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nArtspace 展评|沉默:性别异色 · 墨之本色

性别异色·墨之本色

——评齐利涛和柳芳的水墨创作
文 / 沉默

乍看之下,浓重的墨色在纸面上留下挥洒的阔大印记,掌控这顿挫疾缓节奏的手一定是一双十分有力而且雄健的手。脑补的画面使人想象不出以如此动作驾驭如椽大笔将水和墨泼洒作用于纸张之时,是齐利涛和柳芳这样的女艺术家,当代女性艺术家中也鲜有女性艺术家能呈现出这种超出性别惯有表达的力量感。

著名评论家栗宪庭和艺术家齐利涛,柳芳

在这种难以想象超性别的艺术创作幻觉表达的背后,蕴藏了两种微妙的含义:一是女性艺术家想象了自己另一种性别的可能。在这种性别可能之下,她们驱使她们假想的性别会做出如此这般的行为,以及这种假想性别行为的可能动作通过墨与水作用于纸上的效果。这就是说,她们的绘画实验是想象和虚构的结果,而不是我们一贯将艺术创作归于在人性表面看到的真实,真实的人性表达不等于艺术,而只是艺术创作的出发点之一。二是女性艺术家无视性别所有的局限,而强力冲破固有的性别观念之网的束缚,表达的是一种超然于两性之外的随心所欲。混杂了如此的隐蔽观念,就模糊了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者的性别解读,也加强了其作品的可阐释性。

《素境》展览现场--1

基于这种难于表述的观念的游移状态,使她们的艺术创作时隐时现出异质的性别色彩。她们在这两种非日常真实的心理深层之处的设问和挖掘,其实是女性艺术家对自我冥冥真实的翼翼探求,也是女性艺术家不断塑造自己个体真实性的过程。

《素境》展览现场--2

透过作品,从纸上痕迹的激烈变化--墨块墨线墨点的去风格化实验--的状态察看,两位女艺术家运用的是西方现当代绘画的观念和技巧。她们强化了中国墨作为一种绘画材料而水作为一种媒介剂的观念,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水墨的观念。这种观念的确立也使得艺术家可以更自由地掌控自己所选择得主题,而不用担心掉入腐朽传统的笔墨窠臼。从创作持续的时间上察看,艺术家从架上布面作品的创作到纸上墨色作品的创作,其在持续的时间段内所保持的特定创作状态,对于她们,都是一种内在的实验。虽然表面上囿于有限平面上表达的局限,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绘画语言的突破,这种实验仍然是艺术家对自身创作逻辑的自然延续,仍然是从绘画到绘画的观念延续,仍然是从材料到材料的选择延续。但这种实验的所产生的结果,其使人感觉震撼的强度,在于更多的改变了女性艺术家的艺术面貌,使之有焕然一新之感。墨和水,在她们的观念和手法中恢复了元材料的属性。

《素境》展览现场--3

艺术家齐利涛在蘸墨下笔之前的西方绘画观念之下的创作,一直带有明显的女性艺术家的色彩。花瓶与花束,女人与桌布的日常景象,画面愉悦而雅致,色彩热烈而明快。大色块和粗线条在平面化的稳定技术构成之下,具有心理的坚实感和经营布局的和谐感。在她长久的创作过程中所积累的形象成为她的纸上水墨材料创作的图像来源,随着笔墨齐下蕴化于她的水墨新形态创作之中。她将对墨与水的控制当做对既往绘画经验的挑战。这既是绘画阶段性的转向尝试,也是内化一种新的创作机制。

《素境》展览现场--4

她选择水墨,即是挑战这种司空见惯的日常材料,也是这种经典材料的对她的考验,水墨司空见惯的种种知识和隐蔽未知的种种可能,都会在她的创作过程中形成一种压迫,她对这种压迫反抗之后的情绪释放将形成她的性别假设的出发点,并且她将绘画动作贯穿于情绪当中,而负载于最熟稔的描绘的形象之上。齐涛的个性的柔和和情感的静谧,也明显的隐藏在她颇为复杂的大幅作品之中。

《素境》展览现场--5

艺术家柳芳在纸上水墨材料绘画创作过程中的情感释放更为强烈,也更具野性冲动的情感色彩。她更加乐于消除图像在纸上水墨作品中的痕迹,在她落笔的瞬间,只有模糊的静态形象残留的大体块作为她布局画面的依据。作品中残留的形象印迹被她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的弱化再弱化,将其逼至抽象的边缘而又适可而止。

《素境》展览现场--6

这种爆发力和控制力形成的张力,使她的水与墨,纸与笔的疾迅碰撞少了许多经营雕琢,而更具自然性。她追求的自然性,是墨与水的元材料的自然属性。她反对的是满纸云烟的经典做法,直接呈现水墨这种原材料的物质性本色。可以说,她清晰而明确地回避了走向水墨创作的传统路径。让水墨的命名在她这里显得十分勉强。水有水的本色,墨有墨的本色,柳芳对水墨的探索,迥异于笔墨游戏的概念,她应该是隐约地感受到了绘画艺术在建立之初的奇点和当代绘画的不变之变的奥妙。

《素境》展览现场--7

艺术家齐利涛的“我不要客观的精确,我要画面的合理”这句话直指她的创作动机的跳跃和非理想化的最终结果要比预设的和被外在化的对艺术家的要求更加重要,也暗示了她在她的固有性别状态下的对当时创作主体性别的自由选择,甚至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剥除性别色彩对画面的客观影响。画面的合理性来自于她善于糅合心理和情感的,知识与本能的,先验和经验的各种冲突。“我要”二字,是一种在面对各种冲突时的主体选择权利,包含了她的艺术创作的所有真实性。“

《素境》展览现场--8

比起绚丽而虚假的美,我更爱粗丑而蓬勃的真”是艺术家柳芳最直接的宣言式的艺术理念告白,话中可以看到她的无拘无束的生命感之下的姿态动作表情在画面中的表现力,可以看出她的对绘画行为的破坏性和对固有美感的摧毁愿望。如其所愿,她基于这种理念之下的水墨纸上材料的创作,使她摆脱了架上绘画的经典范式的束缚。

《素境》展览现场--9

当我们考察当代女性艺术家的状况时,往往易于将她们置于社会话题的不可或缺的发言人的角色之下,我们赋予她们的身份和强加于她们身份之上的女性色彩也不过是一种对类型的修辞描绘,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她们的个体真实。我们也易于忽视对她们细微的心理层面的阅读,她们独守心理的微澜起伏而不愿昭示与人的真实一面恰恰是她们会在艺术创作中流露的东西。

学术主持:沉默   策展人:陈湘鹏   艺术家:齐利涛,柳芳

两位女性艺术家在同一时间段爆发式的纸上水墨材料的创作,相映成趣,互相纠缠又各自挣脱。她们都在摆脱对方在日常的影响,更为明确而重要的是她们同时在摆脱女性艺术家的标签,却又与国际艺术视野中的女性和身份的主题探索遥向契合。虽然看起来,两位女性艺术家近一年的水墨创作和她们以往的架上绘画创作大异其趣,有迥然不同的突兀感,但可以将她们的架上绘画当作一个思考的过程,而水墨的创作就是这个思考的结果。她们去风格化的创作会使她们的创作道路仍然困难重重,思考的流变使她们充满了活力,对墨与水的选择和实验,也只是艺术家一个阶段性的思的迷狂。直观齐利涛和柳芳的创作,她们以她们的创作为自身的女性身份为增添了不可琢磨的独特色彩。

《素境》展览现场--开幕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袁武绘画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创新
《香港当代水墨画家大展2010》部分参展作品及艺术家简介 - 画家安君康的日志 - 网易博...
方骏水墨山水画作品
崔东湑:不懈的创新之旅
吴冠中的四幅《奔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