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文字博物馆——古代瓷枕展(下)

    作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之一的陶瓷枕,集各种技艺于一身,三彩、剔、刻、划、画、印花等,把陶瓷枕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代的商标品牌:虽然全国都有陶瓷枕的生产窑口,但要论产量与品种还是磁州窑系最负盛名。而磁州窑本身也有众多窑场生产瓷枕,所以往往在枕底会有印戳记,通过字体与边框形式使自家产品与别家相区分,也是种特别的商家广告。


“张家造”款白地黑彩“徐神翁行医”长方形枕。宋代。



“张家造”款白地黑花摇扇人物纹八方形枕。宋代。



上边:“元祖真的萧家枕记”款标本。南宋。

下边:“张家造”款标本。元代。



“张大家枕”款白地黑花芦雁纹八方形枕。宋代。



褐釉绞胎大菱形纹枕。唐代。呈倒梯形,枕面正中贴嵌菱形绞胎花纹装饰,四角图案延至枕身,绞胎花纹整齐规整。



绿釉绞胎枕。唐代。呈倒梯形,枕面绞胎图案形成三朵花纹,枕身部分贴嵌绞胎。似水墨山水。



残绞胎枕面标本。唐代。

 

    唐三彩:唐三彩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因为烧造时各种着色金属氧化物熔融于铅釉中,自然扩散,使唐三彩具有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灿烂的特征。


左边:三彩釉银锭形绞胎枕,唐代。枕面色调为黄绿红白,枕身为绞胎,是集多彩与绞胎于一体的少见之作,整体显得斑彩繁密、艳丽多姿。

右边:三彩方枕,唐代。枕呈方形,枕面及底开光,纹饰为宝相花纹,枕身黄绿白三彩融合,具有斑驳富丽的装饰效果。

 

    宋三彩:宋三彩继承了唐三彩的工艺。采用刻划为主的装饰技法,釉色除黄、绿、白、褐四种主色外,色泽清脆明艳。与唐三彩相比较,宋三彩填色规整,画面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三彩刻花腰形枕。宋代。

    辽金三彩:辽金三彩也是唐三彩基础上发展而来,烧制温度与瓷化程度都较唐三彩高。釉色厚重雅致,自然流动感较差,缺少斑驳华丽的特点。


墨地三彩剔刻“晋禄(鹿)封侯(猴)”纹三瓣花形枕。金代。



三彩划花花卉纹双狮座枕。金代。



三彩划双鹿花卉纹长方形枕。宋金时代。



三彩剔荷花纹三瓣花形枕。金代。



残绿釉划花枕面标本。金代。

 

    珍珠地:珍珠地是指以细竹管或金属细管在划花纹以外的空隙戳印出的珍珠般的小圆圈地纹。这种工艺借鉴自唐代金银器錾花工艺,增强了图案的装饰意味。


珍珠地划荷花纹腰形枕,宋代。



白釉珍珠地开光划花卉纹长腰形枕。宋代。

 

    划花:划花是宋代陶瓷器上主要的装饰技法之一。是在半干的器物坯体表面以竹、木梳等工具浅划出线状花纹,线条流畅,富有动感。


白釉划花腰形枕。宋代。

 

    剔花:剔花分留花剔地和留地剔花两种。前者在坯体上敷一层化妆土,然后划出纹饰,再剔云花纹外的空间,罩透明釉烧成。花纹凸起,具有浅浮雕的效果。


褐地剔填牡丹纹海棠形枕。宋代。



左边:白地剔花卉纹束腰形枕,宋代。

右边:白地开光褐地剔折枝牡丹纹海棠形枕。北宋。



白地印朵花纹元宝形枕。宋代。


白地印水凫纹元宝形枕。宋代。



绿釉印凤纹元宝形枕。金代。



白地印划双鹿纹腰形枕。宋代。

 

    粉彩:粉彩是清康熙末期出现的一种低温釉上彩。先高温烧成白瓷,然后在图案框内填上可作溶剂又作白彩的“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使画面具有粉润柔和的特点。


开光牡丹花鸟纹粉彩方形枕。清末。



左边:牡丹花纹粉彩方形枕。民国。

中间:粉彩宝相花扁方形枕。清。

右边:开光人物粉彩方形枕。清末。



粉彩花鸟束腰形瓷枕。民国。

 

    青花:青花属釉下彩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展示的这几件青花枕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青花金钱花卉纹蝴蝶形枕。民国。



青花花卉纹马鞍形枕。民国。



青花花鸟纹长方形枕。清代。


    陶瓷枕的制作工艺流程:1、擀泥片。2、粘接泥片。3、印花装饰。4、制作通气孔。5、施釉。6、入窑装烧。


残枕标本。宋代。胎土细坚,灰色。器形不完整。器内可见上下两段粘合的痕迹。


白釉剔填缠枝花腰圆形枕。金代。


白釉褐彩虎纹如意枕。金代。

 

    通过三篇博文展示了中国文字博物馆临时展览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瓷枕,自己大受启发,颇有收获。通过瓷枕了解到了从唐代到清末民国时期的瓷器特点。希望博物馆之间增强馆际交流,除了常规陈列展之外,多举办临展,不需远赴千里,亦能领略中华文化、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陶瓷之二十三
牡丹纹在瓷器上的千年演变
古瓷器上的牡丹纹在历代是怎样变化的,了解了解长知识
【清】彩瓷笔筒(一)
瓷器的彩之釉下彩-瓷库中国
明清五彩瓷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