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引用】【录】如何写对联

【引用】【录】如何写对联  

本文转载自逍遥仙子《【录】如何写对联》
        特注:什么是诗钟:张西厢先生的《闲话诗钟》对诗钟是这样论述的:“拈题时,缀钱缕,焚香寸许,承以铜盘,香焚缕断,钱落盘鸣,以为构思之限,故名“诗钟”。

                【附录】如何写对联

                 一、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①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 字。
    ②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③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④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⑤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对上面的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对文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是指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读音影响不大,二、四、六字平仄失调,则读之拗口,乃律诗之大忌,用于楹联创作,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联格,所谓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楹联。这种联语作品,长期以来被斥为非正宗的楹联作品。其实,从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一民俗习惯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也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自由,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衣,完全适应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具备强烈的时代感,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
不拘平仄楹联的格局和程式是:出乎自然,不事雕琢,不拘平仄,不强求工仗乃至以同字相对。因为这种格局、程式和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程式相悖,故历来不为人们所重视,更是被历代所轻视.

            二、对仗是对联的基本特征,没有对仗就没有对联。对联创作必须在对仗上下功夫。律诗对仗限于两句之间,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允许重复。骈文对仗扩大到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允许同位虚字相重。对联对仗的严格要求不亚于律诗,而且将长联同边自对的形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1. 同类词相对: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此联非常工整。同类词相对是对仗的基本原则。该联“真”,“假”,“有”,“无”,都是高度抽象的哲学名词。“作”,“为”是词意相近动词。“时”和“处”在语法上是副词, 在字面上“时”又可理解为“时间”,“处”又可理解为“空间”。 “亦”,“还”在字面上是词意相近的副词,在语法上可视为省略了动词“是”。但必须了解其中还有句内自对自重,“真”对“假”,“有”对“无”是反对,而且都重用一次,这才是此联的精华所在。
          在谈到对仗时,人们常常作语法分析,以便说明“词性相同”或语法结构”相同。但是过分强调语法分析,有时也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王力在谈诗词格律说,“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诗词格律》第127页)这对于楹联的对仗也是正确的。楹联是观赏性很强的艺术,所以有时只要求字面相对,即同类词相对,特别要求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有些同类词可供选择的范围较小,如数字,人名,地名,书名,动物名,植物名等等,不要轻易超出范围。特别要指出,只要自对工整,互对不必要求词性相同。
        2 .忌合掌: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此联为旧时商店通用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达三江“是一个意思,有”合掌“之嫌。七言联一共才14字,其中6个字只能当3个字用,岂不可惜。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报家音“对”传吉语“,”发祥光”对“腾瑞气“虽可强调喜庆或强盛气氛,仍不免有”合掌“之嫌。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提到“黄星岩随园偶成云:山如屏立当窗见 / 路似蛇旋隔竹看。厉樊榭咏崇先寺云:花明正要微阴衬 / 路转多从隔竹看。二人不谋而合。然黄不如厉者,以如字与似字犯重。竹垞为放翁摘出百余句,后人常以为戒。“(《随园诗话》卷五,二二)这段话说明在诗中对仗要避免同义词相对,用”似“对”如“,虽字形字音不同,但字义相同,亦不可取。这似乎有点苛求,连大诗人也难免的事,我辈怎能不犯?但应该看到,要避免合掌,就要从避免同义词相对做起。
          3.反对为优: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这是梁章钜因编辑《沧浪亭志》而获得的集句联,上联系欧阳修句,下联系苏舜钦句,皆沧浪亭本事。此联用了反义词“有”对“无”,“皆有情”对“本无价”,含义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对比强烈。说“近水遥山”对“清风明月”工整,是指句中自对工整,即“遥山”对“近水”,“明月”对“清风”十分工整,而且“近水”与“遥山”是反对,更有情趣。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又说“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文心雕龙》卷七丽辞第三十五)。“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是说:虽义理不同,而旨趣相合。也就是相反相成,殊途同归。这是对仗的精义。春联“十年宦比梅花冷 / 一夜春随爆竹来”(《名联谈趣》289条),上联的冷淡,反衬出下联的热闹,也是“反对为优”的好例子。
        4. 句中自对: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这是西湖花神庙旧联(《楹联丛话》卷六),由四言六言两句合成。红对翠,燕对莺,雨对风,朝对暮,都是句中叠字自对,而且全联用叠字。由此可见,只要句中自对都是 工对,全联一定是工对。
       5.同边自对: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这是阮元题杭州府贡院联,由三个四言句加一领字(正 / 看)组成。贡院是考举人的场所。上联讲考试的季节很美,考试时文思潮涌,下笔千言,个个都有中举的希望。“桂”和“槐”隐含“折桂”和“槐厅”之意,即读书,应试,做官。下联讲考试的地方很美,考完后不管成绩如何,应该放松一下,去西湖赏月,钱塘观潮。用诗一般的语言给考生做政治思想工作,实在高明。此联 “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和“西湖月满,东浙潮来”分别都是同边自对,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6. 相重相对:名满天下不曾出户一步/言满天下不曾出口一字:此联挂在清代钱湘灵室中,为三峰释硕揆所书。梁章钜称:“《柳南随笔》载:钱湘灵陆灿晚年居虞山,老屋三楹,适当石梅之下,松阴岚翠,如眉临目。先生兀坐其中,拥书万卷,咿唔不辍。过其门者往往驻足觇伺,流连不去,先生咿唔自若也。室中榜一联”如上(《楹联丛话》卷一)。钱陆灿,常熟人,字湘灵,号圆沙,顺治举人。好藏书,教授常州、金陵间,从游甚众。康熙中徐乾学等为耆年会,陆灿年八十四,齿尊名高,会中人皆兄事之。有《调运斋集》。此联应作于清初,从语气看,不像自撰。十言联中重了七字,亦少见。说明顺治康熙年间的楹联仍允许同位相重,现在不会有人再做这种楹联了。对联的基本规律是“重”与 “对”,由“相重相对”发展为“自重自对”。
       7. 自重自对:佛言不可说不可说/子曰如之何如之何:这是明荆州太守袁箨庵(于令)罢官后,流寓金陵,落魄不得意时所写的门联。《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有“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论语?卫灵公》有“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此联用语,出自经典,但已经改写,故不是集句。妙在庄重中有调侃,不言中有牢骚。上下联各有三字重复一次,可以加强语气 。自重自对远比相重相对高明,自然成为楹联的发展方向。
        对联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之一是:对联表面上无题,实际上有题。对联是张贴、悬挂、书写、铭刻在实体上的,成为室内环境或名胜古迹的组成部分,因此题目不言而喻。《红楼梦》第五回讲,宝玉倦怠,欲睡中觉。当下秦可卿引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看见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 / 人情练达即文章”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后来大家来至秦氏卧房。刚至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宝玉此时便觉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 / 芳气袭人是酒香”。这两副对联烘托出两种室内环境,两种个人风格。
        对联文意必须切题,也就是说要切人、切物、切时、切景。梁章钜在评论对联时,常常用把切题作为优劣标准之一。
        例1.非孙夫人不可: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这是徐文长题孙夫人祠联(《楹联丛话》卷六)。据陈寿《三国志》称:“先主(刘备)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曹操)战于赤壁,大破之。。。。。。琦(刘表长子刘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可见孙权将其妹嫁给刘备是巩固孙刘联盟的需要。此联充分揭示出孙夫人感情上两难的处境。字面上没有孙夫人三个字,但字字都表达了孙夫人的感情,非常感人。
        例2 只有武则天合适: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衣冠拜冕旒.这是武后庙集句联(《楹联丛话》卷十二)。上联用白居易《长恨歌》中“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指武则天开始像杨贵妃一样得宠。下联用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九天阊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面旒 ”, 指武则天后来当了女皇。慈禧太后 “垂帘听政”还算不了皇帝。所以,这副对联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送给武则天最合适。
        例3 虎丘花神庙不同于西湖花神庙: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这是苏州虎丘花神庙联。虎丘山在苏州西北七里,寒山寺在苏州西十里枫桥。一百八记钟声来自寒山寺。虎丘附近多花农。故云吹香七里山塘。梁章钜评曰:“却移作西湖之花神庙联不得”。
       例4 既写花神又写月老:廿四风吹开红萼,悟蜂媒蝶使,总是因缘,香国无边花有主/一百年系定赤绳,愿浓李夭桃,都成眷属,情天不老月常圆.这是魏滋伯题西湖花神月老祠联。上联写花神,下联写月老。梁章钜评曰:“丽语柔词,与题相称”(《楹联三话》卷上)。
       例5 弹冠相庆,还是不寒而栗: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清朝董邦达在北京理发店中写了这副对联,某亲王大为赞赏,从此他的书画闻名京师(《楹联续话》卷四)。这副对联好在既隐喻理发,又隐喻当官。梁沈约《郊居赋》有“或辞禄而反耕,或弹冠而来仕”。 弹冠客就是当官者。宋陆游《秋晚登城北门》有“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搔首是无可奈何之状。理了发,当官有望,万事如意,弹冠相庆。同样是一副理发店对联,却使当官者不寒而栗:
     又:磨厉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此联相传为石达开所作,这家理发店在广西贵县,是太平军起义前的联络站。石达开写这副对联目的就是要引起豪杰之士的注意(《古今联话》第32 页)。
     上面分三个层次谈楹联作法。平仄是结构层、对仗是文字层,文意是思想层。其实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先讲平仄,再讲对仗,最后讲文意。撰联时刚好相反,首先要立意,跟据内容确定形式,选择相应的最佳结构,然后按照调平仄拟定出句,再按照出句考虑对句。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对仗可反复调整,甚至可以推倒重来,重新选择最佳结构,直到满意为止。在征联情况下,除出句已确定不可更改外,其他也一样。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注意1:【格式】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注意2:【禁忌】
        1.忌同声落脚:这是就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对联,各分句句脚的平仄安排,严格说,可以马蹄韵为规则。所谓马蹄韵,指的是句脚平仄安排如马之走步,后脚踏着前脚印走。其平仄格式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认为,从对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考虑到对联“联无定句,句无定字”的特点,以及对联句式的复杂性等因素,其句脚平仄安排的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声落脚”为规则。准确一点说,此规则有两点要求:(1)、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2)、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这种规则理论上简洁明了,运用上灵活多变,既体现了原则性和理论性相结合,又能包容在句脚平仄问题上的几种主要不同意见。以每边五分句长联之上联为例,按“马蹄韵”的规则,只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两种正格,另有仄平平仄仄一种变格,共三种格式。按“忌同声落脚”的规则,那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等十一种格式皆为合格,且无须分正格与变格。
         2.忌同声收尾: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准确一点说,此规则也有两点要求:(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字应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下联最后一字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缘深因厚坐莲台”,若将“坐”改为“登”,就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成了三仄尾。三平尾或三仄尾,在平仄单调上并无二致,为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应将二者都作为禁忌,不能只忌三平尾而不忌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如:“万事皆如意”,若改为“万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 “菩提当下现成”,若改为“菩提当下圆成”,即是孤仄。在此,作者对孤平问题拟略加论述。作者认为,联律不必完全依从传统诗律,从联律来说,“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若只有一个平声,就犯孤平”,此定义更加简洁合理。因为:其一,此定义对平仄的要求,总的看是宽松了一些,符合对联格律的发展趋势。其二,依传统诗律,所谓孤平,还要除句脚外,但对联与近体诗有一个较大的不同,就是尾字(句脚)的平仄要求有所不同,且不要求押韵,所以在联中,尾字(句脚)不一定要单独划出。其三,以字面看,孤,就是一个,孤平的字面含义和实际含义若完全一致,有利于理解和操作。传统诗律的孤平是:在五言平起、七言仄起的句式中,除韵脚的平声字外,如果句中只有一个字是平声字,就犯“孤平”。这种定义,实际上,已经把孤平定死在一两个句式上了(具体说,五言“平平仄仄平”变为 “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变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因此,对孤平二字,必须加以附带补充说明,人们才能实际理解和操作。其四,以五言联而言,若只有“仄平仄仄平”是孤平的话,那么,再来看看“仄仄仄平仄”,比较这两种格式,从平仄的死板、单调来看,究竟哪一种更死板、更单调?其五,近体诗,主要是五、七言,因此,在六言联中,传统诗律的孤平概念就不能加以解释,而六言联中,同样可能存在孤平现象。
另外,孤平或孤仄,在平仄单调上,也没有什么不同。古今诗联作者,不管对于孤平,还是对于孤仄,实际上,都是能避免就避免。因此,将二者同时作为禁忌,不仅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也是源于现实情况的。附带指出,依作者上述定义,孤平或孤仄的现象,实际上只存在于五言和六言句中,因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了平仄交替的基本要求,是不会出现孤平或孤仄的。
         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这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保持一致。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又如: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盘岸;见因如见果,果苦莫如地狱人。其中,“修”对“见”、“是”对“如”、“心”对“果”,就是重字相对。但是,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同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同一位置,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但有些虚词(之乎也者而矣哉,等等)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漏网之鱼,世间时有;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异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位置。如:业流不住勿贪境;命运相同莫恨人.若将下联的“莫”改为“不”,就与上联的“不”字异位重字。
           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是对联之忌。不过,有一种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如: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联中的“它”对“你”,就是异位互重。
         6.忌同义相对: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 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
梅松竹,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梅松竹岁寒三友,书画诗翰苑一池.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
松竹梅岁寒三友/日月星碧空一景
松竹梅岁寒三友/风雅颂文史四精
松柏风度/梅竹情操
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
竹开霜启翠/梅动雪前春
吾爱松柏梅兰友/任尔东西南北风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学翠竹到老虚心留劲节/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
当然,有的意思相反,有的意思相同

对联规则·基本篇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数字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虫子(重字)现。

对联规则·平仄篇

一声二声我说平,(指汉语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如烟YAN1,言YAN2)

三声四声他言仄。(指汉语拼音中的三声和四声,如眼YAN3,燕YAN4)

上句我用仄作尾, 下联他以平来结。

三平尾,三仄尾,(指上联或下联中,最后的三个字)

对联忌讳不可要。

一三五位可不论,(一三五,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奇数的字)

二四六字巧分明。(二四六,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偶数的字)

一三五, 天下汉字任我用。 二四六, 他说平来我说仄, 他说仄来我说平。

细敲平仄费心机, 朗朗上口成好联。

对联规则·机关篇

偏旁部首设陷阱,(落英上联:木椟竹简绢丝纸,青丝华发写青史)

同音同字当机关。(落英下联:夜阑珊,意阑珊,倚栏望月沐山岚)

巧拆汉字埋地雷,(彩衣上联:水干无有汗,遇日则更旱)

玻璃人名做炸弹。(华鹏下联:王义夫又登金台)

一不小心灰头脸, 哎哟哟, 喝一声,“俺乃张飞在世!!!”

注:上文中“玻璃”,指玻璃对,即联中每个字,左右结构对称

        其实还有些规则的,不过上面所说的,对于初学者够用了。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

语言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

联、寿联、挽联等.        

        有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对等。但不管何        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

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

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

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

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

,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

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中的“镶嵌格”:

   楹联的格式很多,每种格式之中,又分出若干种小的格式。现在本文试谈谈“镶嵌格”的结构样式。
    所谓“镶嵌格”,又称为“嵌字格”,就是将人名、地名、商店、茶楼、酒馆、寺观庙宇……的名

称或指定两个非名称的字分别嵌于上下联的适当位置中。这种“镶嵌格”共有十多种,一般是以七

言对联为准的,但也有长于七言或短于七言者。现将这十多种格式按所镶嵌的字的次序分别举例如下:
       一、鹤顶格
     鹤顶格,一名凤顶格,亦有人叫做顶头格,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第一字,如:溪上山

前容蝶恋;苑中池畔听蛙鸣。 此联乃本文作者应香港商业界人士袁有方先生、甘玉梅女士夫妇之请

而撰的,用“鹤顶格”将其别墅“溪苑”嵌入上下联的第一字,并将别墅内的溪、山、蝶、池、蛙

等明显地纳入嵌联中,同时又将“花”字和“人”字用隐晦的手法暗藏起来,“花容蝶恋”是日景

,“人听蛙鸣”是夜景,此联虽寥寥十四字,而袁有方先生伉俪的要求算是满足了。
  又如:龙涎和菜多佳味;泉水烹茶有异香。此联乃本作者为广西某县龙泉酒家所撰书的对联,联中

既嵌上“龙泉”二字,联的内容亦适合于酒家的悬挂。
         二、燕颔格
      燕颔格,是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第二字,如:赏花弄月多情趣;饮酒聊天倍爽神。

如:美酒盈樽邀月饮;秋花几种任侬评。 此二联乃本文作者于若干年前与内子陆碧杰在中秋节晚上

赏月饮酒时所凑成的,联中均嵌上“花酒”二字,并写出中秋良夜赏月观花饮酒娱乐的情况。
        三、鸢肩格
      鸢肩格,是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第三字,如:三百荔枝欢轼叟;一樽香酒醉刘伶。
  此联是本文作者于一九八一年六月下旬为祝贺广东东莞县常平镇荔枝楼开业而撰书的,上联是用苏

东坡(宋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以诗文名闻于世)“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诗句,下联是用

“刘伶醉酒”(刘伶,晋沛国人,竹林七贤)“善诗嗜酒”的典故来写成的,联中嵌上了“荔香”

二字,又把常平镇的著名佳果荔枝成熟的季节和荔香楼的开业时间联系在一起,并以苏轼、刘伶来

比喻到该楼品茗饮酒客人,以此联悬挂该楼之厅堂尚算合适。
           四、蜂腰格
      蜂腰格,是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当中一字,五言联嵌在第三字,七言联嵌在第四字,

如五言的:园中花似锦;天上月如银。又如七言的:落花满地凭谁扫;醉酒聊天任我谈。 第一联

将“花月”二字嵌于上下联中的第三字,第二联将“天地”二字嵌于上下联中的第四字,此二联是

本文作者的旧作。
            五、鹤膝格
      鹤膝格,是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第五字,如:年年共祝南山寿;岁岁欣开北海樽。

是本文作者所撰的一副最通俗的祝寿联,将“南北”两字分别嵌于上下联中。
           六、凫胫格
      凫胫格,是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第六字,如:篱边菊艳娱陶令;岭上梅开赏陆翁。

此联是笔者专为本文而作的一副例联,上联嵌陶字,下联嵌陆字。陶令,即陶潜,一名渊明,晋浔

阳人,曾为彭泽令。陆翁,即陆游自号放翁,宋山阴人,爱国诗人。
          七、雁足格
      雁足格,是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最后一字,如:法书海内称雄烈;金石斋中仰别锋。

此联是本文作者书赠香港书法家、金石家梅烈锋先生的。将“烈锋”二字嵌于上下联的最后一字。
  又如:乐育英才,早岁声名扬四海;胸怀革命,八旬功绩在文章。此联是笔者为祝贺中山大学中文

系黄海章教授八十寿辰的寿联,将“海章”二字嵌上下联的最后一字,这是超七字的嵌字联。
           八、魁斗格
    魁斗格,是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联的第一字和下联的第七字,如:酒美茶香娱好客;闲情 

通兴赏名花。此联是笔者旧作,联中嵌“酒花”二字。
          九、蝉联格
      蝉联格,是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联的最后一字和下联的第一字,如:
  客至家贫以茶当酒;花开宅畔引蝶招蜂。此联是笔者旧作,联中嵌“酒花”二字。
         十、云泥格
      云泥格,是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联的第二字和下联的第六字,如:饮酒愿人容我醉;性情

与子赏花开。 此联是笔者旧作,联中嵌“酒花”二字。
           十一、鼎峙格
      此种格式中所镶嵌的人名或地名……必须是三个字的,把所嵌的排成三足鼎立之势,上联头尾

嵌一个字/下联中间嵌一个字/反之,上联中间嵌一个/下联头尾各一个字亦可.如:梅香桃人皆羡;

好鸟名华世所珍。联中嵌“梅羡华”三字,是笔者为梅羡华女士所撰书的对联。华,古通花。
  又如:跨凤乘龙终有日;安居乐业在斯乡。联中嵌“龙安乡”三字,是笔者于一九八一年为某地

龙安乡农民所撰书的门楼春联。
          十二、碎锦格
      碎锦格,是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分别列在上下联,位置不拘,上下联嵌的字不必相等的相对(当然

相等和相对亦可),但必须文理通顺造句自然。如:萝峰玉雪岩前舞;岗洞书香院外飘。
  笔者于一九八三年一月十一日与广东书法协会同事多人到广州市郊区萝岗洞赏梅,并到萝岗洞的萝峰

玉岩书院游览,偶得此联,联中把“萝岗洞萝峰玉岩书院”及“萝岗香雪”(是羊城八景之一)等字

分别嵌于上下联前适当位置中。
            又如:清游古寺三仙殿;远览飞霞两洞天。此联是笔者为广东清远县飞霞风景区三仙殿所撰书之

对联,联中嵌“清远飞霞洞三仙殿”八字。整个风景区包括飞霞洞、藏霞洞、锦霞禅院等。
        十三、晦明格
      晦明格,是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在上联暗示,下联明嵌,反之,上联明嵌,下联暗示亦可,如;

阶下举杯邀月饮;篱边信步赏花开。 此联是笔者旧作,上联暗示“酒”字,下联明显嵌“花”字。又如:

携酒与鱼游赤壁;随峰伴蝶赏东篱。 此联也是笔者旧作,上联明显地嵌“酒”字,下联暗示“花”字。

     除了上述十三种格式之外,还有两格兼用和超出两格之外者,如:乳自源头出;温从泉里来。
  此联是笔者为广东乳源自治县乳源温泉所撰书的,把“乳源温泉”四字分嵌于上下联的第一字和第三

字,既是鹤顶格又是蜂腰格。这是短于七字的嵌字联。
  又如:泮水烹茶聊当酒;溪楼宴客胜于家。 此联是笔者于一九八三年春为深圳市泮溪酒家所撰书的,

把“泮溪酒家”四字,分嵌于上下联的第一字和第七字,既是鹤顶格,又是雁足格。
      又如:南国风光推北粤;雄州景色数梅关。笔者于一九八三年十月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分会五位同

志应广东南雄县人民政府的邀请到该县与江西大庾县交界处的大庾岭梅关参观时为梅关北门所撰的联,

北门上有“南粤雄关”四个大字,余因以鹤顶和雁足格试撰此联,把“南粤难关”四字分嵌于上下联

的第一字和第七字。
      又如:烈士史长传,义在广州功在国;陵园春永驻,花常吐艳柏常青。 此联是笔者于几年前为

广州烈士陵园所撰的,联中嵌“烈士陵园”四字,是鹤顶格和燕颔格,同时又在上联嵌上“广州”

两字,这是超出两格之外和超出七字的嵌字联。

     总之,用两个格式来撰嵌字联者,可由作者灵活运用,按实际需要来决定,不必过于拘泥也。

     怎样写对联(网址):http://www.zhengjicn.com/xy/cz/dl/200702/1137.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联百科
欣赏学习中国楹联必读 陆震纶 《对联结构》 上
对联的自对
楹联十二讲
对联结构+集句式构结
应绿霞讲对联第九课《对联的“避”与“忌”》1.逻辑 2.音律 3.对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