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交流讨论】

★谈谈什么是性格?

----------------

家长A:我是做教育工作的,对于什么是性格,心理学中这样表述: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日常生活中,提到一个人的个性时,也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在人的整个个性心理特征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人的性格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人的性别、外表特征,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家庭的自然结构方式、相处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班风、学风等,都会对性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家长B:那么,人的道德习惯与人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家长A: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道德是社会为了协调和控制社会生活而向其成员提出的一系列行为准则的总和。习惯则是指经过反复训练逐步养成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孩子在接受教育的各种环境中,通过社会舆论,教育内容,榜样示范等方面的影响,经过对他人的模仿、认同和强化,形成一定的习惯,这种习惯就会反映出个人的性格。比如,小孩因为看见水开了水壶盖的跳动,自然课上烧瓶中颜色的变化,引起他对自然现象的兴趣。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着数不清的为什么的,风为什么会吹动树叶,雪花为什么是六个瓣,他对自然现象仔细观察,会激励他认真完成自然观察作业,去自觉地寻找《少年自然知识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这些课外读物阅读,并以爱迪生、牛顿为榜样,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而且不论做什么事,都以认真的态度去完成,这样,认真仔细就成了这个孩子的性格特征。


德性的生成对人的生命的发展会起到支撑的作用。良好的道德习惯会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向好的方面发展,不良的道德习惯也会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小学生正处于生长时期,这个时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是道德习惯不断习染、习得的过程。这个习染,习得,要靠道德习惯的修养,靠学校和家庭教育来实现。


家长C:谢谢您。我们当家长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应该重视孩子德行的修养和习惯的培养。


家长A:是这样的。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性格的塑造上,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作为家长,要注意家庭教育的正面影响,避免家庭教育的负导向。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这视为家庭教育重要的方面。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要指导孩子懂得做人的要求,引导他们判断正确与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懂得怎样交友处事,助人为乐。要学会赏识孩子,赞美孩子的成功,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孩子的错误,不要斥责,要充满期待,给他改正的机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能放纵,听之任之,或者无端责打,要引导孩子认真纠正过来。否则,将会造成孩子性格的畸形发展,后患无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校长揭露:5个特征,就能看出你的孩子是优生还是差生!
养成教育 润物无声——一节“道德与法治”课的感悟
7岁前孩子的四个惹人嫌特征,其实是成长的正常表现,父母别吼骂
孩子的性格问题
成绩好未必人生好,长大后有出息的孩子,通常有这样四个特征
名师提醒:小学家长注意,这十个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