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天文言文挑战计划——03《伤仲永》

聪明的小蜜蜂:笑笑老师

挑战任务

1.掌握词语活用的词。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耕。仲永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之。父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之。父利其然也,日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本段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本段译文: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人远矣。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本段译文: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注释  


伤:哀伤,叹息。
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
隶:属于。
生:生长到。
识:认识。
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求:要。
异:对······感到诧异。
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与:给。.
养:奉养,赡养。
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重点字词


  虚词用法  

(1)不能称前时
闻——助词,的。
(2)不受
人——兼词,之于。
(3)卒
为众人——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忽啼求
——代词,代书具
(5)借旁近与
——代词,代仲永
(6)余闻
久也——代词,代这件事



(1)环谒
邑人——介词,到。
(2)
舅家见之——介词,在。
(3)贤
材人远矣——介词,比。
(4)受
人者不至——介词,从,引出动作的对象。


  通假字  
(1)扳——通
“攀”,牵,引。
(2)材——通
“才”,才能。


  古今异义  

(1)自指物作诗立就(是:古义:“自是”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2)
以钱币乞之(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人;今义:或许,或者。)
(3)其
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4)
稍稍宾客其父(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5)泯然
众人矣(众人: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6)从
先人还家(先人:古义:王安石死去的父亲;今义:自己的前辈。)


  词语活用  

(1)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
“奇”,是“以……为惊奇、诧异”的 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2)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
“利”,是“认为……有利可图”的意思
“宾客其父”之中的
“宾客”,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3)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
“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4)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
“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


(2)省略句

省略宾语 “不使学”中省略宾语
“之”,可补充为“不使之学”;“令作诗”中也省

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
省略主语 “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
“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
省略介词 “受之天”中“之”后省略
“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


(3)倒装句

“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
“自扬州还”。


名家鉴赏


  文章赏析  


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受之于天虽异,但还得受之于人,否则就将复为众人,进而说明未受之于天者,本来就是众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连作“众人”也难,而且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未见一个“伤”字,然而全篇写的正是一个“伤”字。这正如《王荆公年谱考略》所评:“余谓仲水始而通悟,终焉为泯然众人,见于荆公悼叹者详矣!”由此可见,此文契合照应不在形式上而在内容中。这篇议论文,先叙后议,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立论,事实成为立论的依据。第一、二两段只叙不议,为第三段的议论服务,后面的议论,集中强烈,言简意赅,如画龙点睛,使前面所叙的事实立即升华具有典型意义。全文仅二百字,叙事之简洁。说理之透彻,安石散文风格在此已露出端倪。



今日问题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什么含义

大家可以留言回复问题答案告诉笑笑老师哦,笑笑老师会在每天的回复名单里,随机抽取一名幸运伙伴,有惊喜赠送哦~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哦,大家感觉一定要多思考、多练习、多复习哦,看看你坚持了多少天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仲永总复习
伤仲永
《伤仲永》赏析
七年级语文(下)文言文总复习练习(六) - jiejie_wang@126的日志 - 网易...
七下《伤仲永》讲义
伤仲永复习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