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毛泽东传》,了解伟大领袖的人生
userphoto

2023.04.09 河南

关注

关于毛泽东的作品数不胜数,这次读的《毛泽东传》是由罗斯·特里尔撰写,“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编委会翻译。本作适当引用了斯诺和史沫特莱的作品内容,持论较为公允客观,以时间线讲述伟人的生平,读完感受良多。

1、毛泽东思想

在发动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带领队伍向山区走去。此时的他有点像历史上揭竿而起的革命者,领导农民阶级发起冲击。就当时的形势看,革命的前景是模糊的,与历史上的起义者发展轨迹也颇为相似。他要到山里安营扎寨,但他要做的绝不是建立一个梁山泊;毛泽东的格局,从一开始就是深远且宏大的。

首先体现在政治思想框架的建立上。

古代农民起义在发起冲锋之前很少有完整的政治方针,很多时候只有几句口号,譬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起义的宗旨是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最终还是在封建社会里兜圈子。

但是毛泽东领导的革命是不一样的。

从湖南湘潭韶山走出来的过程中,毛泽东接触了各种不同主义和思潮,深入研究后吸收其精华部分,再与本土情况相结合,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他从传统学堂走出来,对一些传统文学有所偏爱,尤其是《水浒传》。这种经验对早期形成地方主义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后来对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进行深入研究--中间一度被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所吸引--之后,放弃了对工人阶级的幻想,因为工人实在太少了。回归本土,深入农村进行广泛调查,坚定地认为农村是革命之根本,农民阶级是革命之最重要力量,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毛泽东的答案来自湖南。革命是为了穷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农村人。毛泽东判断,韶山周围各县90%的人是贫农或中农,革命就是为了他们。火花将在农村燃起,因为地主的压迫比城市里的大班们更为残忍,也更为广泛。在毛泽东的心目中,这是现在的基本事实。一切政治方法都是次要的。”

“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

秋收起义并不成功,在迂回到井冈山之后,毛泽东建立起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拿起了枪杆子,真正形成了一支正规军队。此后,毛泽东开始对战争和军事进行系统完整的阐述,形成了符合国情的军事思想。

2、枪杆子里出政权

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毛泽东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军事思想,总结起来有几个要点。

首先是军民关系。在毛泽东看来,再牢固的建筑物也不是铜墙铁壁,人民才是坚不可摧的。他提出了军队是“鱼”人民是“水”的形象比喻。结合当时政治思想,人民约等于农民,而农民又是革命之根本,水到渠成,与政治思想互相呼应。

其次是对根据地重要性的分析,毛泽东做了一个形象的总结:“根据地对于红军就像人的屁股。”一个人如果没有机会坐下来休息,很快就会因筋疲力尽而垮掉。

毛泽东最主要的军事著作之一《论持久战》写于抗战期间延安窑洞,根据书里的描述,该著作连续写了9天,文章排印了80页。对全国抗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阐述,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献。《论持久战》将抗日战争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体现了他深远的视野,在日本处于进攻态势阶段,即使丢掉了大片领土也不要惊慌失措,反而要诱敌深入,让敌人犯错误,让敌人被同仇敌忾的人民包围。

这里体现了广为人知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保留实力,避免阵地战,多打游击战,歼灭敌军有生力量。毛泽东曾经用过化名李德胜,谐音离得胜,离开延安得到延安,可以获得最终胜利,也是军事思想的一个注解。

最后毛泽东认为,战争只是政治的一个分支,军队不能只会打仗。放下武器还能做政治工作。所以长征的队伍既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如果一夜的停留做不了别的,至少也有时间教一下农民认识“打土豪分田地”几个字。

毛泽东军事思想总结:

  • 敌强我弱,红军须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 不打无把握之仗,大踏步进退,以捕捉战机
  • 诱敌深入,避免打阵地战
  • 红军既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对犯错误者应予以教育,而不能私下处罚,应让每一位战士都知道下一步行动的目的和艰险

3、笔杆子也不能歪

毛泽东对知识分子并无好感。在延安时期,大量学生、作家、艺术家成群涌过来,毛泽东对他们表示欢迎,但并不认为他们是重要的革命力量,甚至毫不疲倦地压制他们想要更大自由的愿望。

毛泽东之所以对知识分子缺乏好感,与他年轻时的经验或许有关。他本人作为知识分子的时候,遭受到了其他知识分子的冷落(就是北大图书馆助理员阶段)。另外毛泽东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认为体力劳动高于脑力劳动,对待读书人的态度从潜意识里影响了他,让他产生了蔑视学习的观念。

这些经历或许能解释延安“整风运动”的前因后果,但更重要的是,好比战争是政治的一个分支,文艺也应该是政治的一个分支。在特定的社会阶段,文艺应该为政治服务。在苏联实行列宁主义文艺路线的过程中,诞生了高尔基、托尔斯泰等著名作家。这说明文艺路线不是掣肘,反倒指明了一个方向。

“民族战争,证明是各种不同情趣的伟大的校平器,是个人古怪的脆弱艺术气质的无情的熔炉。”

结语:

毛泽东的一生波澜壮阔,在职业生涯的早期起起落落,经历了很多的低谷。但是在低谷的时候,总能寻求一种合适的状态,有时候回归故乡,有时候回归家庭,有时候回归大自然,暗暗积蓄力量,等待下一个机会的到来。比如说1925年中共第四次代表大会之后被排挤出中央委员会,他回到了湖南休养,四周闲逛,观察农民,把笔记本都挤满了,为后来农民路线积累的大量事实基础。这种坚韧不拔松弛有度的态度,或许也是毛泽东成为伟大领袖的必备要素。

“毛泽东善于随机应变。这个技巧在他整个一生都对他有用处。如果说他能够因冲动而行事,那么,他也懂得如何退却。当时的形势需要他撤退,他就回到了他的祖居地。”

最后以一首词结尾: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念群:上海亭子间文人之病
文学旗手的调整与延安文艺新方向的确立
1980年,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访问时,毫不含糊地指出
万众传唱的《东方红》,它的词作者是个地道农民
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个什么会?
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十周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