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一提起哈佛大学,很多人肯定就觉得遥不可及,这简直是每个孩子学府的“顶峰”,别说去那里上学,就算提一下都感觉不能亵渎。
还记得小时候只要有人问我以后要去哪里读大学,我还在纠结自己到底去“清华”,还是“北大”,现在真的想想觉得还挺搞笑的,当然了,我认为肯定不止我一个人这样做过。
但是如果要说句实话,虽然在我国清华北大在排名上都不如哈佛大学,但是如果是在美国的话,即使你考上了哈佛大学,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金钱,你很有可能上不了。
在我国就不同了,如果你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即使家里很是贫困,国家也会帮忙让你有机会上大学,成为国家的栋梁的一份子。
其实只要是名人学校,就会让人特别的留恋,之所以很多人都有名校情结是因为:
一个好的学校其实它里面的学习氛围真的是不一样的,主要是身边的人就是不一般的。很多人现在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学校里面都是人才,那么自然而然的也会被带动;但是如果一个学校很差的话,一个还不够成熟的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
还有就是学校各种硬件比较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比如学校的教育质量、提供的机会等等一些原因。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有一个专科学校。虽然看上去还不错,但是一般只要提到这所学校,最大的传闻就是:两个人进去上学,出来就是三口人。
这个意思是说很多的孩子进去之后,根本都不是进去学习,而是混日子,找对象,每天无所事事。其实这种传言很多也表明了这所学校的氛围。
虽说在这个学校里面也有成才,真正学到东西的人,但是真正的相比起来,真的比例太小。因为整个学校里面大部分的人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很多挺有抱负的人,也容易被带偏,慢慢走上不归路。
现在就说的有点远了,其实主要想说明一个名校的权威性。哈佛大学排名一直在世界里属于第一的,肯定与他们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没有机会去哈佛上学,但是,我们可以跟他们进行学习。
哈佛大学的女校长就曾经说过,要带孩子去三个地方,这样以后长大,他的格局和层次必然要比一般人要强。
家长们如果有这个机会和时间的话,一定要尽量的带孩子去旅游,让他去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不同的自然遗产和人文的遗产,可以让孩子看到不同的世界,不仅能够好好的欣赏风景,更多的是让孩子的视野变得非常的宽阔。
当然了,如果有很大的限制的话,没有必要非得出国,去多好的地方,就算是在自己一个小县城,在农村、城市、郊区肯定都有一些接近自然的地方。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一定要带孩子们去国内外的一些名校里进行一个实地的考察,这样的话在感受里面氛围的同时,孩子们也会自觉地想向好的学习,以此形成了一个楷模。
要知道,楷模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一个孩子的内心一直种下了一颗名校梦的话,那么肯定他的追求也会比同龄的人大的多。
要是说没有很多资金支撑的话,现在的网络那么发达了,关于一些学校的视频在网上也越来越多,可以平常的给孩子进行放映,听一些他们的课程,看一下那边的环境也不失是一种办法。
可能有的人觉得垃圾场太脏了,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去那种地方,其实主要的是让孩子体会到一种辛苦艰辛,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艰辛的滋味,这样他们才能深刻的体会到幸福的价值。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幸福就是比较出来的,应该让孩子从小就产生这种危机感,让孩子自强不息。
肯定很多家长反映说出了资金的问题 ,时间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除了上述上面说的,其实还有一个办法也可以去培养孩子的格局。
这里一共是五本书,主要是从培养孩子的高情商、高逆商、好心态、好性格、好习惯这五个方向出发,去提高孩子人格修养,形成一个大的人生格局。
不仅是通过读书的方式,而且如果觉得看书太累的话,也可以选择听音频,无论是在上班的路上,还是走路运动的时候,或者在睡觉前抽出那么几分钟即可。
孩子的教育问题本来就是不可忽视的,可能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造成了一个不可回旋的结果,所以为了孩子,可以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为孩子的更好成长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