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东坡:何以笑傲人生?唯有实事求是!

01

北宋元丰二年(1079)7月28日子时,湖州城早已进入沉睡模式,大地被黑色笼罩,月光清辉,街道寂静无声,只有微风吹过,偶尔传来发出树叶摩挲声。

突然一阵急促马蹄声划破了夜晚的宁静。骑马人疾如雷电,一刻不敢耽误赶至湖州太守府。

“苏大人在吗?应天府苏辙大人托我带一封紧急信函给苏大人,十万分火急,请速速开门。”

门童被急迫地敲门声喊醒,揉揉惺忪眼睛,开门后见送信人急如风火,便知事态严重,赶紧把信送至屋内。“老爷,有紧急信函需要你速速拆阅!”

这位老爷便是时任湖州太守的苏轼,他见弟弟派人马不停蹄连夜送信,便知将有大事发生,于是赶紧起身穿衣,点亮烛火,打开信件。看完后,苏轼大惊失色,吩咐家仆:

“快快快,把凡是我写过的诗稿都帮着找出来,全部烧掉,一封都不能留。”

太守府上下全部陷入慌乱与忙碌中,所有人都在仔细翻找,生怕会有所遗漏。

原来苏辙在信中告诉哥哥:驸马王诜给他发了一封紧急密函,朝中已派人来湖州捉拿苏轼,速速焚毁此前所写诗稿,以免被不怀好意的小人拿来恶意曲解,成为构陷把柄。

处理完诗稿后,东方已泛起了鱼肚白。深感暴风骤雨即将来临,苏轼匆匆将州中事物交给通判祖无颇全权代理,自己则办理告假。

就在苏祖二人还在交接事宜时,身着官袍官靴,手持笏板的皇甫遵带着一行官兵气势汹汹地闯进了太守府。

“大胆苏轼!狂妄自大,竟敢写诗讽刺圣上。来人!把苏轼抓住,太守府上上下下全给我搜一遍,苏轼写过的文稿都找出来!”

多亏王诜和苏辙提前通风报信,让苏轼得以在皇甫遵赶到之前,将文字全部处理干净。

皇甫遵搜罗不到新的证据,脸色铁青,怒目圆睁,他冷冷发号施令:“苏轼以下犯上,藐视朝廷,即刻押往京城御史台,听候发落。”

这位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长官,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朝廷官兵捆绑起来,像驱赶鸡狗一样,被野蛮赶出太守府,关进了囚车。

“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目击者祖无颇回

闻讯而来的湖州百姓见太守大人惨遭屈辱,纷纷失声痛哭,有的人还焚香祈福。

这位苏大人,虽然上任不过三个月,却已解决了湖州城内严重的水患问题。

苏大人此前在担任密州、徐州知州期间,做过许多惠民利国的实事,好名声早已传播天下。

好不容易盼来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父母官,却无端被朝廷抓走,湖州百姓怎能不伤心痛心?

朝廷这次的野蛮抓捕,对于天之骄子苏轼来说,更是有生以来的奇耻大辱。

想他21岁那年,父亲苏洵带着他与弟弟苏辙一同赴京参加科考,苏轼提交的满分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让主考官欧阳修惊叹不已,逢人便夸:苏轼这小子太厉害了。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进士及第后的殿试环节,仁宗皇帝读了苏轼、苏辙俩兄弟的制策文章,更是欣喜不已:“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这个曾经被皇帝认定的宰相之才,此刻却毫无尊严,像鸡狗一样被人撵着走。而他甚至不知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夜之间就沦为朝廷囚犯?

在被押解回京的船上,苏轼萌生过投河自尽的念头。当他起身走到船头,望着滚滚江水,忽而想起甘冒风险为自己通风报信的手足兄弟,还有一往情深的妻子和家里的孩子们......

如果自己一了百了 ,他们又怎么存活于世?想到这里,苏轼停住了迈向江水的脚步。

02

20天后的8月18日,苏轼被押送至东京,关进御史台监狱中等待审判。

在“举动触四壁,幽幽百尺井,仰天无一席”的小黑屋里,苏轼才明白,原来导致这场无妄之灾的源头,就是自己上任湖州知州时,写的那份《湖州谢上表》。

这原本是一份例行公事的谢恩公文,但字里行间却宣泄出他对朝堂的不满。

比如开篇说自己“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议论阔疏,文学浅陋。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

太明显的自嘲了。

苏轼当时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文豪,每篇文章必是10万+爆款,欧阳修经常发朋友圈大力夸赞:“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

文坛领袖都说苏轼写文章精彩的让人汗颜,而苏轼却说自己文学浅陋,毫无特长,这不是自嘲是什么?

如果非要理解为自谦,那后面的话就能明显看出是发泄不满的牢骚情绪了。

“非不欲痛自激昂,少酬恩造。而才分所局,有过无功;法令具存,虽勤何补。罪固多矣,臣犹知之。夫何越次之名邦,更许借资而显受。顾惟无状,岂不知恩。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群生,海涵万族。用人不求其备,嘉善而矜不能。”

大致意思是:不是我不想努力报效皇恩,但才能有限,只有过失没有功劳;今后要端正态度,靠勤奋去弥补不足。我经常犯错,却凭什么能担任名邦之职呢?是陛下胸怀宽广,包容我这个没什么能力的人,我岂能不知恩?

是不是有种正话反说,发泄情绪的感觉?

后面四句是捅了马蜂窝的重点。

“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

“陛下知道我这个人迂腐愚蠢,不懂与时俱进,无法跟新进干部一起工作;也观察到我年纪大了不会生事,只适合到地方上管管民生类的工作。”

“新进”、“生事”,这些字眼惹怒了政敌——朝廷“变法派”。

宋神宗推进王安石新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熙宁时期和改制后的元丰时期

熙宁时期,宋神宗对改革尚处于摇摆不定的阶段,因此让变法派和保守派相互制衡。

而当神宗更改年号为“元丰”开始,变法就进入了强势、铁腕阶段,朝中保守派几乎全部被清扫,韩琦、欧阳修等元老相继去世,司马光回乡闭门写《资治通鉴》,朝堂掌权者已被一群表面支持国家改革,实则为己谋私的小人所把持。

如果说熙宁时代的变法之争,是君子之间为了解决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问题而产生不同观点的较量,那么到了元丰时代,变法已演变成小人争权夺利的政治倾轧。

因此“新进”一词,是保守派暗讽这群利用变法,投机上位的小人。“生事”则是讽刺他们惹是生非。

变法派本就担心保守派会卷土重来,为了巩固他们在朝中地位,不让大权旁落,'新进们'想方设法打趴保守派。

苏轼这篇怨气满满的《湖州谢上表》正好给了他们弹劾机会,要杀鸡儆猴。

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首先发难,他于元丰二年(1079)6月上奏:苏轼的《谢上表》“愚弄朝廷, 妄自尊大”,他文章影响力极大,却四处煽动舆论情绪,甭管什么天灾人祸,都说是新法惹的祸。现在正是改革关键期,如果不严惩苏轼,新法推进阻碍重重啊。

“臣伏见祠部员外郎、 直史馆、 知湖州苏轼《 谢上表》,其中有言:' 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愚弄朝廷, 妄自尊大。

宣传中外, 孰不叹惊。夫小人为邪,治世所不能免, 大明旁烛, 则其类自消。

固未有如轼为恶不悛, 怙终自若, 谤讪讥骂, 无所不为。道路之人, 则又以为一有水旱之灾, 盗贼之变, 轼必倡言, 归咎新法……今法度未完,风俗未一, 正宜大明诛赏, 以示天下。如轼之恶, 可以止而勿治乎?”

一条弹劾掀不起太大风浪,为了加码打压,“新进们”开始搜集苏轼诗集,网罗证据。他们煞费苦心,挑出三首作为罪证。

首先是监察御史舒亶上奏弹劾,说苏轼“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并一一列举指责:

  • 陛下救济贫困,贷青苗款给农民,苏轼嘲讽“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山村五绝》
  • 陛下为推行新法要求百官学习,他嘲讽“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无术”;——《戏子由》
  • 陛下禁止贩卖私盐,他嘲讽“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山村五绝》
  • 陛下兴修水利,他嘲讽“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然后总结:凡是涉及到新法的事物,从苏轼口里说出来,无一不以讥谤为主,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

果然是杀人诛心!

对于把改革当成毕生事业的宋神宗来讲,彼时为推进新法已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谁敢成为改革路上的脚石,势必被强势肃清。变法派正是利用这一点,极力唆使宋神宗,逮捕苏轼并将其杀掉。

御史中丞李定跟着上奏围攻,列出苏轼四大罪恶,激怒宋神宗:

  • 怙终不悔,其恶已著
  • 傲悖之语,日闻中外
  • 言伪而辩,行伪而坚
  • 肆其愤心,公为诋訾(zǐ,说人坏话)

四条总结下来就是:苏轼对新法不满,就各种诋毁、讥讽朝廷。他经常发表煽动性言论,带动舆论风向,影响极其恶劣,陛下一定要严惩,以儆效尤!

一套组合拳下来,宋神宗终于震怒了:'将苏轼谤讪朝政一案送御史台根勘闻奏。'

这就是北宋历史著名的“乌台诗案”,因关押苏轼的御史台“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世便将御史台简称为“乌台”。

03

苏轼在御史台牢房经历了严峻的拷打审问,隔壁牢房的狱友苏颂听见惨叫声,忍不住写诗哀叹: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五天后,苏轼承认了御史台的全部指控。

变法派抓住把柄便不断上奏神宗,要求斩杀苏轼,“所怀如此,顾可置而不诛乎?”

宋神宗左右为难。因为北宋开国之初,宋太祖就在太庙立有誓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如果仅因几首诗就诛杀苏轼,那宋神宗就是以一己之力颠覆祖宗之法,是大大的不孝。可他又想杀一儆百,对新法推动采取强硬手段。

朝中听闻苏轼或将被杀,不少人纷纷投出反对票,并积极组建了一支“救轼队伍”。

首先是苏辙,他上奏表示愿意舍弃自己的官职,换取兄长免死。

“臣不胜手足之情,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但得免下狱死,为幸。”——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

宰相吴充上书直言:“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

变法派的章惇也极力规劝宋神宗:“仁宗皇帝待轼以为一代之宝,今反制在囹圄,臣恐后世谓陛下听谀言而恶讦直也”。

连苏轼昔日政敌、已闲居金陵三年的王安石,在这个时候也挺身而出,质问神宗:“安有盛世而杀贤才者乎?”

但这么多的反对意见并未能让神宗下免死令。

最后太皇太后曹氏出马,她对神宗说:“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

这句劝诫看似普通,却是扭转乾坤的大智慧,因为潜台词就是:仁宗帝留给你的宰相之才,你怎能杀掉?杀了苏轼,就等于拆掉祖上留给你的奠定基石,你对得起仁宗帝么?”

彼时曹太后已病入膏肓,却仍心系此事,她提醒神宗:“苏轼因诗论罪被关在狱中,这是否是政敌设局陷害?你一定要查清楚,不可冤枉滥杀啊。”

曹太后的临终遗言,救了苏轼性命。不久后,宋神宗下令免苏轼死罪,贬去黄州担当团练副使。

'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

从8月18号入狱,到12月28号出狱,苏轼一共被关押了130天。这四个多月里,苏轼犹如待宰之鸡,终日恐惧绝望,“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他悲观地以为自己将命丧黄泉,连给弟弟的诀别诗都写好了,满纸悲凉,据说宋神宗读了都潸然泪下。

《狱中寄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04

回到正题。

苏轼被李定等人揪住把柄的诗,到底是不是在讥讽新法?

答案其实是肯定的。

北宋开国之初,宋太祖吸取唐朝藩镇割据、地方威胁中央的的教训,用一桌酒席将地方军权统一收缴到中央,有了“杯酒释兵权”的美赞,这个方法的确解决了藩镇叛乱的隐患,但却带来另一大难题——巨大的养兵开支。

宋朝养兵费高到什么程度?南宋理学家朱熹给出了答案:

“自本朝罢了藩镇,州郡之财已多归于上……财用不足,皆起于养兵。十分、八分是养兵,其他用度,止在二分之中。

财政80%以上都用于养兵开支,时间一长,经济弊端就越来越显著了。

宋神宗上位时,北宋建国已超百年,机构冗员庞大,朝廷财政负担沉重。疆域外,还有西夏和辽国虎视眈眈,外交开支不菲,中央财政年年赤字惊人。

为了解决沉疴痼疾,20岁的宋神宗上位就决意大破大立,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于是他找来胆子大、有想法、敢破釜沉舟的王安石当改革操盘人。

熙宁二年(1069)九月,王安石牵头制定了大大小小十余条新法,分别是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榷盐法等,目的是让国家全面垄断重要的生产资料。

这的确在短期内实现了中央财政快速增长,但却严重伤害了民间。

比如青苗法规定,青黄不接时,由官府借钱或借粮给农民,每笔贷款的利息为20%,一年可贷两次,等秋收以后,连本带利一起收回来。

这条本意是好的,一来打压民间高利贷;二来增加朝廷收入。

可到了执行层面,却变味儿了。

因为王安石推动新法太过激进,给每个地方派了不少发放贷款的KPI,地方官为了完成任务就胡作非为,强行借贷给百姓,有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官,甚至随意抬高利息,或用陈年旧粮贷给农民,却要求农民偿还更多的新粮。

总之一句话,行政力量压得农民苦不堪言。发展到最后,青苗法变成了洗劫民间的工具。

在青苗法推广期间,时任密州知州的苏轼,亲眼见到百姓们因官府强行勒索而不堪重负,忧愤之际,他写下了组诗《山村五绝》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山村五绝.其四》

大致意思是,农民赚的钱还没捂热,就要交给政府还钱还贷。由于经常跑城里给政府部门交钱,农民的孩子都能说出一口城里话了。

暗戳戳的骂“青苗法”,看似救济贫困,实则耽误生产。

再来看'王安石新法’另一项重点——榷盐制度。

王安石为应对国库巨额开支,将一系列民生刚需用品强行划为国家专卖,食盐首当其冲,不仅官方全程扮演采购、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角色,而且低买高卖,有些腐败分子还往食盐里掺杂泥沙,导致官盐品质差、价格高,很多百姓宁愿不吃盐,也不想买官盐。

更有些地方官,强买强卖,逼迫百姓每天买官盐,按家庭贫富来分配。当天食盐吃不完,只要过夜,就按私盐来重罚,并设立举报奖赏制度。

这种严重伤害民间的“官鬻”制度,搅得民怨沸腾。在地方担任长官的苏轼,受理过不少盗贼案件,都是因苛行盐政,逼得百姓走投无路,沦为盗贼。

熙宁七年(1074年),他在《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中指出,盐税日增,百姓不堪重负,使“小民无以为生,举为盗贼”。

“今盐课浩大,告讦如麻,贫民贩盐,不过一两贯钱本,偷税则赏重,纳税则利轻。欲为农夫,又值凶岁。若不为盗,惟有忍饥。所以五六年来,课利日增,盗贼日众”——(《苏轼集》·卷五十二)

又在《策别十三》中,批评朝廷:政府垄断、控制全国的盐铁茶酒等生活必需品,与民争利,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这种状态怎么能持续发展经济?

“今天下之利莫不尽取,山陵林麓,莫不有禁,关有征、市有租、盐铁有榷、酒有课、茶有算,与民争利,财源竭矣,力焉能生其财?”

苏轼还曾写过著名的万言书——《上神宗皇帝书》,详细列举新法弊端,认为新法推进太过激进,劝谏神宗应以民生为重,求民利为本,因法便民

可惜苏轼的苦口婆心并未得到神宗回应,失望之余,苏轼写的这首《山村五绝.其三》,就是影射新盐法对民众的伤害。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70岁的老翁食不果腹,只好自己上山采笋蕨充饥,但吃起来却没味儿。他是听了美妙的《韶》乐而忘了滋味吗?当然不,老汉已经三个月都没吃上盐了。”

05

苏轼万料不到的是,对文官一向温和、开明的北宋朝廷,竟会因此痛下杀手,玩起了文字狱。

我们必须得佩服苏轼的文人风骨,哪怕刚经历一场生死劫,傲骨依然不改,刚出狱就写了一首诗,把陷害他的那些御史们,一个脏字都不带地狠骂一通。

《出狱次前韵二首》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予投檄到江西。

开篇就直指小人利用文字陷害他,只因他文采高,名气大。既然名气会带来灾难,降低点儿也好。以后也不用花心思提防小人,讨好皇帝了,唯一担忧的是在黄州没酒喝。

“城东不斗少年鸡。”是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经典骂人名句。

这里用了唐代小说家陈鸿《东城父老传》里的故事:贾昌是长安城有名的斗鸡少年,因善斗鸡而得到唐玄宗的喜爱,被封为“五百小儿长”。

民间后来都不以认真读书、考取功名为目标,而是饲养斗鸡,以求赏赐为荣。以至于盛传谣谚:“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苏轼以此来讽刺“新进”小人,小人明知被骂,却又不能发飙,主动代入。这高级的骂人名句经典了千年。

据说写完这首诗后,苏轼丢掉笔杆,也骂了自己一句:“伤疤刚好就忘了疼,我可真是无可救药。”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位全民偶像能火千年而不衰,可不全凭诗词力量。

06

历经四个多月被死亡威胁的日子,苏轼尽管被豁免死罪,却要以戴罪之身被贬黄州(实为软禁)。

初到黄州的苏轼是一只惊弓之鸟,白天不出门,也不敢与人说话。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独自去江边散心。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言为心声,诗如其人。这首诗中的孤鸿就是苏轼凄凉而孤独的化身。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只孤鸿寻寻觅觅,挑尽寒枝,它宁可在沙洲上忍受寒冷,也不愿随意栖居。不是和我一样么,哪怕仕途失意,也不想违背原则,屈从权势。

很长一段时间,苏轼都没能从文字狱的阴影中走出来,他给友人写信小心翼翼,再三叮嘱不可给其他人看,或干脆让友人阅后即焚。

  • “此书虽非文,然信笔书意,不觉累幅,亦不须示人,必喻此意。”(《答李端叔书》)
  • “公一读乞,即烧之而已”(《黄州上文潞公书》)

由于乌台诗案牵连到亲人好友多达39人,有的被贬官,有的被降职,苏轼内心的愧疚可想而知,因此他不敢再与朋友太过亲近。

在武昌(今鄂州)的好友陈季常(对,就是电影《河东狮吼》里的男主)听说苏轼被下放到黄州,于是约苏轼来长江对岸的鄂州家作客。

苏轼怕又会连累好友,不敢去,回复陈季常说:“被小人盯上了,咱俩都要完蛋。”

“恐好事君子,便加粉饰,云擅去安置所而居于别路,传闻京师,非细也。虽复往来无常,然多言者何所不至。(《与陈季常书》)”

他在黄州活得小心翼翼,不仅行动被人监视,物质生活也拮据不堪,一家老小二十多口,挤在长江边一处叫“临皋亭”的狭小官舍里。

由于是朝廷犯官,俸禄是没有的,只有一丁点儿生活补给,苏轼在《寒食节二首》里自嘲生活状态:“小屋如渔舟”,“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也拟哭途穷”。

好在得道者多助

好友兼铁杆粉丝马正卿哀怜苏轼境遇,就想尽办法找官府为苏轼申请了城东一处数十亩的荒废土地,让苏轼得以开垦种上粮食果蔬,解决一大家子的温饱问题。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余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苏轼《东坡八首并序》

苏轼将这块地取名为“东坡”。他在学习务农时,经常向周边农民请教耕种技术和方法。由于他为人谦和,爱交朋友。慢慢地,不仅种植技术越来越好,还收获了一大票黄州朋友。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苏轼在东坡的某处空地,新筑了有五间房的宅院,他给新宅题上“东坡雪堂”四个大字,自称“东坡居士”。

变身农夫的日子是快乐的,劳作虽然辛苦,却可以忘记朝堂里的那些蝇营狗苟。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简单平凡地生活挺好嘛。

“某现在东坡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

古有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被贬黄州是苏东坡政治生涯的厄运,却也是他灵魂迅速升华的时期。在黄州的4年里,他深入佛道儒参悟人生本相,创作出一系列思想深远的文学作品,随便一首都圈粉无数。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深夜醉酒后的自白,是最真情实感的流泻。每一个字都简单平凡,却透着无穷的感人力量。

劫后观人生,长恨此身非我有;醒来看世界,何时忘却虑营营?

苏轼这里借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

人,不过是天地自然所幻化出来的有机形体,这个躯壳并不属于自己,又何必困顿于世事,为碌碌功名而斤斤计较?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既然已经风平浪静,不如顺势而为,泛舟江海,悠然自在的回归天地间。

他内心深处,既有对痛苦根源的探究,也有顿悟后的超然旷达。

醉而复醒,是对人生有了更加清醒的认知,所以才有不为世事所萦怀的恬淡。

除了这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火爆全网的《定风波》《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都是苏轼在黄州自省彻悟中的旷世名作。

总结一下就是,黄州是苏轼的的心灵炼狱。黄州之前,是锋芒毕露,嫉恶如仇的苏轼。黄州之后,涅槃重生,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苏东坡。

07

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迎来了柳暗花明时刻,宋神宗觉得“人材实难,弗忍终弃”,于是一纸调令,将苏轼从黄州迁到汝州,职位虽仍是团练副使,却预示着仕途转机的到来。

好运来的时候,挡都挡不住。不久后,苏轼长子苏迈又接到考上公务员的喜报:授官江西饶州府德兴县尉

看,人生巧克力不全是苦的,它也会出其不意给你带来香甜甘醇的滋味。

双喜临门让苏轼心情轻松不少,拜发谢表后,他将'东坡’和'雪堂’托付给黄州的朋友。自己则借这个时机先去筠州(今江西高安)看望弟弟苏辙,然后在赴汝州的路上顺道旅个游,第一站就是去九江游览偶像李白最喜欢的庐山。

47岁的苏轼背着行囊,手握竹杖,脚踏芒鞋,在好友陪同下走进了这座神往已久的名山。

山僧们听说Super star苏子瞻来了,个个激动得不行,纷纷赶去迎接。那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见到偶像后,粉丝们蜂窝涌而至,要签名、要合影(对不起,穿越了,应该是求作诗),苏轼原本觉得有李白写'庐山瀑布’的珠玉在前,自己很难超越,因而不想在庐山写诗。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苏轼《自记庐山诗》

可粉丝们实在太过热情,苏轼抵挡不住,于是先写了《初入庐山三首》,算是开胃小菜。

  •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 自昔怀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在庐山深度游览了十几天后,苏轼觉得之前写的实在太敷衍了,有愧于这瑰丽奇秀的千古名山。

某天在山下西林寺,他仰望着眼前层峦叠嶂,绵延不绝的群山,但见雾霭缭绕,近看有苍翠深谷,远看是奇峰峭壁。当云海涌入时,青山又似笼罩一层薄薄白纱,山峦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变幻无穷。

这奇景让他感慨万分,脑洞大开,于是提笔在西林寺的墙壁上挥毫泼墨,一篇描写庐山的封神之作就此诞生!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庐山遗留下来的16000多首诗词里,苏轼的《题西林壁》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公认最好的两篇,是几乎所有中国人张口就会的千古名诗。

李白笔下的庐山,奇特而浪漫,他用炸裂般的想象力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奇幻的人间美景。

苏轼笔下的庐山,托物寓理,他把自己在黄州四年多的反思与悟道托寄于此,语浅意深。

苏轼写完后,自己也十分满意,他说: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再也写不出比这更好的了。(实在是太自谦了,明明后面还有不输这首的《观潮》)

好友黄庭坚读完后立马打赏,第一时间转发到朋友圈:

“苏轼简直就是我们的嘴替,把大家都懂、却不知如何精辟提炼的佛家大智慧,用一首诗完美表达了出来,此诗必定流芳千古。”

“此老(东坡)于般若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其笔端有舌,亦安能吐此不传之妙?”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事物是复杂而多面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看到的样貌也各不相同。要想摆脱认知局限,就该跳出自身立场,全方位的去观察揣摩。

正如扑朔迷离的变法改革,一方面它对富国强兵起到了显著效果,但另一方面,它又的的确确与民争利。

这场改革到底是对还是错?苏轼用自身行动给出了他的答案。

08

庐山行结束后,距离苏轼父子分别赴任的日子不远了。

这天苏轼打开地图,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旅行地正好在黄州与德兴中间,于是他喊来苏迈:

“儿砸,看,长江与鄱阳湖交界处的湖口县,听说那儿有座奇特的山,能发出钟鼓一样的声音。不如咱俩去游玩一下,找找奇音来源?然后,你往东走不远就能到德兴,我呢,直接北上去临汝啦。”

“好哇,爸比,我早就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这个计划正合适!let's go go go!”

父子俩完成这趟旅行后,苏轼随手写了篇游记,就成了今天高中生瑟瑟发抖的背诵全文之一——《石钟山记》。

这篇游记有多好?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自幼时起“爱其文章奇诡,绘声绘色,大为钦佩,爱不释手,往复诵读,至今犹能背诵,只字不遗。”(季羡林《游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看似是一篇旅行历险记,其实苏轼是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的延伸。

开篇就抛出疑问,设置悬念。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水经》里说,鄱阳湖入口处有座石钟山。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认为,山下是深潭,水石相击,所以发出像钟鼓一样洪亮的声音。但这个说法似乎不靠谱,把大钟放到水里,就算大风大浪也不能让其鸣响,何况是石头呢?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也探究过这个问题,他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响聆听,南面石头的声响,浑浊而模糊,北面石头的声响清脆而洪亮,回响悠长。所以他认为这是敲击石头的声音。但这个说法也不对,所有石头敲击都有声响,为何只有这座山被称为石钟山?

以上是苏轼从书籍中获取的信息,他认为两位前人的说法都有漏洞,论据不足,难以让人信服。

本着“尽信书,不如无书”、“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行为准则,苏轼带着苏迈夜探石钟山,挖掘真相来了。

夜间探访的过程,每一句都堪比恐怖电影的惊悚画面。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夜晚看巨大倾斜的山石,像猛兽和奇异的鬼怪,仿佛会随时会扑来攻击。山上栖息的老鹰,听见人声受惊飞起,发出像老人咳嗽又大笑的的怪声。当我们打算折返时,忽然巨大的声响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的像不断敲击钟鼓,把船夫都吓傻了。

平定心神,缓解紧张情绪后,再慢慢观察,终于有所发现了!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原来山下都是空心的洞穴和缝隙,湖水不断从这些空心石中来回激荡,发出声响。船行至两山之间,发现一块能容纳百人的巨大空心石,石面全是窟窿,风力推着湖水来回吞吐,发出窾坎镗鞳(kuǎn kǎn tāng tà)的声音,与前面的噌吰(chēng hóng)声相应和,犹如钟鼓奏乐。

接下来是全篇的精华: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实践出真知啊,同志们!郦道元的说法虽然最为贴近原理,可他描述的太简单了;李渤不肯夜泊绝壁,所以他得不到真相;渔工水师们知道怎么回事,却表达不出来;那些只认书本的人,跳不出狭隘的思维局限。

要想认清事物全貌,就得敢质疑、不盲从、多维度观察。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是苏轼借此对朝堂官员的嘲讽。

坐而论道,不肯放低姿态,懒得去全方位深入调查,能解决好内忧外患的国家问题吗?

09

或许是夜探石钟山的经历,触动了苏轼对变法改革的思考,送完苏迈后,他并没有北上去临汝,而是坐船沿着长江东下,前往金陵拜访已经罢相八年的王安石。

听闻苏轼到访,王安石高兴不已,亲自来江边码头迎接。

见到王安石,苏轼激动地连衣帽也来不及整理,匆匆下船,拱手行礼:“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

“哎呀呀呀,你我之间讲究这些世俗繁礼做啥子哟。”王安石拉着苏轼,朗声笑道。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种子,早在苏洵生前就已种下,两人一直互看对方不顺眼。

王安石推进新法时,苏轼上书强烈抨击:“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不已,则乱亡随之。”

如此言辞激烈的开炮否定,王安石心里自然十分不痛快,两人在朝堂上经常针尖对麦芒,没少给对方穿小鞋,苏轼也因此被打压,外放出京。

但,君子喻于义。你我即使政见不合,立场不同,却并不妨碍彼此欣赏人格与才情。

所以,乌台诗案发生时,王安石为苏轼挺身而出;所以,有了这一次,北宋文坛史上著名的“金陵之会”。

政治观点不同的两位天纵奇才,在江边渡口相视一笑,往昔恩怨,烟消云散。

苏轼在王安石家足足蹭饭一个多月,一起游山玩水、谈诗论佛。

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或许两人对改革有过深度交流于探讨,苏轼后来对新法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

'盖为吾停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今圣德日新,众化大成,回视向之所执,益觉疏矣。'(苏轼《与滕达道书》)

大致意思是:我曾经抱有偏见,认定新法就是个祸害,这种想法是有差缪的。现在回顾以前说的那些话,越发觉得疏漏实在不少。

10

与王安石拜别后的第二年,即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这一年,北宋政坛风向转变,神宗病逝,小皇帝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

高太后是变法反对派的拥护者,在她掌权后,第一时间召回司马光擢升宰相。作为曾经反对变法的排头兵,苏轼也被召回朝廷担任要职。

就在司马光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时,让他大跌眼镜的是,被他请回朝的苏轼,竟然倒戈相向,频频与他唱反调,发生争吵。

原来司马光也是个拗相公,他认定新法就是毒药,必须全盘废除。于是有计划地今天废保甲法、明天废方田法、后天废市易法、再后天废免役法.......

苏轼看不下去了,他站了出来:

“大哥,新法实施都十五年了,你不能一竿子打死啊。有些新法效果还是不错的,实实在在为国家赚到了钱,只要革除弊端,就可以长期实行下去。”

司马光:“新法都是与民争利的害虫,四害未除,死不瞑目!!!”

苏轼:“哥,你这种说法,等同于王八乱踢啊。”

司马光:“(黑人问号)?什么叫王八乱踢?”

苏轼:“不知轻重,胡乱踢蹬,但也摆脱不了困局,这不是王八乱踢是什么?”

坡曰:'相公此论,故为鳖厮踢。’温公不谕其戏,曰:'鳖安能厮踢?’曰:'是之谓鳖厮踢。’”——《五杂俎》卷十六载

司马光:“¥%……&好你个苏轼,骂人都不带脏字儿。好,你倒说说看,应该怎么办?”

苏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应该去弊存益,将新法弊端进行修改与调整,有益的部分则可保留。

比如“青苗法”,废除地方上的硬性摊派任务,保留扶助百姓的贷款部分即可;

还有“免役法”,这是争议最大的焦点,司马光想完全废除,但苏轼认为应该保留。

“免役法”的前身是“差役法”,即官府的劳役都由老百姓来承担,这导致百姓们不仅不能专心务农,还会被某些官吏趁机剥削劳动力。

变法后的“免役法”,即老百姓如果不想服劳役,就可以交钱给官府来换取自由,官府再用这笔钱雇人服役。

免役法的弊端是,一些官府会趁机漫天开价,索取无度。

苏轼认为:“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只要完善法律,断绝官吏勒索的机会,则“免役法”不必废除,可以保留实施下去。

但他费尽口舌,司马光依然不为所动,坚持废除,气得苏轼回家后不停大骂“司马牛、司马牛!”

11

从宋神宗主导的这场新法改革,可以看出,王安石与司马光是两个极端。

王安石是典型的法家学派代表,他主张国家利益大于一切,只要能够增加朝廷收入,实现国富兵强,牺牲百姓利益也在所不惜。所以大刀阔斧、一刀切式的改革,搅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

司马光则是儒家仁政思想的代表,他反对一切横征暴敛,反对权力扩张,认为只要中央财政节俭一点,国家以农为本,藏富于民,就能天下太平。

司马光憎恶新法,称:“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所以他重新掌权后,将新法一股脑儿推翻,却完全无视变法后,中央财政收入呈几何倍增长的事实。

变法前的国家年税收,治平三年(1066年)1229万8千7百石,而变法后的熙宁十年(1077)剧增到5210万1千029石,变法八年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20年之用”。——宋末元初学者马端临《文献通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政治上,视角不同的两种人,如果都固守己见,偏偏又轮流掌权,政治灾难可想而知。

司马光和王安石就是如此,他们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从不同方向撕裂了北宋体系。

司马光废除新法40年后,北宋灭亡。

苏东坡,既愿意站在高处,从国家整体利益的视角远眺;也肯俯身低头,走进底层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

他试图将儒家的仁政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相结合,希望能够在国家利益和百姓福祉之间取得相对的平衡,所以他在变法派和反变法派之间“反复横跳”。

这种不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满肚子“不合时宜”,让苏东坡里外不讨好,在朝堂上备受排挤。

晚年的苏东坡,受党争迫害,被一贬再贬,几乎一直都在颠沛流离当中度过。但他从未因自身境况的变化,而改变对国家、对苍生的一片赤子之心。

在瘴疠横行的岭南,他兴修水利,想方设法将广州白云山中的泉水引入城中,让900多年前的广州居民就喝上了“自来水”;在惠州,他谋划并资助兴建了“ 两桥一堤 ”,至今惠州民众仍享受着便利。

在偏僻蛮荒的海南,苏东坡发现当地淡水稀缺,百姓直接取咸滩积水喝,导致经常患病,所以他组织凿泉挖井,让百姓喝上干净的井水,他经常去乡野采药,亲自为民众开方治病。

苏东坡还把中原耕读文化带到海南,带领黎族百姓务农桑、办学堂,为海南培养出了历史上第一位进士,以至于在海南有着“东坡不幸海南幸”的美谈。

不管走到那儿,苏东坡都在造福当地,政绩永远说不完。

陆游评价苏东坡:“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

在生命最大的困境里,他有过惊恐,有过痛苦,有过绝望,但内心的澄净却始终一如既往。

最后,借用苏东坡离开海南前留下的一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作为他笑傲人生的总结。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苦雨散去,终将晴空万里!就算经历过九死一生,也没什么值得去恨的。若没有走过这些苦难之路,又怎能看尽人间奇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个迷死人的男子,叫苏东坡
品中国文人:苏轼(长篇)
高俅为何要救苏东坡性命?
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宋代两大文豪交锋?看文人的德行
一生被贬数八个州 大文豪苏轼终把逆境写成了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