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年再读苏东坡,真的不一样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的定风波,用现代汉语表达,大意是: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暴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别在乎树林中风雨的击打声音,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也是可以有的。

拄竹杖,穿草鞋,也可以感觉轻快胜过骑马,这点风雨有什么可怕?

披一蓑衣,也是可以在烟雨中渡过平凡一生的。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斜阳已露出了笑脸来相迎。

回头再来看那风雨潇潇的情景,都过去了,好像不曾有过风雨,也谈不上有过放晴。

文字越千年,无数解读。

人生可能遇到的状况,大家都差不多,处理的方式,处理的态度却有很大不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人生格局,不同的人生气度。

突然遭遇风雨,突然遭遇打击,一千年前的人会遇到,估计一千年后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不必去看太多解读,我们自己就能解毒,直接去接触文字,对,原文,用心体会,必有收获,是难得的享受,如同品茶。

喝茶也是可以的,主要是解渴,品茶却不同,要有那份心情,有比较多的时间,而且不能是饥渴的状态,否则,是不能品的。

享受古人的精美的诗词,也是不能有太多目的的,也是不能急急忙忙的,从小我就怀疑,如饥似渴地读书,真的能把作者的意思体会出来吗?会不会出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过强而望文生义的情况呢?或者,只想把阅读对象当成自己的工具使用呢?如是,是不能体验享受的,工具的目的只在实用,环境变了,工具也要变,工具而已,是谈不上情感体验的。

作者的时代,正在经历一场极具影响当时社会的变法,在当时是天大的事,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感受就没有那么强烈,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在文坛上都是闪亮的巨星,至于他们的政治观点,新党旧党之争,我们早就不那么关心了,谁正确,谁高尚,谁小人,我们都搞不清了,因为在他们身后又发生了更大,更多,更惊天动地事,只有专门的历史学者才可能说得头头是道,是的,只能是,说得头头是道,真正发生了什么,谁也不能确认。

有些事实是清楚的,苏轼,按世俗观点,19岁,就直奔人生的顶峰,作为文化明星受到皇上召见,之后,个人命运就一直不顺,一贬再贬,最后,他亲自到海南岛写下天涯海角4个大字,他认为,写到此一游,太俗了,就省略了。

他总结人生功业,很幽默,写了三个地点,这三个地点后来都因为他而成为了景点。

黄州,惠州,儋州。越贬越远,意思是越混越差。

文学表达,并不是要写出人生的结论,至于结论,本质之类,永远说不清的题目是哲学家的事,文学要呈现的是真性情,一个人一生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境况,对世界,对人生的体验,感受是有很大不同的,不一定有对错,不一定有高下,只有不同。别装,别隐瞒,别害羞,别小气,别否定成长过程,结论没那么重要,真实的过程呈现出来,才有价值,才可以让别人去品味,去把玩,去欣赏。成王败寇只是政治上的法则,我们永远记得苏东坡,谁害过他,谁制造了乌台诗案,我们不会去关心,他们作为坏人,小人,悄悄地消失,什么也没有留下,什么也没有带走。

大约40岁前,他是苏轼,之后,在黄州,他成为苏东坡。

一样,突然遭受打击,下放黄州,有点像现在的双规,有一定的自由,没有收入,没有医保。他发现住处附近东面有一个小坡,可以耕种,于是,自食其力,带领全家投入大生产运动,提前体验了一次知识分子下放、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了对灵魂深处进行改造,他决定与原来的全国文化精英的身份告别,给自己弄了一个号,东坡,于是,中国千年文坛上,有了一位大大咖,苏东坡。

读慢一点,我们再来一次。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每个人都会遇到风雨,通常,打伞,或者,躲避,在家呆着。

如果是突然遭遇暴雨,不同的人态度就不一样,有人会埋怨,有人会后悔,通常,是狼狈。

苏东坡,不同。

他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风范,他不惧,他唱歌,或许还大声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毕竟是突发的,躲,是躲不了的。

毕竟是暴雨,时间是不会太久的。果然,没多久,就过去了。

普通革命同志会想,彩虹总在风雨后,黑暗之后是黎明,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

苏东坡,不同。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切都是自然现象,该来的会来,过去了,就过去了,没有那么多的形容词,文化大咖之荣,写诗坐牢之辱,都过去了,高头大马,竹杖芒鞋,都是过一生。

年轻时读这首词,觉得苏东坡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面对反动派,毫不惧怕,反而,让一切反动派都在他那光辉形象面前发抖。

如今,锦瑟无端五十弦,再读,味道真的不同。

手拿一杯新鲜咖啡,看着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的人们,也无风雨也无晴,管他卖出多少杯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赏析
【纪录片】《苏东坡》热播,这首苏词最适合孩子学习
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跟着诗词去旅行NO.12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原文|翻译|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翻译及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