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宋宰相王安石》一个激励人心的精英成长故事

《大宋宰相王安石》是关于王安石的传记。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看到《大宋宰相王安石》的书名时,不自觉地想到王安石的这首小诗,简短,有意味,突显出梅花的品质,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暗香扑鼻,就像他本人一样,处于艰难困境中仍能坚持自我主张正义。

王安石少年立志是因为长辈过世,跟着父亲到亲戚家哀悼。这位过世的长辈按按辈分算是王安石的爷爷,他是振兴临川王氏家族的第一人,王安石看到络绎不绝的吊唁的人,再加上父亲的教导,让王安石认识到只有读书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光大门楣,光宗耀祖。

本书从王安石少年立志开始说起,按王安石的工作经历描述了他的一生。王安石的一生,相对于苏轼来说,顺畅很多。

两人都是宋朝人,有才华,文学史上他们的大名无人不知,但在官场上,王安石一路顺畅,遇到伯乐,施展了他的政治抱负。苏轼却接二连三的遭贬,广州惠州到儋州,一生坎坷。

王安石先是到鄞县当了三年官,试用青苗法,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由于他突出的才能,朝廷决定让他留在东京做馆职,但是王安石却拒绝了。

在东京做馆职,算得上是一个闲职,对于王安石这样的文官来说,专业对口,留在东京,更亲近于官家,有利于升官,可是他却拒绝了。朝廷不想流失人才,三番五次地给他下任命,王安石却一再推脱,原因竟然是因为俸禄太少,养不活一大家子,最后他得偿所愿,到地方当官。

王安石当官跟范仲淹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到一个地方,以民为重,为民着想,实行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法规,让人民受益。

后来神宗上位,看中王安石的才能,和王安石一起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遇到很多保守派的阻挠,各种各样的困难,但王安石不惧怕来自任何方面的责难,只要神宗支持他,只要我为了百姓好,他都选择坚持。

其实当时变法,范仲淹和苏轼都是持反对意见,立场不一样,保守派想的是老祖宗留下的祖制怎能说改就改,循规蹈矩,固守成规,当时的他们,根本看不到王安石的远见,大家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想着为百姓,因立场不同,在官场成了陌路人。

用现代发展的眼光来看,王安石的变法无疑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改革,他有着前瞻性的远见,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阻力,但他仍坚持自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来神宗过世,新帝上位,不多久就废除王安石的新法,以至新法未能进行到底。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会被人误解,当他做出的事情是有利于人民时,当群众都得到好处时,就会认为这是对的。但变法不是儿戏,就如同吃螃蟹一样,有人生吃,吃了会拉肚子,也有人吃多了也会上吐下泻,是螃蟹不能吃吗?不是,而是人们食用的方法不对。

新法有新法的好处,固守成规的人多,实行起来就难,当然也会有人曲解新法的要义,故意以权谋私,导致新法实行起来遭遇重重困难,最后的最后,王安石看到自己的一生的心血毁于一旦,含恨而亡。

后世人对王安石的看法褒贬不一,各持说法。我想,就算王安石活着,王安石看到如今的天下,听到大家对他的评论,他也只是笑笑,不会争辩。装大义于心的人,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他岂会在乎尔等的评论。

他能做到的:无愧于心,与世长存。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认识他,王安石,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敢于担当的改革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倒霉的苏轼:得4个皇帝赏识,却不得重用反一生被贬,是谁捉弄他?
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刘小川《品中国文人》之王安石
公元1086年4月6日,王安石于江宁府的半山园中因病去世,享年65岁。
司马光:不贪财不好色 一生就撒过一次谎的宰相_
皇帝亲口道歉,才华不输苏轼,这位“不洗澡”的宰相到底强在哪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