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执业中药师考试必过总结

如果把人作为一个整体的话,中心是五脏

五脏当中的主宰是 

感冒是病,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是证,发烧,恶寒,咳嗽等是症。

病理概括都概括了: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同病异治是因为 病机不同 异病同治因为 病机相同。

证候=病机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阴平阳秘-----对立制约。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消长平衡。

阴阳想成-----互根互用。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比阳,重阳必阴。-----相互转化。

阴阳相互转化的条件是:达到物极状态。

阴阳互根互用是事物转化的内在依据。

浮数大洪滑为阳脉。沉迟小细涩为阴脉。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 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所有的偏盛导致的都是实证,阴偏盛---实寒;阳偏盛----实热。

正治也叫逆治。

阴阳偏衰 就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补阴=壮水=阳病治阴  治什么就是什么虚。求什么就是什么虚。

补阳=益火=阴病治阳

阴中求阳的理论依据是  阴阳互根互用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土的特性是生化。金的特性是清洁,肃降,收敛。木的特性是生长。

肺的五体是 皮。

五行正常关系 相生相克。异常关系是 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相乘相侮。乘为过克,侮为反克。

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奇恒之腑,长得像六腑,功能类五脏。

肾主水,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水液运行到全身的通道是三焦,主血脉的是心。主统血的脾,主藏血的是肝,肺朝百脉。肾主纳气,肺主气。

肺为水之上源

和呼吸运动密切相关的  肺肾。

体现先后天的关系的是 脾肾。

和气机的调节密切相关的是 肺肝。

和津液代谢关系密切的是 肺脾肾

精血同源是  肝肾

水火既济是 心肾   乙癸同源是肝肾。

主受盛的是 小肠。  主受纳的是 胃。

气血生化之源是 脾。水谷之海是 胃。

主津的是 大肠,主液的是 小肠。

被称为孤腑的是 三焦。  孤脏是 脾。

三焦是通道,通行水液和元气。

脾胃之间的关系:表里,纳运,升降,燥湿。

气机运行 的枢纽是脾胃。

元气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气=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元气的作用  推动。

宗气=清气+水谷之精  储存于胸中 。走息道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

人体的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与宗气关系最为密切。

气血的运行,视听功能与宗气最为密切。

心尖搏动部位(虚里)的搏动情况和脉象了解宗气的盛衰。

营卫都来自水谷精气,精华部分是营气。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营气作用: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血液=肾精+津液+营气

气化 就是物质变化了。

卫气作用:保卫,温养,调腠理。   调节汗孔的功能更的是 卫气。

气的运动形式是 升降出入。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是气机条畅。

血的运行和除了肾的其他五脏都有关系。

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血液。

治疗血虚证时加补气药 理论来源是 气能生血。  当归补血汤。

津和液来源相同。今夕也愁。(津稀液稠)。

津分布在 皮肤肌肉 孔窍 血脉。

经络系统:经脉,络脉,附属部分。

经脉分为 正经,奇经,经别。都带经字。

奇经:督任冲带阴阳维跷。

络脉分为 别络,浮络,孙络。都带络字。

孙络 是最细小的络脉。  孙子最小。

十二经脉的名称涵盖了 阴阳 手足和脏腑三方面要素。

十二经脉走向:直立举手,阴升阳降。

相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部衔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相接,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督脉是阳脉之海,任脉是阴脉之海。十二经脉之海是 冲脉。

经络的生理功能:沟通联络,运输气血,感应传导,调节平衡。

针灸得气是哪个作用的体系?   感应传导。

体质的构成要素是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征。

六淫是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淫致病的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

六淫当中属于阳邪的是:风暑火。 属于阴邪的是 寒湿。

六淫当中易伤阳气的是:寒湿。

六淫当中易袭阳位的是:风。  易袭阴位的是:湿。

六淫当中最易伤肺的是:燥。

六淫当中最易伤脾的是:湿。

六淫当中能伤津耗气的是:暑火。   伤津的是:暑火燥。

疫里邪气的治病特点:发病急,病情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传染最主要。

情志所伤最易伤:  心肝脾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发病的内在依据是:正气不足。  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邪气。

气虚:乏力。  阳虚:气虚+寒象  血虚:面色无华唇颊色淡  阴虚: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热结旁流。瘀血导致的崩漏。)治法是:通因通用。

所有治疗假证的治法都叫反治。反治=顺治。

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气血不足导致的闭经,脾虚导致的腹胀)治法是:塞因塞用。

真寒假热:阴盛格阳。面红如妆。  治法是:热因热用。

真热假寒:阳盛格阴。内热,四肢逆冷。    治法是:寒因寒用。

亡阴和亡阳的共同表现是大汗。 亡阴是热汗如油,脉躁无力。亡阳是冷汗如水,脉微欲绝。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的措施:早期诊治,控制疾病传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医学】中医学入门·读书札记
中医辨证与论治
道家密传《太乙版黄帝内经》(太乙)四
604-医学真传
自然界的“六淫”和人本身的“七情”
【中基】中医考研中医基础理论背诵歌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