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莒县周姑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姑戏是莒县人民以及周边区域劳动人民喜爱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地方戏。流传区人口约一千余万,周姑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周姑戏,也叫“肘鼓子”、“拉魂腔”、“拴老婆橛子”、“盘凳子”。山东其他一些地方戏曲,比如南路的柳琴、东路的茂腔、西路的五音戏都与莒县周姑戏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开始,周姑调只是乞讨者作为“唱门子”要饭的帮腔,有的肩背布袋,手抱月琴,自弹自唱;有的两人搭档,一人操琴伴奏,一人打板行腔。这种说唱形式后来逐渐搭档成班,分担角色,作半营业性质的演出,其报酬多是由请戏村凑钱或凑粮付给。

周姑戏在本地流行最广,历史最久。但何时流入,尚无文字资料可供参考,据现年60岁的莒县周姑艺人徐庆余介绍,他的大爷爷徐佃选很小就跟随外地来莒演唱周姑戏的师父刘光明学习并表演周姑戏,单是其祖辈相传已有三代;莒南县十字路西南老淄峪村周姑艺人徐氏嫁与徐佃选之前就会演唱200余部周姑戏传统剧目。从这一传承体系来看,周姑戏进入莒地最少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莒县安庄镇周姑戏剧团的武场伴奏人员 郭正兴

莒县小店镇山西头村周姑艺人 徐洪成

在其师傅坟前讲述本村周姑戏传承历史

莒县小店镇山西头村周姑艺人 徐庆余

收藏的距今120余年的月琴全貌

莒县夏庄镇周姑剧团乐队在伴奏 月琴琴师

文化馆老师对周姑戏演员培训

学唱周姑戏的小伙子 徐凯阳

周姑戏唱腔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主要用于旦角;宫调式明快刚劲,主要用于生行。演唱中经常同主音转换不拘一格。目前仅存的传统剧目只有20余个,主要有:《四大京》、《张郎休妻》、《井台会》、《龙凤面》、《砸蛮船》、《穆桂英招亲》等剧目。

周姑戏传承至今,虽有所发展,但传统剧目始终还是腹本传授,基本保留了150-180年左右的原貌。浓厚的乡土气息,诙谐幽默的表达,粗犷朴实的风格是莒县周姑戏表演的主要特点。

2011年至2014年,县财政每年拨付20万元专项扶持经费,通过全县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对新增剧团和设备陈旧的周姑剧团进行了奖励与扶持。

2015-2017年,根据省市县要求每年举办全县新增庄户剧团初赛和全县庄户剧团业务技能大赛,自70余个庄户剧团和民间文艺表演队中,选拔优秀周姑剧团承担一年一度的“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活动,每年演出1200余场次,年投入经费120余万元,惠及城乡群众70余万人,26个周姑剧团长期活跃在社区村庄,为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徐庆余

非遗传承人

徐庆余,男,1947年7月出生,莒县小店镇山西头村人,日照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莒县周姑戏”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享誉莒县以及周边地区,为莒县周姑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周姑戏种中主攻老生和官生,兼演小生并担任导演。嗓音清纯、表演细腻,能够充分把握剧中人物特点,唱腔主要根据人物的身份和年龄做不同变化,很有自己的特色,深受广大戏迷喜爱。

能够独立教唱50余部莒县周姑戏传统剧目,还能够自行制作莒县周姑戏主伴奏乐器——月琴(俗称土琵琶)。存有距今120余年的周姑戏主伴奏乐器土琵琶一把、周姑戏演出服装20余套,腹本传授传统周姑戏近70部。

2007年1月,被确定为莒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1月,被确定为日照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胡剑夫

非遗传承人

胡剑夫,男,1948年11月出生于莒县夏庄镇胡家孟堰村,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莒县周姑戏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992年胡剑夫在莒县小店乡周姑剧团从事周姑戏伴奏和创作工作,1995年莒县夏庄乡党委政府在原小店周姑剧团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夏庄镇周姑剧团,常年活跃在四市八县、鲁东南地区。剧团和团长胡剑夫的事迹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日照市电视台和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省市县给予了表彰与奖励。2005年剧团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十佳庄户剧团”荣誉称号。胡剑夫同志在“鲁东南民间剧团展演”中,因成绩突出被山东省艺术馆授予“特别贡献奖”。2010年,被市委组织部推荐为“齐鲁文化英才”,多次获得省市文化工作先进个人、市十佳新闻文化优秀工作者,创作的现代周姑戏《婆媳之间》等剧目分获省一、二、三等奖和优秀作品奖,并两次获得市精品工程奖。

胡剑夫在二十余年的周姑戏传承与发展中,对传统剧目的剧本和唱腔板式进行了整理,在保留莒县周姑戏原汁原味的基础上,避免了传统剧目繁琐冗长的弊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剧目无法满足青年观众的口味,胡剑夫创作谱写了以计划生育、邻里和睦、婆媳之间、法制教育等题材的13部现代周姑戏,巡回演出1000余场,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为了满足城乡群众文化需求,各周姑剧团先后创作了以宣传中心工作的快板、表演唱以及现代周姑戏《请客》《传家宝》《双拐记》《胡有理断案》《四知五品》《相亲风波》《梦之圆》《亲家俩庆寿》《反腐倡廉奔小康》《文化扶贫把梦圆》《好亲家》《老两口普法》《双拐》《私事公办》《退礼》等新编剧目,用周姑戏的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法律,尊老爱幼,指导婆媳、邻里关系,使得这以传统艺术形式焕发了新的活力,传统戏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支鼓签、一块檀板伴他走过三十余年
5分钟搞懂闽剧,有人说它唱腔醉人 演技精湛?它到底有何魅力!
“天下第一团”——内乡宛梆
中国皮影戏的文化形态与存续生态探究
中华舞狮运动的发展与流派甄别
花红灯亮 薪火传承——玉溪新闻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