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末伏养阳给宝宝晒哪里?晒后背!用艾3法,搭配2道扶阳粥

图片来源:图蜗创意

很多家长在群里聊天说,今年的三伏天似乎没那么热。

南北方都接连下大雨,浇灭了一些本该难熬的暑意。

三伏本该是天地间阳气最旺的时节,一下雨,宝宝直接接触阳气的机会就更少了。

马上进入末伏了。如果碰上晴朗无风日,聪明的家长就要赶紧抓住给宝宝养夏阳的最后时机,践行最适合宝宝的养阳“三招”:

晒后背、贴艾绒、喝健脾扶阳粥。


1


现在晒晒背

是在给秋冬储蓄暖意

夏末初秋,常常会迎来儿童生病就诊的小高峰。

这是因为,大多数孩子在夏季时体内反而是寒而空的,气血在外,内在的阳气比较虚,脾胃功能也比较弱。

因此一到夏秋交接换季时,就容易生病。

所以现在抓紧给宝宝多晒太阳,以阳养阳,就是在为秋冬做准备。这应该是最简单、有效的养阳方法了。

等真的进入秋天,宝宝也能比较好地收敛阳气,少生病。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

“凡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令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

古人尚且如此重视晒太阳,对现在习惯了整天吹空调、喝冷饮、吃寒食的孩子来说,更应该抓住晴朗无风的好时机充分养阳。

给宝宝晒太阳,最好的部位是晒背。它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 其光壮人阳气。”

后背是督脉所在,是体内阳气的“主干道”,统领着6条“支线”阳经。把天地间旺盛的阳气集中注入“主干道”,督脉通达了,阳气自然会流至支流,整个身体直到肢体末端,都会很舒服。

所以,常常手脚冰冷、虚寒体质的宝宝就要知道,后背暖和了,手脚才会暖和过来。

成年人晒太阳,宜在三伏天。而儿童晒后背,最佳时期是从夏末初秋开始,只要太阳没那么灼烈,晴朗无风,整个秋季都能晒。

今年的三伏接连下雨,暑意没那么浓,因此,晒后背的最佳时期现在就开始啦!

宝宝晒后背注意事项

晒背时间段:上午9点~10点,下午4~5点

▶ 天气选择:晴朗无风日

注意:如果风大、有雨或天气降温, 不建议孩子到户外活动。

▶ 晒背时长:每次不超过15分钟

▶ 晒背动作:趴着或者坐着,背部的衣服脱掉或掀起,迎着阳光

 晒背效果:身体感觉有暖意,微微出汗

▶ 晒背后:喝一些温开水,补充水分

图片来源:图蜗创意

此外,在阳光充沛、风力不大的天气,家长可以带宝宝外出1~2小时散步、爬山、逛公园,接触大自然。适当运动的同时沐浴阳光,阳气就会慢慢充盈起来。

注意不要让宝宝玩得太过,避免大的情绪波动,否则外邪容易从气道进入肺,导致生病。


2


用艾暖中的3个方法

背为阳,腹为阴,尤其宝宝脾胃天生虚寒,暖中就很关键。

中焦虚寒的首要表现就是大便不正常。这样的宝宝容易便便偏稀、小儿泄泻,或因虚寒运化无力导致便秘。

家长摸摸宝宝的小肚子,也总是胀胀、凉凉的。

我们之前推文里介绍过的艾绒、艾灸,现在也可以用起来。

艾灸

这个时节可以选择用艾灸暖暖宝宝的神阙穴(肚脐眼),频率以1周1次为宜。

很多刚接触艾灸的家长担心找不准穴位。其实,艾灸正适合刚开始做儿童中医保健的家长。

艾灸在皮肤上,往往暖的是一片区域,也不必非要精确到某一个穴位才起作用。

图片来源:图蜗创意

艾绒日光灸

有一个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方法,叫“日光灸”。具体的做法是:

在无风晴朗日,上午9点~10点,下午4~5点,在向阳的阳台、房间里,选取艾绒铺平在宝宝容易受凉的小肚子上,太阳晒15分钟。通常1周不超过2~3次。

艾绒肚兜

如果你的宝宝特别好动,晒后背、日光灸都坐不住,选择艾绒肚兜也是可以的。

尤其是宝宝吹空调、吹晚风着凉了,导致腹泻、腹痛、腹胀、呕吐,可以把艾绒加热一下,然后给宝宝穿上艾绒肚兜,能很好地驱寒。

消化好的时候,1周可佩带3~4次。

不过,大多数艾绒肚兜不能清洗,反复使用的话,家长要注意卫生问题。

而且,艾毕竟是中草药,宝宝吸收能力强,用艾养阳不能天天进行。正常保健,1周2次就够了。

如果需要对证长期使用,一定要有医生指导。

更安全的暖中养阳方法,还有小儿推拿,对6岁以下的幼儿效果尤为明显。

可以在宝宝睡前空腹时,双手搓热,缓慢地揉搓宝宝的肚脐四周,逆时针轻轻揉转3分钟。


3


养阳健脾的同时

滋润地养肺肾

我们前面讲到,夏秋交际,虚浮的阳气还没来得及收敛,宝宝的脾胃都是虚弱的。

最近给宝宝养阳,食疗方面就要以健脾为主,并逐渐往润燥的方向走。

秋天润燥的食材,绝大多数偏寒凉,宝宝不能像成人那样肆无忌惮地吃。要通过一些食材搭配,中和其寒凉之气。

番薯双米粥花生百合瘦肉粥就是不错的选择:

番薯双米粥

材料:番薯50g,小米30g,大米50g。

做法:番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小米、大米淘净;一同放入锅中,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至粥水糜烂。

功效:健脾养胃,润燥不寒凉,健脾养肾气。

适用年龄:2岁以上宝宝对症可分次服。蚕豆病可服。

花生百合瘦肉粥

材料:花生10g,百合10g,猪瘦肉50g,大米50g。

做法:花生、大米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加入百合、猪瘦肉再煮20分钟即可分次服用。

功效:健脾益肺。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对症可服。蚕豆病可服。

这两种粥,都可以作为日常保健食疗方,这时节给宝宝日常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气被赶走,身体会有什么改变
2021年三伏灸时间表和三伏灸注意事项
三伏灸最后八天,末伏艾灸可健脾祛湿,养心护胃
明日末伏,食一味,吃二肉,闯三关,做好四件事,秋冬少生病
今日末伏 | 重要的转折点!抓住三伏最后黄金10天
末伏将至,做“三防”,吃“二果”,晒“一处”,少生病,更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