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览日照浮来山,观赏千年银杏王

#今日头条#2016年10月5日我们离开莒县县城来到浮来山游览,据说这里有两大看点,一是千年古刹定林寺;而是千年古树银杏王。距离只有八公里,一脚油门,瞬间即到。

浮来山风景区浮来山又名浮丘,位于日照市莒县城西,距县城约8公里。有三峰,北为“佛来峰”,西为“浮来峰”,南为“飞来峰”。三峰鼎峙而又拱围相连,唯东面略微开敞。三峰名称的由来,三峰耸峙,如龙蟠虎踞,迤逦连绵。世代相传,人们把三峰统称浮来山。成为齐鲁大地的四大地质公园之一。景区集游览、餐饮、娱乐、购物、健身、古地质遗迹、古文化圣地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娱乐场所,景区内,有八观、十二景、三泉、四园。修竹奇木,居谷繁茂,怪石嶙峋,溪流潺潺。

一入景区,迎面发现“救生泉”。据说,这是清朝末年,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百姓为了避难四处逃亡,逃到浮来山时严重缺水,就在危难时刻,有一牧童指点百姓发现一股非常清澈的山泉,拯救一方百姓继续生存,后来发现这个牧童是天上星宿下界显灵。事后百姓为感谢神灵保佑,特立木碑上书“救生泉”,动乱结束后更之以碑。以为永久纪念。

千年古刹定林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晚年遁迹藏书校经之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为山东省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院落面南背北,分前中后三院,南北长95米,东西宽52米,总面积为4940平方米。院内古树参天,古碑林立,景观颇多。

前院中有“天下银杏第一树”一株,树高26.3米,树围15.7米,树龄在3500年以上,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堪称生物界中的“活化石”,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其进行专题研究,并向全世界播放了其近影。至于这课银杏树到底有多粗,还有一段故事,传说:“有一秀才,赴京赶考,路经此处,为避雨来到树下。见此大树,想测出大树的树径尺寸,于是开始量此树。抱树七搂,欲继续抱楼,突然发现有一媳妇在树下避雨,遍用手指扎量八下,最后得出结论,树的树径为“七搂八扎一媳妇””。此故事即表现了秀才的智慧与诙谐,也表明封建礼制下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制。

银杏树王声名远播,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名士慕名而来,留下诗词歌赋,笔墨文章,为其大唱赞歌。

这棵银杏树生命力极强,至今仍枝叶茂盛,当代书法家王炳龙先生挥毫为之写下了'天下银杏第一树'的题字。树神奇,由树而引起的故事也极有风趣。

定林寺院内,赞颂银杏树王的碑帖石刻随处可见,银杏树王可谓天下驰名。

从古老的银杏树下进月洞门,有一所清雅小院,便是定林寺中院。院内垂槐罩地,青桐参天,桐槐深处,有一幢二层小楼,玲珑有致,造型古朴,门匾上镌刻“校经楼”三字,为郭沫若先生1962年亲题。此处佳木蓊郁,紫藤飘香,静谧优雅;楼墙一侧附满茑萝,绿叶莹洁,为小楼增添了几许幽幽古意。

据《南史》载:“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此楼乃当年刘勰校经藏书之处。刘勰于此,晨钟暮鼓之余,埋头校经,直至圆寂,埋骨塔林。浮丘塔林不只代代相传,且有资料可证。据《高僧传》:“隋仁寿中岁,昙观奉敕送舍利于本州(莒州)定林寺。”明嘉靖《青州府志》、清嘉庆《莒州志》均有此类论述。可惜塔林为清康熙七年(1668年)大地震破坏。

后人哀悼,题咏崖壁:“铁佛悯莒归地府,彦和碑碎遗荒坟。”当年定林寺最后一位主持僧佛成在世时,曾多次指点刘勰的墓塔遗址就在寺西。每年清明节和“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佛成总要到遗址前做佛事,以示纪念。校经楼几经沧桑,几度兴废,至清顺康年间原校经楼因失修将倾,此间楼西毗庐殿亦毁。康熙五年(1666年)重修定林寺时,将毗庐殿与校经楼合并一处,上层塑毗庐像,底层仍称校经楼,民国十八年(1929年)毗庐像偶被拆除,住持僧佛成居为僧舍。刘勰遗作及本寺经卷仍存在这里,校经楼之名,依然闻名齐鲁。

这里是世为罕见的三教合一的“三教堂”,庙院之正殿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左侧为道教老子的塑像,右侧为儒家孔子的塑像。儒、释、道三教合一,供奉一殿的现象在全国也不多见。这让我们再次大开眼界。庙门前边的三教堂的牌子更是让人新奇不已。

离开定林寺,回头再望一眼银杏王,如果再晚些日子,秋风轻抚,一定是满目金黄,漫天金光。那才是树王最壮丽的金色时光。

刘勰,字彦和,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祖籍山东莒县。刘勰从小家境贫寒,直至年长时也无钱取妻。而他生活的南北朝时期,社会机构板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寒门子弟难有出头之日,所以刘勰虽然少有大志,满腹才华,也只做得小吏,终不得志,于是他弃官剃发,隐居于浮来山定林寺,一边校阅经书,一边构筑他的鸿篇巨著《文心雕龙》,终于成就了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典籍。晚年在定林寺出家,所以故居也在此处。

文心亭,位于浮来山下的清泉峡南岸石壁上,有一架六角飞檐的红亭,隐现于苍松翠柏之中。亭子附近有一石碑,上刻三个大字“文心亭”。这三个如椽大字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所题,此亭是为纪念梁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所建。

刘勰,提起他或许有人会感到陌生,事实上,他是一位值得格外敬重的人物。这位《文心雕龙》的作者,是位世界级文学理论大师,在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值得大书特书。

朝阳观始建于唐朝,因傍依常年不竭的龙泉,佛家初建称龙泉寺,为佛、道两家相争的宝地,为观为寺曾三易其名,四易僧道。在清末道家强盛,更名为朝阳观至今。

朝阳观始建于唐朝,相传高道张三丰曾在此传功、炼丹,香火盛极。朝阳观位于浮来山主峰佛来峰的背面,位居避风向阳的山坳,观前初冬时节山花依然盛开,芳草如春天般嫩绿,偶尔还能听到蝈蝈的叫声;盛夏时节,此观后一带却凉爽如秋。因此,朝阳观大门曾经有一幅对联:朝阳观,观朝阳,观阳严冬如春暖;佛来峰,峰来佛,峰阴盛夏似秋凉。这幅对联,足以说明此处是一个小气候福地。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便可以直达浮来山深处,被称为全国第一的五百罗汉阵景点。虽然来的时间不凑巧,烈日高悬,但不得不感慨浮来山五百罗汉塑像阵,摆脱了一般塑造佛像的成规,不但造型逼真,而且神态各异,有强烈的的代入感。

行走期间,便可以看到那一个个或是和蔼可亲,或是怒目而视,以及腾云驾雾、窃窃私语、开怀大笑的罗汉闷,让人从感官上便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立于浮来山顶,福来塔下,遥望整个景区半隐于山体之内,掩映于林海之间,藏风得水,灵光万千。置身其中可悟道德之高远,出其外颇感天地之陶然。

华人寻根馆,一块巨石上书“一山一楼一条根;一书一字一华人”。“一条根”是指华人寻根。华人寻根馆展出了以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具有八千年树龄的檀根王为代表的50余件根雕艺术品,龙凤呈祥、龙凤戏珠、花果山、千里马是由具有8000年树龄的古檀根雕刻而成,与天下银杏第一树交相辉映。

莒县是齐鲁大地旅游大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处海岱之间的莒城,为远古东夷土著先民重要文化中心,莒城曾是三代莒国的都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即将离开浮来山,回首遥望感慨万千。这里不仅有迷人的风光,更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寺庙内外,亭阁之间,有读不完的史记碑文;清泉峡谷、云龙崖畔,留下了看不完的摩崖石刻;浮来山巅,依稀可见缕缕青烟;千年银杏树王,千年定林古刹,名闻遐迩的佛教圣地,每一位名僧、每一处景点,无不留传着一段段动人故事和优美传说,耐人寻味,百读不厌。

告别浮来山,我们即将前往蒙阴,攀登齐鲁的骄傲沂蒙山。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家》散文:晨曦 ​ 日出光照定林寺(散文)
莒县·浮来山——临沂行(四)
散文《在定林寺听校经楼的梵呗声》(2)
寺院里这棵1300多年的唐银杏在4000多年的树王面前还真不算啥!
春上浮来山
四千年银杏王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