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聆听“新工科”建设春雷

  未来十年,人类可能会迎来八大科技里程碑。迅猛更新迭代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呼啸而至,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时不我待。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应对?2017年的人间四月天——

  春雷始鸣

  惊醒

  蛰伏了一个冬季的生灵

  “新工科”来了

  以天下的情怀

  天大的魄力

  携工程强国之梦

  走进万物复苏的春天

  因时而动、瞄准未来,“新工科”应当长成啥样

  2月18日,复旦大学发布“复旦共识”。来自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此共识的研讨。

  该共识从“十要”切入,全面阐述了“新工科”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路径。一经发布,瞬间火爆各大媒体圈与朋友圈。

  在“复旦共识”中,能够清晰感知建设路径设计上具备的引领性及先进性的专业用心——

  “新工科”建设杜绝一刀切,按照分级分类的办学特征有侧重地推进: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4月8日,天津大学,来自工科优势高校齐聚一堂,“天大计划”再次重磅出击,以“六问”直击塑造未来的新工科: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并依据双一流建设“三步走”的路线图,描绘和制定“新工科”愿景与规划——

  到2020年,探索形成新工科建设模式,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到2050年,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成工程教育强国……

  站在新的起点看来处。

  自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已稳步探索7年,而伴随着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铿锵步伐和“新工科”的开春之雷,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持续提速。

  “当今,高等教育面临五个变化: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国家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竞争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源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的高等教育面临的变化恰是“新工科”因时而动的依据。

  “国家推动和实施一系列重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经济步入新常态,产业急需改造升级,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参与竞争,我们的坐标已是国际坐标,我们要定的标准已是国际标准。”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谈及“新工科”建设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变化时掷地有声。

  竞争,变革,建设,创新,推进,引领……

  因时而动,返本开新。“新工科”的愿景美好而宏大。

  远处展望、近处审视,“新工科”究竟新在哪儿

  紧缺!

  大数据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麦肯锡咨询研究指出,到2018年,仅仅在美国,大数据人才短缺就达50%-60%。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告急——数据显示,未来三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750万人。

  高层次人才紧缺!

  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总量近1794万人,其中人才总量近736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人员分别只占人才总量的29%和2%。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兴起,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空天海洋等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高烧难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工科:教育部张大良|新工科的推进工作既是天大的事,也是天下的事
[首藏作品](701)新工科建设的六个问题导向
“新工科”迈上新征程
新工科如何走出地方道路
天津大学新闻网
解读“新工科”之新(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