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所指泗水与朱熹《春日》泗水一样吗

泗水,作为地名、河名,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山东泗水,因水源有四处而得名。泗水以南的尼山就是孔子的出生之地,孔子的儿子孔鲤被后来千年之后的宋徽宗尊封为泗水侯。

尼山圣境景区

这条泗水是唯一由东向西而行的河流,它蔓延四百公里,直至江苏境内的宿迁。

这条泗水便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泗水,便是《水经注》中“四渎八流”之一的泗水,便是孔子、孟子、墨子等先圣、先贤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的泗水,便是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的泗水。

但是究竟这条泗水是不是“胜日寻芳泗水滨”里的泗水呢?

南宋建炎二年,开封留守杜充为御金兵而决黄河之水。黄河之水无道可走,于是一路狂奔,借泗水河道途经徐州、宿迁等地灌入淮河,从而开始了长达七八百年的黄河“夺泗入淮”。

黄河夺泗入淮,既是天灾,也是人祸,从此之后,泗水流域良田荒废、作物减产,富饶之地日显贫瘠。及至今天,仍旧在缓慢的复苏之中。

泗水与南宋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到了朱熹的年代,它早已沦为金人之手,因此朱熹终其一生并不曾到过山东泗水一代。

不过,朱熹的祖籍江西婺源也有一处河流名为泗水,而且朱熹也曾经在考取进士后于春暖花香之时去过婺源,可能在这里的泗水游玩过。

江西婺源月亮湾

粗略地说过两处泗水,且来看看朱熹的这首《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春光旖旎的日子,诗人来到绿波荡漾的泗水之滨,寻觅春天芬芳的气息,一时间看到那无边的光景崭新夺目,使自己无暇应接。

这般轻松如意地看到了东风吹送留下的姣好春容,诗人不禁感叹道,不论是姹紫嫣红,还是重芳叠翠,都是这美好的春天翩然而至的结果啊!

由于朱熹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代大儒,因此这首诗的写作用意被后人作了一些推测,其中不乏较好的说法,如:朱熹一生在白鹿洞书院、武夷精舍等多处书院讲述儒家学说,他向往先贤孔子出生之地和讲学之所泗水,并遗憾此生不能前往。

白鹿洞书院

因此,诗中的寻芳,其实指的是诗人学习孔子的儒家学说。在孔子的学说中他看到了浩瀚无垠而精妙绝伦的丰富知识,恰如无边宜人的春景、和畅浩荡的东风,这样的万千气象正是由于有了泽被万物的春天,正是由于有了千古圣哲的学说!

诗中的入声字有:日、一、识、得。这首诗押“真”韵,这个韵雅致深切,表达对先贤如春风春雨般教化后人、惠及万世的深深景仰,表达对了往圣先贤的切切之思,非常适宜。诗中虽有多处开口度较大的音节反映这种神往之情,但是真韵的表达使得吟诵似放实收,是“发乎于外,动乎于衷”的具体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四十六:泉林“子在川上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王立群教授解朱熹《春日》
时时更新 日日如春*** 张大文
朱熹最经典的一首诗,通篇可谓如诗如画,更是频频入选小学课本
孔子究竟在川上叹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