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甡教育要用生命影响生命

吴甡教育要用生命影响生命

2012/05/24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1 /3张)

  ■下乡插队的感悟:人一辈子所经历的苦难与幸福是守恒的

  ■“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理念使每个孩子都活得精彩

  ■将国家给的教材校本化,比如,开设“自助餐式”的体育课

  ■现在有些情况是失败的:社会受用的东西,学校一点儿没给;学校给的,社会都不需要

  他的书桌最上面摆着正在看的《尼采生存哲学》、《最棒的学校》,一本给他治疗现代人浮躁的良方,另一本在他心里描绘理想学校的蓝图;他的名字里有两个“生”字,像极了他对教育的诠释: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他记忆深处的岁月里,有最“不愿回首”的人生经历附赠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吴甡,北京广渠门中学校长。痛苦与自责他都尝过,他正在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不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里。

  ■这个故事30年没讲过:下乡插队,脚踩汗水

  “年轻的时候我和你们一样,满脑子憧憬。”吴甡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岁月,“那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

  1973年,正在上高二(当时高中为两年制)的他听闻自己有望上大学,满是欣喜。而那个年代,变化总是跑得比计划快,命运总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上大学的希望破灭,就去下乡插队了。”他平静地说出这句话。如果说人的成长是有场景的,从课堂到田野的转场则太过唐突,只有一趟四点零八分的长途车能够到达。那趟车上知识青年都带了不同的行李:有的是象棋,有的是牵挂,还有的是理想。吴甡的行李箱格外沉,他把当年历史课上的激情澎湃装在箱子里:《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实践论》、《矛盾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田间地头,伴着日升日落,品咂精神食粮的他,大概样子是可以想象的。

  但是这真的就只是想象。当年的真实景象是:“当时的劳动时间是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而劳动强度是一个年轻人根本受不了的。”哪有时间读书!一把锄头加一望无际的土地是一天,一个杈子加一个猪圈又是另外一天。耕地的时候还会想起自己想当医生的理想吗?“头顶蓝天,脚踩汗水,还能想吗?”“我学会了和农民在一起光着膀子抽烟喝酒,和同学一起偷农民的鸡、掰农民的玉米吃,想起来不堪回首。”

  那些书呢?“一本没看。”回程之前,吴甡一股脑把那些“打败天下无敌手”的书都留给了当地农民的孩子。回来的行李箱里又装了什么?经历!他说,他感谢这段经历:“这经历让我了解了中国农民,了解了人性,了解了人们骨子里在想的平均主义和小农意识。”“经历永远是财富,无论走过的是曲折、痛苦还是愉快。”

  吴甡说,这个故事已经30年未和别人讲过,甚至自己的儿子都已经不能理解当年的父亲。他用中学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定律结束了这个话题:“人生像物理中的守恒,其实人的一辈子,他所经历的苦难与幸福是守恒的。”

  ■在失败的经历中顿悟出教育理念:要用生命影响生命

  回城之后,他开始做老师,教数学。站在178中学的讲台上,台下的学生几乎跟他一样大。“那个时候跟孩子们一样有童心,甚至能和他们打起来。”当年的学生现在已经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广渠门中学上学,他们还能回忆起小吴老师当年上课的情景:条件实在简陋,为了画一个圆,小吴老师试了千百种方法,最后他把一个脸盆扣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圆。

  年轻的小吴老师看到孩子们不会做题总是会着急:“当时很幼稚,也不知道孩子们为什么不会,更不关心孩子们心里想什么,有时候甚至狠狠地把家长骂一顿。”每个人都有自己过不去的黄昏和夜晚,很多个失眠的晚上,吴甡在思考,他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是我自己没做好、我的同事没做好。为什么数学考不好,因为我只告诉了孩子答案,却没告诉孩子思维;为什么孩子写字不好看,是因为语文老师写字就很随便。”

  他逐渐发现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受他人生命影响的,当年课堂上的历史老师、田野里的农民都是他自己生命的影响者。“教育的本真,就是生命影响生命。教育其实很简单,你做好了,学生就做好了。这和农业耕作是一个道理,你种什么就收什么。”

  他认为,教师的面貌和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幸福感提高了,工作愉快,自然提高了工作质量,也就提升了对学生的影响。因此,最近几年,吴甡校长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也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许多“时尚”的招儿来了解和提升教师的幸福感。他鼓励教师们自发成立各种各样的运动俱乐部,并以工会经费作为支持,丰富了教师们的业余生活。学校还设有专门的教师休息室,室内的矿泉水和酸奶都是免费的,以让教师在辛苦工作之余得到心情的放松。学校还有一个“发泄室”,屋里挂有沙袋,墙上贴着标语:“将烦恼击碎,让快乐永驻”,让教师们通过击打沙袋来消除烦恼。

  生命影响生命不仅表现在师生之间,还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比如,请高年级宏志班的同学给低年级的学生做辅导员,请他们讲述自己的家庭以及本班组织拾废瓶的励志故事;再比如,在班级或小组中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调整宏志班的办学方向,因材施教,使宏志班成为全国励志的典范

  吴校长前后在五六所学校担任过校长,他相信学生个体智力上不会有太大差异,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环境。环境随时代变化,教育也要与时代同步。他首先考虑到新时代宏志班的办学方向问题。

  “宏志班”是广渠门中学的一块金字招牌,这个由广渠门中学首创,旨在帮助贫困家庭的有志中学生完成学业的班级,已经在很多学校遍地开花。宏志生自强不息改变命运,宏志妈妈们爱岗敬业细心负责,已成为了全国励志的典范。

  虽然宏志班不是在吴甡任上首创,但看着手里这根光荣的接力棒,他却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创建宏志班是在社会保障体制并不完善的年代里,很多孩子是出生在“先天贫穷”的家庭里。而现在宏志班的孩子,多数是后天原因所致:父母下岗失业,天灾人祸造成的家庭贫穷。在这些不幸面前,曾经有过好日子的孩子能接受贫穷的现实吗?他们中就会有人选择把不满发泄给社会。

  “可是没有党的好政策,能有这些孩子的今天吗?有的时候你得把整颗心都掏出来感化这个孩子。口对口,人工呼吸;心对心,去温暖孩子都已经冰凉的内心。我们教育这批孩子所付出的东西,是别人无法想象的。”学校里的“宏志爸爸妈妈”从没有回家过五一十一春节;每年都会有离校出走的孩子,都是老师们一个一个把孩子找回来。“这个班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办,我们得因材施教,不断探索。”

  吴校长认为,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生命与每个生命都不一样,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来栽培生命,就要让每个学生在校园里自然成长,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每年新生入学后,吴校长都会嘱咐学校管乐团的教师说:“好好观察,有兴趣的要多多鼓励,有潜力的要好好培养,别放过一个好苗子。”

  在其影响下,广渠门中学的教师都能正确地对待“差生”——对“差生”,要“骨头里找肉”,哪怕是找到一丁点“肉丝”,也把它看成一块好排骨。只有这样,才能在对待“差生”的过程中,带着欣赏和赞美的眼光去看学生。

  ■国家教材如“大米白面”,学校给孩子做碗面条加点儿菜、肉,才算是关注孩子的营养

  吴甡把教育做了很有意思的比喻:跟吃饭一样。“因材施教”在他眼里就是给孩子吃该吃的。“要是孩子就吃国家规定的,早上一碗粥,中午俩馒头,晚上一碗米饭,身体早晚得完蛋。”吴校长说得形象:“国家给的教材一定要校本化。国家给了大米白面,学校给孩子做一碗面条加点儿菜放点儿肉,才算是关注孩子的营养。”

  于是,广渠门中学有一套特色菜单:传授孝道的德育课、教孩子们学会坚持的数学课、身临其境的语文课……“我们要做北京的特色小吃、北京的涮羊肉给孩子们吃。”吴校长笑着说。

  他还坚持在寻找不一样的“吃法”:学生可以一起吃,学生可以自己带,甚至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在吴校长的提议下,广渠门中学开设了“自助餐式”的体育课。一节课的时间孩子们有若干种体育项目可以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瑜伽、健美操……看着孩子们上体育课,总是能让他想起当年的自己和同学被规定整节课只能在操场上翻跟头。

  他改变了学校的管理结构,把所有科室变成部门:学生部、课程部、资源部……学生部就负责这些求知若渴的祖国花朵,课程部负责管理孩子们“吃什么”、“怎么吃”,“开发新的食物”。资源部则打通了学校与整个社会的界限,一切有利于学生的资源他都希望拿来: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美国的学校都是没有墙的,我希望广渠门中学也能变成一所没有墙的学校。”吴甡曾建议把校长室外的围墙拆掉,虽然这个建议被否决,但他一直努力在学校的周围多开几扇“门”。他努力和社区沟通合作,建立体电影院,带领学校的乐团助演社区活动,让孩子们在社区活动中进行社会实践……他在尽力给孩子们走向世界更宽的路。

  无法否认,吴甡曾经是被时代洪流裹挟前进的。但他反问了我们这样的问题:难道现在我们的孩子没有被“裹挟”吗?报课外班、补课,哪一个学生不是在被迫选择上课?谁也挡不住的力量,就是时代的力量。“小孩一上一年级就问他4+5=?这对吗?可是全班要是只有你一个孩子不会,你的孩子就是傻。这样的教育,让孩子失去了快乐失去了健康,就是把教育扭曲了。”吴甡力求冲出一条出路来,“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只有老师不被裹挟,学生才能自然生长。”

  ■本版采写/实习记者 张知依

  学通社京南分社 王语然 韩泽

  ●校长访谈录●

  不着急学生的不好

  ■教师的优秀能带动他的学生

  学通社(以下简称学):您一直说“用生命影响生命”这个办学理念。什么才算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吴甡校长(以下简称吴):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你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就永远向上;可你和消极的人在一起,他会影响你向上的动力,使你变得俗不可耐。其实生命影响生命,不是我发明的,就是生命影响生命得来的。从我们学校来说,高中前几届招的学生分都不高,近两年好一点了,但我们把学生培养成了高水平的学生。我们认为我们的神圣就在于教学质量,质量就是在原本的基础上有提高,通过我们的生命影响来提高,教育的本真不在于你多能说你多能做,在于你把你的所知所想所见所闻传给学生,你要相信,你的优秀能带动你的学生。

  学:在学校的运行管理中,怎样体现“用生命影响生命”?

  吴:我一直在基础薄弱校工作,2001年到广渠门时,广渠门中学也位于排名的最底层。但是,我们不在乎学生的差异,我也不相信学生之间有多大差异,关键在于你用什么环境来栽培他,要创造一种好的环境,所以,我们要求老师把生命状态展现出来。日久天长,总有一天能影响到学生。

  学:所以教育的真谛就在于“用生命影响生命”?

  吴:对。这是教育的本真,应该抓住这条本真去实施。教育其实很简单,教育不用多少万卷来写,教育就是你做好了,学生就做好了。我常常把这些道理讲给一些年轻的校长,告诉他们不要着急你的学生不好,要对学生谅解。等他毕业多少年以后,你对他错误的谅解,会成为他永恒的记忆。比如他有一个过失,你用不着去惩罚他,用不着去说他,你坐正了,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可能对你这种大度记一辈子。

  学:对,学生都把老师当成标杆。

  吴:你教育孩子什么,你就去做什么。比如我们要教育孩子爱心,自己的孩子病了不回家,老人病了还坚持上课,就没法教育孩子。应该跟同学们说:今天这节课我给大家上不了了,我的父亲在住院,请大家自习,学生们有时候可能会很感动。再比如,你教育学生要勇于承认错误,而你在黑板上写了错字,你却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那学生今后肯定不会承认错误。

  ■告诉学生,人得信

  学:这学期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讲到了信仰。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缺失了信仰吗?

  吴:我这个信仰和你说的信仰大概不是一回事,我说的信仰不完全是一生的信仰,而是你要信一些事,要信人,信你的父母,信你的老师。你细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信了,人也不信了,他能活在社会上吗?我就把它叫做信仰。当然,要说起来,它也可以是人一生的信仰。而我们教育学生要有信仰,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想给他们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告诉学生,人得信,做一个人要驱之于动力,要有责任,一定要有责任。

  学:对什么负责?

  吴:第一个责任、最大的责任是对自己,你要保护你的生命,不能轻言死去,“我死了得了!”这样哪行?家长给你这个生命不容易,人最难重复的就是生命。生命是不可复制的,所以要珍惜这条生命。珍惜这条生命就要学会自救,就要学会保护自己,遇到坏人我得想办法逃生,遇到天灾人祸我要学会逃生。第二是对家庭负责。第三是对他人,对老师、家长、同学、社会、民族负责,这些都应该成为你的责任。我们不会天天只口头告诉学生要有责任、要有信仰,我们是让他们看我们怎么做的。

  学:那您现在信什么?

  吴:我信因果报应,善有善报,信好人有好报,只要做个好人,我信积德就有回报。不要做“对不起”,所谓“对不起”不是对不起别人,你首先要对得起的是自己。你做这件事你说得过去吗?你的良心不会受到谴责吗?自责是最难受的,会让你终身折磨,所以为了减少自责,多做善事,不做错事;多做善事,少做错事。当你做了错事,你要自责。

  ■这种“伪装”的坚强带动了很多人,也给学生们一种力量

  学:最近学校里有这样的活动,“讲自己的教育故事”。能和我们分享您和这所中学的故事吗?听说2001年组织上把您调到广渠门中学时,学校正赶上周转拆迁,是最混乱的时候。

  吴:混乱有多种原因。一个是教育的环境。学校一共分了四个校区。我光跑这四个校区就得用大半天。第二个是没有什么人来上学。考上广渠门中学的学生都转走了,谁愿意来这样垫底的学校上学啊。第三个,教师队伍人心惶惶。我还发现了另外一个混乱,是更复杂一级的混乱,就是你都不知道找谁去解决这些问题。找政府吗?找哪级政府?找哪个人?这种时候全都是老师们在鼓励我,所以我也强装起来,打起了精神。我告诉学生要坚强,要战胜困难。这种时候如果我自己都战胜不了困难,我自己都没有了那种激情,怎么领导其他人。我这种“伪装”带动了很多人,也可以给学生一种力量。所以,我们最终顶过来了。

  学:我们看到在学校的教师活动中心摆了好多老师的孩子的照片,为什么要这样做?

  吴:我跟我的教职工讲,往事中的一些苦难和一些灾难可以作为财富。如果作为一种苦难的回忆就不必要分享了。因为过去就过去了,但是幸福的东西可以拿出来分享。所谓一路走来、一路走去,一路走来把你的幸福感拿出来,对于你的一路走去那是相当的有用。我们建立了十几个教职工俱乐部,每每闲暇的时候老师们都会参加活动。比如,登山和自行车俱乐部,多数是一些岁数大的女同志,他们带着家人去登登山,在那里呈现的幸福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今年,我们获得了全国的三八红旗单位,这个荣誉很难得。学校给每个老师发了三件东西:一个馒头,一个米团子,一个包子。表示三八红旗单位的荣誉是大伙换来的。

  学:老师的心情好了,孩子们也会跟着受影响。

  吴:学校是一个培养生命的地方,生命需要阳光。老师的笑脸就是阳光,所以我们要把他们的幸福拿出来与大家共享。人是需要亮堂的,光明给孩子放松心情。

  ■要给孩子终身受用的东西

  学:您现在在看什么书?

  吴:(拿起两本书递给记者)《尼采生存哲学》。针对咱们社会的浮躁,这本书有特别深刻的智慧。《最棒的学校》,更接近于我们现在理想中的学校模式。

  学:那么,您心目中最棒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

  吴:应该是不要把教育的功能限定在知识的教育上。应该考虑到未来孩子生存生活的需要。我们要给孩子终身受用的东西。现在有些情况是失败的:社会受用的东西,学校一点儿没给;学校给的,社会都不需要。

  学:您去过很多国家,发达国家的教育先进在何处?

  吴:他们没有分科教育,一共只有四类。人文类、科学类、语言和艺术体育类。人类应该有这四类科学就够了。我们分成文科理科就不对,把文科理科再分成史地政物化生就更不对。这是人类的悲哀。另外,人为地卡段也是我们不完善的地方。你们都是受害人。小学六年,四年级就基本都学完了,但是干耗着五六年级两年。高中三年,两年全讲完,一年耗着。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连续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校长谈家教| 吴甡:五个“多一点” 让家庭教育润泽生命
教育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健全人格比优秀学业更重要
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部分北京家长为小升初特长生测试半年花万元
这样的课间操好嗨哟!网红神曲、街舞、鬼步舞……不走红才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