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崩漏带下
▲崩    漏
 
         崩漏是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症状。若出血量多而来势凶猛者,称“血崩”或“崩下”;若出血量少,但持续不断的,称为“漏下”。本病多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现代医学中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和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症,皆属崩漏的范围。本处着重介绍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特征,表现为两种形式:
         ⒈ 规则性出血,经期延长量多;
         ⒉ 不规则出血,量多或淋漓出血,时间长短不一,长期出血者可致贫血。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脾、肾三脏有关。⑴肝:精神刺激,使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热盛迫血忘行。⑵脾:思虑伤脾或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虚不能统血,营血外溢引起。亦有由于平素阳盛血热,饮食不节,脾不运湿,湿从热化,湿热内蕴,血热妄行而引起的。⑶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或大病久病耗伤阴血,而致肝肾阴虚,冲任不能固摄而出血。
         中医学将功能性子宫出血分为四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病因辨证施治。
        ⒈ 肝郁血热(多见于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发病初期):经前胸胁胀痛,性情急躁,头晕头痛,口干,尿黄,大便干结,月经量多,色红或深红,粘稠有块,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稍数。治宜平肝解郁,清热凉血。
        ⒉ 脾不统血(多见于出血日久患者):头晕目眩,面色苍白,面目下肢浮肿,食欲减退,便糖,心跳,失眠,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治宜健脾益气,固摄冲任。
        ⒊ 湿热内蕴(多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合并盆腔炎):下 腹灼热,尿黄尿频,白带黄稠有恶臭味,月经量多,色紫红,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⒋ 肝肾阴虚:头晕,眼干涩,视物不清,手足心热,腰酸痛,腿酸软,肩背酸沉,记忆力减退,尿贫急,舌红或正常,脉弦细。治宜滋补肝肾,固护冲任。
 
 
  ▲带下
 
          身体健康的女性阴道内有少量白色无臭味的分泌物,以滑润阴道壁粘膜,月经前后、排卵期及妊娠期量较多,而并无其他不适症状者,为生理性白带。但如果分泌物异常增多,或杂有其他色泽者,或粘稠如胶液,或稀薄如水状、秽臭,并拌有瘙痒、灼热痛等局部刺激症状,以及腰酸腿软、小腹胀痛时即可确诊为带下病。白带异常是生殖器官疾病的一种信号,如患有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子宫颈的炎症、息肉或癌变、子宫内膜炎、淋病等疾病时,白带可出现异常现象。
          中医学认为,导致本病的发生,多与脾虚、肾虚、肝郁及湿毒等因素相关。
         ⒈脾虚:带下色白质薄,无臭味,面色皎白,神疲乏力,纳少,小腹坠胀,大便溏薄,下肢浮肿,舌质淡,苔薄腻,脉象缓弱。治宜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⒉肾虚:肾阴虚者,则带下量多,呈黄色或赤白相兼,阴部瘙痒,心烦易怒,头晕目眩,耳鸣心慌,失眠,易出血及腰痛,舌质红、少苔,脉系数或弦数,治易滋阴补肾,清热泻火;肾阳虚者,则带下量多,质稀薄,终日不断,小腹冷,腰酸如折,脉沉迟。治易温肾壮阳,收敛止带。
        ⒊肝郁:肝郁化火,则带下色赤,或赤白相兼,质粘稠臭味大,淋漓不断,月经先后无定期,烦躁易怒,胸肋张满,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易疏肝解郁,化湿止带。
         ⒋湿毒:带下量多,色黄粘稠,有泡沫状,臭味,阴部瘙痒,尿赤短,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易清热解毒,活血止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姚树锦中医世家祖传秘方——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少女崩漏(子宫功能性出血)验案
崩漏的中医诊治经验
10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一
功能性子宫出血辨证论治
益气止血调冲任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