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材详解⊙温里药——附子
↑点击上方“张仲景古方今用”关注我们

附子
处方用名制附子、制附片、盐附子、白附片、黑顺片。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

【药性】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应用

1.用于阴盛阳衰,亡阳欲脱证。

本品上能助心阳,中能温脾阳,下能补肾阳,为治疗亡阳证之主药,有“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之称。凡症见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脉微欲绝之亡阳脱证,常与干姜、甘草配伍,方如《伤寒论》四逆汤;若阳衰气脱,大汗淋漓,气促喘急者,须与大补元气之人参同用,以回阳益气固脱,方如《校注妇入良方》参附汤;若阴盛格阳,阳虚上浮,症见下利脉微而伴面赤烦躁者,则可配干姜、葱白同用,以破阴回阳,宣通阳气,方如《伤寒论》白通汤。

2.用于各种阳虚证。

本品辛甘温阳,无论肾阳、脾阳、心阳诸虚证均可运用。如治肾阳虚惫,命门火衰,症见肢冷畏寒,腰膝酸软,阳痿不育,宫冷不孕,用此“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常配肉桂、熟地、山萸肉等同用,方如《金匮要略》肾气丸;若脾阳不振,四肢不温,脘腹疼痛,呕吐下利,常与人参、干姜、白术温中健脾益气之品同用,以温脾阳,散阴寒,方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子理中丸;若脾肾阳虛,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出现头面四肢浮肿或腹水,小便不利,形寒肢逆,则可与白术、茯苓等同用,以温阳化湿利水,方如《伤寒论》真武汤;若心阳衰弱,心悸气短,胸癖心痛,常配人参、桂枝等同用;若阳气虚弱,卫表不固而易自汗者,本品与黄芪同用,可回阳益气固表;若素体阳虛,复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身倦欲卧,脉沉者,可与麻黄、细辛配伍,以助阳解表,方如《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3.用于风寒湿痹。

本品能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治寒湿侵犯经络肌肤,周身骨节疼痛之痹证,常配白术同用。正如张元素云:“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若寒湿痹证,疼痛剧烈者,常配桂枝、白术、甘草等同用,方如《伤寒论》甘草附子汤。

4.用干阴疽疮肿。

本品有温阳散寒作用,可治寒性疮疽,如漫肿不溃者,用之可消可溃;若溃久不敛者,用之可温阳敛疮,常配黄芪、人参、当归等同用,方如《外科正宗》神功内托散。

用量用法

内服:煎汤,3〜9g;回阳救逆可用18〜30g,宜先煎30〜60分钟;或入丸、散。外用:适盘,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忌服。本品毒性较大,生附子不宜内服,内服须经炮制,宜先煎30〜60分钟,使其毒性降低;用量宜小到大,以免中毒。反半夏、瓜蒌、白薇、白及贝母。

1.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伤寒论》四逆汤)

甘草6g(炙),干姜4.5g,附子3g(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500ml,煮取240ml,去滓。分2次温服。强入可用跗子6g,干姜9g。

2.治阴毒伤寒,面青,四肢厥逆,腹痛身冷,一切冷气(《济生方》回阳散)

大附子3枚(炮制,去皮、脐),为末。每服9g,姜汁50ml,冷酒50ml,调服。良久脐下如火暖为度。

3.治头痛(《传家秘宝方》)

附子(炮)、石膏(煅)等份。为末,入脑、麝少许。荼酒下1.5g。

4.治脏寒脾泄,及走入中气不足,久泄不止(《本草纲目》)

肉豆蔻60g(煨熟),大附子(去皮、脐)45g。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80丸,莲肉煎汤下。

5.治休息痢及赤白痢(《圣济总录》附子丸)

附子(炮裂,去皮、脐)15g,鸡子2枚(去黄取白)。上两味,先将附子捣罗为末,以鸡子白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时倾入沸汤内,煮数沸滤出,分作两服,米饮下,空腹、日午各一服。

6.治中风偏痹,经络不通,手足缓弱,臂膝酸疼(《杨氐家藏方》附香散)

附子2枚(炮,去皮、脐),木香6g。上药为细末。每服9g,水150ml,生姜10片,煎至100ml,温服,食前。

7.治阴虚牙痛(《华佗神医秘传》)

生附子研末,口津调敷两足心,极效。

临床报道

1.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每日用附子注射液8〜12g(每支2ml,含生药4g)加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10〜20滴/分,2周为一疗程。共治16例,1个疗程后,胸闷14例,明显改善13例;胸痛6例中,明显改善5例;心悸13例中,明显改善11例;气急6例均明显改善;头晕15例中,明显改善12例,晕厥5例均未再发作,平卧心率和活动后心率均较治前明显增加(P<>【上海医学,1983,6(9):509】

2.抢救休克

30%参附注射液10〜20ml加于5%〜10%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或林格液20ml中静脉注射,必要时每隔0.5〜1小时重复1次;或用30%参附注射液5000ml加入250〜500ml上述液体中静脉滴注。共抢救休克138例,结果显效91例,有效32例,无敫15例,总有效率89.1%。【中医杂志,1988,29(4):25】

3.治脱疽

制附子60g(先煎),麻黄、细辛各6g。以水1500ml先煮附子约2小时,再纳细辛、麻黄煮30分钟,取药汁约300ml分早晚2次服。治疗脱疽21例,结果痊愈15例,好转4例,无效2例。【浙江中医杂志,1988,(6):254】

4.治冻疮

用小杯倒入白酒50g,加入附子10g浸入酒中,半小时后文火慢煎,煎沸3分钟后趁热用棉球蘸酒液涂于患处。每晚睡前涂搽5次,且每晚用后再向杯中加入少许白酒备用治疗未溃破之冻疮32例,疗程2周。痊愈2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浙江中医杂志,1998,(10):441】

1.化学成分

附子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以日本产附子中分离出消旋去甲乌药碱,为强心成分;棍掌碱为升压成分。生附子的生物碱含量较高,经炮制后生物碱含量降低。乌头碱从醇类水解可生成毒性小的草酯类碱(苯甲酰乌头胺、苯甲酰中乌头胺及苯甲酰次乌头胺)。如继续水解,则变为毒性更小的胺醇类(乌头胺、中乌头胺及次乌头胺)。

2.药理作用

消旋去甲乌药碱的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相似,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促进窦房和房室传导,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心肌耗氧。临床用于缓慢心律失常,确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出量,提高心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窦房传导功能及结区房室传导功能。用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能增强窦房结自律性,改善窦房传导,从而心率增加。附子宥抗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对血压的影响为小剂量升压,大剂量先升后降,有抗休克作用。在体外附子可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进血凝,靜脉注射亦见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但另有报告认为附子有抑制凝血功能和抗血栓形成作;乌头碱生物碱苻抗炎、止痛及局部麻醉作用。对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注意:以上一些处方必须是专业医师开取,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药量有加减,切不可私自使用。以上处方都是医师基于实践得来,仅供大家参考,不可私自使用。

更多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附子
中药附子的配伍应用与药对禁忌
知识分享官——浅说附子
113川乌
川乌头现代研究
附子 Fuzi 《神农本草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