST分子量为9.1kD,C-AST为9.3Kd,但其氨基酸组成,最适pH、作用物、免疫学性质以及从血流中排出的速度都完全不同。由于m-AST定位于线粒体内,不易释放入血,故正常人血清中主要含C-AST,m-AST含量甚微。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低,但当肝细胞或心肌细胞受损时,由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ALT与AST释放入血浆,致使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升高。[1] 

2正常范围编辑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来自肝细胞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范围是0-40U/L(单位)。

3检查意义编辑

在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指标的,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反映肝细胞坏死的标准。对于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的检测非常准确。可以和谷丙转氨酶结合起来反映肝功能的状况,比如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均在1.0以下为肝硬化或早期肝硬化患者。
很多文献报告了AST与ALT的比值有助于判断肝病变程度,在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①在肝细胞损害时,AST/ALT<1。②当AST/ALT比值大于1,常见于各种原因的肝硬化;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常提示纤维组织增生或肝硬化进展;在急性肝炎病程后期,提示重症肝炎倾向,若大于2,则预后不佳。③当AST/ALT比值大于2,且AST水平在300以内时,常提示酒精性肝脏疾病;除酒精性损害外,全身性疾病,心肌损害等亦可出现AST/ALT大于1或2。④当AST/ALT比值大于3,且AST大于500时,则提示为循环障碍如左室衰竭,或肝脏恶性肿瘤.[2] 

  在肝功能检查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不一定就是肝炎引起的。因为饮酒、劳累、熬夜、剧烈运动、药物都可能引起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所以出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也不用过于紧张,需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即可。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的情况也常会在体检中出现,很多人不解。
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中,心肌、脑、肝、肾等动物组织以及绿豆芽中含量较高。种类很多,体内除赖氨酸、苏氨酸中外,其余α-氨基酸都可参加转氨基作用并各有其特异的转氨酶。其中以谷丙转氨酶(GP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最为重要。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说明存在肝细胞损伤,一般见于各种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胆疾病。但是,一些外界因素也可使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增高,如运动,进食,饮酒,熬夜,药物(消药炎即抗生素,但感冒药不是消炎药,要区分开,但是不管是感冒药还是消炎药,服用后都有可能引起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等。应排除这些情况复查一次,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增高,应做进一步检查,如测乙肝两对半等,以确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的原因,并对症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ssay Genie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检测试剂盒
肝病入门:转氨酶的医学含义!
肝功能受损,最应关注的是哪两个指标,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转氨酶是什么?转氨酶高能开始减脂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